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美學是一門嚴肅而認真的學科,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它涉及哲學、藝術等多門學科。學習美學需要深厚的學術修養,還要有豐富的藝術知識。美學又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從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等學科中都可以看到美學的身影。歷史演進、社會變遷、民族交往、科技更新,無一不影響著美學的發展與研究。
學習美學可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趣味,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我們學習美學要從社會實踐出發,同宇宙、社會、人生的根本問題聯系起來,并加以觀察和思考,從而對美的規律產生一種全新的理解和認知。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美學問題時,如果能與這種學術態度相結合,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獲。
中國美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中國美學源遠流長、博大深厚,早在2000多年前,先秦哲學家就開始探索美的奧秘,提出各具特色的美學思想,尤其是作為中國文化思想源頭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激活了中國美學思想的民族內涵,奠定了中國美學的思想基礎。
《一本書讀懂中國美學》是關于中國美學的普及性讀本,內容通俗淺顯,架構清晰,從先秦諸子美學奠基期到魏晉南北朝美學的自覺時期,再到唐宋繁榮時期、清代總結時期,對歷代美學發展進行了簡要梳理,勾勒出中國美學思想發展的內在脈絡。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記憶,本書緊抓每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美學思想和美學著作,注重把握美學范疇和美學命題的演變和發展,因此本書也可以視為中國美學范疇史綱要。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內容只論述至清代美學,近現代、當代美學暫不論述。
本書是為滿足普通大眾的閱讀需要而寫的,篇幅不長,內容卻涉及文學、戲劇、美術、音樂等多個方面,并輔以精美圖片,充分展示了中國美學中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主體與客體等的審美特征,希望能引導讀者走進一個生動的中國美學世界,透過中國藝術的外在形式,走到它的背后,去揣摩其中所深藏的藝術家的心靈隱微,那些曾經感動過藝術家的幽深的生命體驗。翻閱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美學典籍,瀏覽記錄著人類心靈歷程的詩歌,吟誦著那些銘刻著作者心路的名篇佳句,在起風的季節懷想愁悒的詩人……同時,我們陶醉于水墨淋漓、氣韻生動的中國書畫,領略著一幅幅大好風景,或重巒疊嶂,或萬頃碧波,或曖曖遠村,或孤蓑漁翁……
現在讓我們一起展開書卷,敞開心扉,開啟中國美學的精彩之旅,用心參悟中國美學的個中真諦,盡情享受讀書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