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邁錫尼文明的中心:邁錫尼衛城和獅子門

公元前1450年,克里特文明衰落,而另一邊希臘巴爾干半島上,邁錫尼文明開始進入興盛期,成為愛琴海地區的霸主。與克里特商業文明不同,邁錫尼人是一個好戰的民族。由于戰爭的需要,他們常常會在居住地附近選擇一個高點修建厚實的城墻和防衛工事,稱為“衛城”。國王一般都住在衛城里,當遇到外敵來襲,生活在附近的平民也可以進入衛城躲避。因此衛城是邁錫尼文明最重要的建筑。這些衛城設施完備,輝煌壯麗,成為后來希臘古典時期衛城建筑的模板。

邁錫尼城位于阿爾戈斯平原上,是《荷馬史詩》中率領希臘聯軍攻打特洛伊的國王阿伽門農的駐地。邁錫尼衛城坐落在一個小山丘上,修建于公元前14世紀后期。19世紀80年代開始,德國考古學家謝里曼開始發掘這座古城。隨著一次次發掘,邁錫尼城堡漸漸顯露出當年的模樣,城墻、皇宮、墓葬等陸續出土,人們由此見識到了3000多年前的文明和古人高超的建筑工藝。

衛城的周圍有一圈1公里長的石砌城墻。城墻的修建依照山勢,上端取平,所以城墻本身高低不一,一般有五六米高,最高處有將近17米。城墻全部用加工成長方形的巨石建成,高大厚重,風格渾樸。

衛城的入口在城墻的西北角上,入口前兩側城墻突出,形成一個夾道,有利于防衛。城門就是著名的“獅子門”。它不僅是當時防御性城門的代表作,也具有紀念碑的特點。這個城門寬3.5米,由一橫兩豎3塊完整巨石構成。兩個豎著的巨石是門柱,高3.15米,支撐上方的門梁。門梁也是一塊完整的巨石,長4.5米,寬約2.4米,中間厚約1米,兩端逐漸變薄。單這一塊石頭就重達20噸。為了不再增加門梁和石柱的負擔,邁錫尼人利用疊澀拱讓城墻的石塊逐層出挑,在石梁上方3米高處相交,保證了城墻的連續性。在疊澀拱下面形成的三角形空間中,鑲入了一塊三角形的石板,石板上刻著一對獅子,這也是獅子門名稱的由來。這兩只獅子一左一右,前足踏在中間的祭壇上,保護中間一根象征宮殿的圓柱。這根柱子上粗下細,和米諾斯王宮中的柱子風格類似,顯然受其影響。這塊三角形石板整體構圖粗獷強悍,雕刻生動飽滿,讓每個進出城門的人都能感受到雄獅的威嚴,接受它們目光的檢閱。希臘地區沒有獅子,但邁錫尼文明卻把獅子當成圖騰來崇拜,因此有人推測邁錫尼文明受美索布達米亞或者是古埃及文明的影響。獅子門看似結構簡單,風格渾樸,甚至帶著一點笨拙,但靈巧的設計讓它在風雨中屹立了3000多年。門上浮雕中的那對獅子,也成了人類雕刻藝術中最早的一批精品。

邁錫尼文明遺址

獅子門前的階梯是用整塊的石頭鋪成的,上面車轍的印跡是古人留下來的,可見當年這里是何等繁華。人們從這里進入城內,一眼便可望見國王的皇宮、圣火祭壇、成片的墓葬。衛城內,王宮或祭祀等重要建筑都集中在地勢的最高處。邁錫尼國王的皇宮,設施齊全,有衛室、門廳、接待室、前廳、御座廳、浴室、廟宇等。其中,主廳前有門廊,入口兩側有一對圓柱。廳內長12.6米,寬11.7米,有四根圓柱支撐屋頂,正中心修筑了一個祭祀祖先的圣壇,墻上和地板都裝飾著色彩艷麗的圖案和壁畫。

在邁錫尼城南邊不遠處,有一處地方被稱為“阿特柔斯寶庫”。阿特柔斯是阿伽門農的父親,這個寶庫據說就是當年埋葬阿伽門農寶藏的地方。這個墓室建于公元前1250年左右。墓室的入口是一條長達35米的石頭引道,引道建得很精致,在盡頭有一扇巨石砌成的大門。這個大門與獅子門一樣采用了三角疊澀拱,比獅子門更高大,單是砌成門梁的那塊巨石便長8米、寬5米、厚1.2米,重量更是達到了100噸。墓室內部是圓形,直徑14.5米,上面有一個高13.2米的疊澀穹窿。這個墓室在其建成后1000多年里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穹窿結構建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三江| 门源| 石家庄市| 松潘县| 无锡市| 丽江市| 呼伦贝尔市| 崇礼县| 曲阜市| 安岳县| 临泽县| 定日县| 星座| 鄂托克前旗| 汶上县| 北流市| 潮安县| 东安县| 康马县| 万盛区| 十堰市| 濮阳县| 望奎县| 敖汉旗| 元谋县| 象山县| 台前县| 突泉县| 蕉岭县| 静海县| 水富县| 托克托县| 南丹县| 阳曲县| 兖州市| 马关县| 宁国市| 绿春县| 赞皇县|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