第175章 鋪路
- 重生1975,從養(yǎng)海蜇開始發(fā)家
- 小豬蓋被子
- 2031字
- 2025-04-06 18:22:45
“地球離了你們就不轉(zhuǎn)了?”
“罐頭廠沒有你們就不生產(chǎn)罐頭了?”
“你們休息肯定是我來清洗機(jī)器啊。”
“不行,我要去找葉廠長。”洪兵站出來反對,“你不過就是一個看門的,憑什么管理我們。”
李威左眉挑了跳,微笑看向洪兵,早上的確良襯衫被撕壞,紐扣崩開,他只能找?guī)赘?xì)線把縫隙與縫隙之間扣起來,不過扣的沒有那么緊,能夠看到白花花的肉露出部分,十分滑稽。
“那你去唄,我在這等著你。”
被李威赤裸裸的那么瞧著,洪兵不知怎么心里發(fā)顫,聲音都顫抖了幾分,“去就去,你以為我不敢?”
話雖然這樣說,可是洪兵卻沒動。
早上洪小敏都奈何不了李威,葉文昌真的會聽他的小報告。
還是說...這就是葉文昌的意思?
洪兵不是傻子,只得暫時把這口氣咽下。
一群人各自散去,洪兵在罐頭廠外等著洪小敏,見到洪小敏風(fēng)騷的身姿,立馬迎了上去,“姐......”
等到人都走光了,李威才屁顛屁顛上了三樓找葉文昌。
“咚咚咚...”
“進(jìn)。”
“葉廠長。”李威笑著走進(jìn)來,站在一旁。
“是李威啊,跟我客氣什么,坐。”
李威坐下,葉文昌親自給他倒了一杯溫水,遞給他,“第一天來罐頭廠工作感覺如何,還能適應(yīng)不?”
葉文昌看似詢問的是工作適不適應(yīng),實際上問的是李威有沒有什么困難或者要求,只管提,他都能滿足。
李威也明白葉文昌話中深層意思,“適應(yīng)的還行,可是總感覺廠里不干凈,有幾只蒼蠅亂飛。”
“哦~”葉文昌意味深長看了看李威,“蒼蠅的話...打死就行。”
“水果罐頭廠是為百姓做食品的,第一條件衛(wèi)生就得達(dá)標(biāo),曉得不。”
“怪我,怪我,蒼蠅跑的太快,沒拍死。”李威連聲道。
兩人又說了一些話,眼見天色黑了下來,李威起身告辭。
葉文昌把他送到辦公室門口,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輕人,要有沖勁,不要怕。”
李威心里泛起陣陣漣漪,“是,向您和方廠長學(xué)習(xí)。”
葉文昌背著雙手,長嘆一聲,“夏天就快要過去了啊。”
李威離開一直在琢磨葉文昌這句話,夏天快要過去了是什么意思,不過他想不明白,決定回到家之后問問老李。
......
夏蟬的鳴叫聲此起彼伏,層層熱浪從大山外涌進(jìn)方家村。
碧藍(lán)的海浪一浪接著一浪,狠狠拍擊在岸邊礁石上,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有了兩臺碎石機(jī),工作效率直線飆升,焊在指定區(qū)域的大石一塊塊碎裂,沒有能夠阻攔海鮮加工廠的推進(jìn)。
放眼看去,地基已經(jīng)平整好了,接下來就是要挖接近數(shù)米深的凹槽,用來打地基。
海邊風(fēng)大,地基必須打得牢。
碎石機(jī)堅硬無比的大轉(zhuǎn)頭對準(zhǔn)石頭表面,旋轉(zhuǎn)起來,一塊塊碎石便被崩飛,隨后工人用鐵鍬把溝槽內(nèi)的石頭鏟出來,示意繼續(xù)。
村民們赤裸著結(jié)實的上半身,汗水如油,在清晨的陽光下閃爍耀亮的金屬光澤。
干勁十足。
以前他們只曉得在這里干活能賺錢,一天一塊錢,可是與在這邊負(fù)責(zé)的幾位技術(shù)工長期相處下來,他們才明白海鮮加工廠和港口建設(shè)在方家村的意義。
只看一天一塊錢,眼皮子太淺了。
這是造福子子孫孫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事情,港口和加工廠無疑就是印鈔機(jī),他們會越來越富有。
了解的越多,他們對方回的感激之情便越深。
方回剛吃完早飯,扶著沈微在院子里散步,半年的時間相處下來,兩人之間越發(fā)默契,沒了一開始的隔閡,晚上睡覺,夫妻倆也能說一些悄悄話,做一些悄悄事。
鐵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朱會和秦牧笑嘻嘻走進(jìn)來,秦牧手上還拎著進(jìn)口的奶粉,人參等補(bǔ)品。
“來就來,還帶禮物干什么?”方回接過,放在棗樹下的桌子上。
沈微知道朱會和秦牧來有事要談,禮貌點頭之后便回了房間。
幾片指甲大的棗樹葉碧綠,悠悠然落在桌面上,方回吹了一口氣,“坐,我給你們倆倒杯水。”
“不喝水,喝罐頭。”朱會隨手拉過一張凳子,坐在棗樹下,棗樹枝條很長,碩果累累,他抬手就摘下棗子在衣服上擦了擦,放進(jìn)嘴里。
“咔嚓。”
棗子清脆,汁水四濺。
秦牧也摘了幾個,“這棗真甜啊。”
“你們回去的時候摘一些帶回去。”方回端著水井里鎮(zhèn)好的罐頭端來,放在桌子上。
“那不行,這棗吃樹上的才有意思。”朱會打趣。
喝了水果罐頭,擦掉臉上薄汗,朱會說起了正事,“海鮮加工廠的地基最多還有一個星期就要弄好了。”
“接下來要運(yùn)大量的水泥沙石以及鋼筋林林總總的貨物到海邊,但是呢,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條平坦的路能暢通無阻。”
“所以,我和秦秘書商量了一下,得鋪路。”
兩臺碎石機(jī)能到海邊,完全是‘暴力’開路,開了一條適合它們走的路。
因為它們的‘腳’是履帶,這種造型對路的要求并不高,坑坑洼洼滿是碎石都不是什么事情。
可水泥鋼筋等貨物要么是手扶拖拉機(jī)要么就是驢車,甚至也有可能靠人力來背上去,大坑小坑各種碎石的怎么能行?
對于朱會的未雨綢繆方回舉雙手贊同。
“那就鋪唄。”他端起橘子罐頭,喝了一大口,嚼著果肉,滿嘴果香。
“要不少錢呢。”秦牧笑道。
“這沒啥,該多少錢我來出。”
“我不是這個意思。”朱會道,“要想富,先鋪路,鋪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但你也知道,鋪路的花費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我的意思是公家出一部分錢,你個人出一部分錢,剩下的一部分方家一村村民湊一湊。”
方回思考了一下,朱會這個提議不錯,村子鋪路湊錢這種事很常見,而且讓村民參與進(jìn)來,對路的愛護(hù)也不一樣,畢竟自己出了錢,這條路相當(dāng)于‘自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