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前言
科學征服了世界,藝術美化了世界。
藝術產生于人類文明早期。出土于德國的距今約36000年前的洞穴獅子人牙雕是已知較早的藝術品。這件藝術品表現出早期人類對人和獅子形象的一種自然主義觀察,是牙雕中的杰作。如今的我們很難想象,平均壽命只有十幾年,且終日忙于尋找庇護所和食物的原始人,為何會耗費大量時間來制作這樣一件只能供賞玩而沒有實際用處的牙雕。從這個時期開始,人類就開啟了對藝術的追求和創作之旅!
32000年前,法國南部阿爾代什省的一個洞穴中,史前人類用赭石在洞壁上繪制了犀牛、獅子和熊,壁畫線條流暢,色彩明暗相間。
公元前15000—公元前13000年,洞穴居民們在今法國多爾多涅省拉斯科洞窟的洞頂繪制了一幅幅公牛圖案,牛的形象特征鮮明,簡練而富有野性。
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中國的仰韶文化制作出了彩陶,彩陶圖案具有抽象主義特征,紋理優雅,且有一種樸素的對稱美。
4000年前,蘇美爾人在一塊泥板上刻下了樂譜,這是一首贊頌統治者里皮特·伊什塔的詠歌的指令和音調。
2500多年前,《詩經》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500多年間的詩歌300余篇,對中國的文學、政治、語言甚至思想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14—16世紀暨文藝復興時期,西歐和中歐國家書寫了西方藝術史中最燦爛輝煌的一章,《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大衛》《西斯廷圣母》等傳世藝術名作在此期間紛紛涌現。
…………
當然,因為文化的差異,中西方藝術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化通過宗教進行道德和藝術教化,所以西方藝術大多涉及宗教題材;而中國藝術一方面強調對人生境界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包含著社會責任,相比之下更具美學意蘊與對生命的體悟。中國藝術沒有特別凸顯其獨立性,可以說中國人的生活就是藝術的生活,中國文化本身就滲透了一種追求藝術境界的藝術精神。中國藝術以立意、傳神、韻味、生動作為最高標準。在中國文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需要由藝入道,同時要用道來攝藝,這是中國樂教最根本的精神;中國文化還強調“文以載道”,如周敦頤借《愛蓮說》來展現對高潔品格的追求,范仲淹以《岳陽樓記》來抒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中國藝術從來不是為了簡單地滿足五感體驗,更重要的是用來教化民眾、陶冶情操。因此,中國的音樂、書畫、詩歌等都強調表意,欣賞者要先得意、會心、體悟,然后才能回味無窮。
但是無論東方還是西方,藝術與人類文明總是相伴相生的。不夸張地說,以傳播美為目的的藝術,揭示了人類文明進化的歷史進程。無論繪畫、建筑、音樂、戲劇、電影,還是其他的藝術形式,都反映了創作者所處的時代環境和對社會的所思所想;無論原始藝術、古典藝術、現代藝術、后現代藝術還是當代藝術,都是人類文明的代表,它們能夠幫助我們對抗記憶的流失,感受時代的脈動。
此時此刻,可能很多讀者心中都會浮起一個疑問:藝術對普通人來說到底有什么意義?
藝術是生命成長的必備養料。很多時候,我們對待藝術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藝術之美本就包含著持之以恒、多元化思維、善良意志、兼容并蓄等多種美好的元素,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世界,我們就能感受到它的無限意味和情趣,工作態度、生活品位與人生境界也能因此得到提升。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就理解了日本教育家鳥居昭美為什么一直強調“培養孩子要從畫畫開始”。
藝術可以提升人生的幸福感。藝術是人之為人的一種獨特生活儀式,它讓我們的生命更豐富、更有層次,并能讓我們從細微之處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懂畫作的人,會在一幅名作前流連忘返,從線條與色彩中看到畫家對生命的熱情;懂文學的人,會從文字中取暖,讀懂他人的故事,看見自己的人生;懂建筑的人,會透過建筑物的形象,看到設計者的匠心與時代的精神……
本系列叢書包括中國繪畫、外國繪畫、中國建筑、外國建筑、外國雕塑、中國美學、中國電影、外國電影、中國書法。叢書中對相關理論、歷史知識一一備述,將人物、流派、作品、鑒賞等知識娓娓道來。例如:東西方藝術差異從何而來?文學、繪畫、建筑、雕塑等各個藝術領域都有哪些杰出的大師與作品?如何通過藝術教育來塑造個人性格、培養自信心?等等。閱讀本叢書后,相信讀者可以自己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普遍化的藝術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每個人都有必要接觸和學習的。本系列叢書尤其適合青少年學習、增廣見聞之用。通過藝術教育,培養能力卓越、素質全面的“人”,這已經是當今國際著名大學和藝術院校普遍認同的教育理念。
需要指出的是,藝術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藝術也不只屬于少數人。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與電腦體現的是工藝美術之美,我們的城市建筑、雕塑都是設計藝術的一部分,我們看的電影也同樣是藝術結晶……藝術沒有門檻,它不要求我們創造,而是帶領我們去欣賞這個世界上已有的美好事物。藝術是創造、是消遣,也是激勵。它能夠消解時空邊界,讓我們逃離現實的煩擾,去體會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創作者們的濃烈情感與記憶;它能讓我們形成自己的獨立思想,體會美、浸入美,進而激勵我們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最后,獻上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的名言——“藝術是愉悅的溝通、可愛的品享、無聲的奉獻、延年益壽的境界、使世界寧靜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