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冊封皇太孫
- 大明:爺爺你朱元璋,帶我造反?
- 無名小卒LXY
- 3094字
- 2025-02-19 12:47:57
洪武十七年四月十日,寅時三刻。
朱標在求治的第二日就清醒,只是身體虛弱還不能下床,有朱橚在一旁照顧。
朱標在得知自己枕邊人是罪魁禍首后氣得砸碎了數個藥碗。
在蔣瓛的陳述中,朱標知道這毒婦連自己的孩兒(朱允炆)都毒害,氣得整整一日沒進食。
有馬秀英的勸導和朱英的忽悠,他才在第三日進食。
隨后朱元璋和朱英來開導了他幾次,見他心態平穩就各忙各的。
這幾日朱元璋在整頓京城,朱英則帶著原班人馬、坦克、裝甲車返回基地。
昨日被朱元璋叫回宮,到了坤寧宮又和馬秀英聊到大半夜。
此刻還在蒙頭大睡的他被馬秀英叫醒。
“奶奶,你這是要干嘛?現在才三點多,別鬧!”
朱英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抓起被子繼續蒙頭睡。
一旁的馬秀英無奈搖頭,側身對著梁蘭點了點頭。
梁蘭抿嘴笑了笑,回頭對身后一群捧著冕服、臉盆、口缸、毛巾的宮女揮了揮手。
隨后和馬秀英一起把被子掀開,把朱英強行拉了起來。
一群宮女在馬秀英的指揮下一起上手給朱英洗漱、穿冕服。
沉睡中的朱英任由她們如芭比娃娃一樣玩自己。
自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后就極力恢復中原漢族服文化、服飾等制度。
蒙元統治時期雖有強制規定衣著服飾穿著要求,但也阻擋不了漢服的發展。
漢族服飾有深厚的文化意蘊,不是蒙元異族能明白的,不然周邊諸國也不會紛紛偷學、效仿漢服。
皇太孫冕冠前后各九旒,每旒九顆五彩玉珠。
袞服九章,青衣五章,龍在肩,山在背,火、華蟲、宗彝在袖,每袖各三。
皇太孫玉圭九寸二分,還有冠,稱為冕冠,象征君權!
馬秀英等人為其穿好九旒冕九章服之后,馬秀英看著這小子連眼睛都沒睜開,面上盡顯無奈。
聞著冕服散發出來的香味,朱英睡意更濃,甚至還發出輕微的呼嚕聲。
這時,被兩名太監攙扶著走進來的朱標喊道:“娘,雄英換好衣服了嗎?”
“嗨!標兒你過來自己瞧瞧。”馬秀英指著已經換好衣服躺在床上睡覺的朱英苦笑。
兩名太監攙扶著朱標走到床邊,朱標笑呵呵開口:“呵呵...雄英和孩兒當年一樣帥。”
“臭小子,你別臭美!大孫比你帥氣。”
朱標點頭回應:“嗯嗯,娘你說的極是。”
一身親王服飾的朱樉從殿門口走進來,對著兩人抱怨:
“哎喲~~娘、大哥,你們還在這里磨磨蹭蹭作甚?吉時要到啦!”
馬秀英指著還在沉睡的朱英,對其開口:“老二你來的正好,快背雄英去奉天殿。”
朱元璋的祖訓加冠地點本是在華蓋殿,現在他自己了破了自己的祖訓,安排在奉天殿舉行加冠儀式。
朱樉還沒上前,朱棡又從殿門外跑進來,隨后兩人一起把朱英抬出門。
門外還停著朱元璋專用龍輦,于是在這座皇城中連朱標都沒坐過的龍輦被朱英先坐上。
只是他不是坐,是在龍輦上睡覺。
坤寧宮外。
一群后宮嬪妃們看著在龍輦上睡覺的朱英,都感嘆不已!陛下和姐姐真是疼雄英。
卯時四刻,燈火通明的奉天殿內。
一眾大臣看到,朱樉、朱棡二王一左一右的抬著還在呼呼大睡的皇長孫,齊齊無語中。
龍椅上的朱元璋看到朱英這模樣,讓二王就這么繼續抬著。
冊封大典開始。
禮部尚書任昂手捧寶冊由奉天殿丹壁西階而上,來到丹墀前的拜位侍立。
贊禮官吏部尚書余熂于丹壁之上贊唱:“班齊!”皷樂儀仗開始奏樂。
“鞠躬!”
“再拜!”
“......”
“跪!受冊寶!”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起自農民與群雄并驅,艱苦百端。
志在奉天地,享神祇......冊封皇嫡長孫朱雄英為皇太孫......故茲詔示,咸使聞知。”
先由太子妃(常氏)族親永昌侯藍玉、常茂持節捧冠。
隨后由都御史詹徽為敕戒官在奉天殿上為皇嫡長孫呼呼大睡的朱雄英行加冠禮。
加冠之后,朱元璋親自對皇長孫朱雄英冊立為皇太孫授以鍍金冊、金印、玉圭。
大半個時辰后,贊禮官吏部尚書余熂高唱:“禮畢!”
就這樣朱英迷迷糊糊中成為大明第三位皇位繼承者。
奉天殿的儀式結束還沒完,朱樉、朱棡等叔叔抬著新晉皇太孫朱雄英前往太廟告謁。
而后又回到奉天殿在接受百官拜見、朝賀。
朱英迷迷糊糊的被朱樉、朱棡、朱棣...等叔叔抬著走完冊封流程。
一眾大臣內心吐槽:好家伙!我們累死累活,這皇太孫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醒。
隨后朱元璋讓朱樉等人把這‘家伙’抬到朱標的座椅上讓其繼續睡覺。
而朱標坐在一旁的錦凳上參加朝會。
正在朱元璋詢問藍玉外城清繳謀逆余孽時,朱英悠悠轉醒。
“我是誰?這是哪?我怎么跑到這里來的?”
“噓~~英兒別出聲!此乃奉天殿,現在在進行早朝。”一旁的朱標出聲提醒。
“呃!”朱英坐起身迷茫的看著眼前大殿中的衣冠禽獸。
坐了一會,腦子清明許多的朱英伸手戳了戳一旁的朱標。
“喪彪同志,剛剛發生了何事?”
“英兒同志,剛剛父皇冊封你為皇太孫......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嘰里呱啦......”
聽到朱標說儀式結束,朱英才后知后覺的感覺自己錯了幾個億一樣。
“喪彪同志......”
“英兒同志......”
被兩人在一旁打擾的朱元璋停止訓斥某位大臣,側頭大喝:
“大孫!有何話你就對大臣說,別在一旁竊竊私語、搞小動作。”
朱英看到朱元璋的挑釁眼色,立馬站起身:“有!必須有!”
隨即起身走到御案前,看到眾大臣都看向自己,故意咳了幾聲:
“咳咳~~諸位愛卿,此時此刻,我代表諸位給我爺爺朱老頭唱上一曲,此曲乃洪武皇帝專屬歌曲。”
朱樉、朱棡兩人最不嫌事大的親王,“好!好!諸位一起鼓掌。”
在二王的煽動下,奉天殿中響起熱烈的掌聲。
朱英抬手壓了壓,待掌聲結束后,清了清嗓子中濁氣,“嗯哼!”壓著嗓子學起戲腔。
“此去半生太凄涼~花落惹人斷腸~你我天涯各一方......花開又花謝......我輕嘆浮生嘆紅顏......
半生的遺憾誰來寫......唯有過客留人間......癡人只為情惆悵!”
戲腔雖不咋地還五音不全,但童音唱出來味道還是另有一番風味。
朱樉、朱棡二王跟著一起哼唱。
后槽牙咬的‘咯吱’響的朱元璋當即出聲阻止,“夠啦!夠啦!給咱都閉嘴!”
朱英不理他,動作夸張且用凄涼聲大叫:“啊~~咱的妹子!啊~~咱的標兒!啊~~咱的大孫!”
“噗~~哈哈~~”
“噗呲~~哈哈~~”
朱樉和朱棡兩人沒忍住笑出聲。
朱元璋狠狠的瞪了兩人一眼,對身邊的太監揮了揮手。
太監上前一步,高聲唱:“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翰林院侍讀學士茹太素這時拿著一本奏疏站出班:“臣,有本啟奏。”
看到這個老頭,不止朱元璋、朱標,站在堂中的眾臣都眉頭緊皺。
朱元璋、朱標是煩他的奏疏又臭又長,揮揮灑灑上萬字,各種引用經典,最后有用的才最后百十來字。
眾官員們是煩他一人一本奏疏就要浪費大半個時辰甚至更久的時間,讓大家遲遲不得下朝。
“不準!退下。”
犟老頭茹太素繼續堅持,“臣,有本啟奏!”
一群官員當即對他口誅筆伐:“茹大人,陛下讓你退下,你為何不遵旨?速速退下。”
不等他再次開口,朱元璋從龍椅上起身跑路,朱標也讓太監扶自己跑路。
隨堂太監見狀,急忙高唱:“退朝!”
徐達、湯和、朱樉......眾大臣,個個腳底抹油一樣快速走出大殿。
“......”
一會后就留下朱英和茹太素一老一小兩人大眼對小眼。
直到一群拿著掃帚、提著水桶的太監、宮女進來打掃衛生。
朱英聳了聳肩膀,出聲問道:“老大人姓甚名誰?”
茹太素拿著奏疏對著朱英抱拳行禮:“回稟太孫殿下,老臣茹太素。”
“茹太素?”聽到這個名字朱英沉思起來。
隨即靈光一閃:“你是那個寫萬言奏疏,茹太素,茹大人?”
茹太素又鞠了一躬:“正是臣。”
“好!很好!非常之好!走走,我有一件光榮且偉大的事需要你來做。”
朱英走下御階拉著這老頭往外走。
被拉著出殿門的茹太素一臉懵逼的詢問:“不知太孫殿下讓臣做何事?”
“幫我爺爺朱老頭寫罪己詔!”
“啊~~~!”茹太素一臉驚慌的站定在門檻前。
朱英回頭看了看這老頭,調侃道:“怎地?老大人你怕啦?”
茹太素咽了咽口水,“不知陛下何罪之有?”
“罪過大大地有,走走,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去你值房我們慢慢找其罪名,多多引用經典。”
朱英再次拉著他向前走。
“老臣...”
“老大人不要怕!我保你周全,朱老頭他敢殺你,我就點他的天燈。”
“老臣...”
“快走,老大人你想不想青史留名?”
茹太素果斷的吐出兩個字:“不想!”
“......”朱英無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