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內官司
- 手握三國志,劉辯亂漢登帝位
- 愛吃火鍋老頭魚
- 1946字
- 2025-01-21 10:44:51
曹操此言一出劉辯心中頓時怒火中燒,猛地一拍桌子,大聲喝道:
“曹操,我性命何憂?難道還需你孤身一人來救?”
曹操卻不急不躁緩緩說道:“陛下,本朝自太祖高皇帝以來,實行舉孝廉之制,因此世家頻出,大族不斷。
這其中的根本,就是他們掌握了向朝廷舉薦人才的權力。
如今陛下下詔唯才是舉,無非會有兩種結果。”
劉辯眉頭緊皺沉聲問道:“那有何結果?”
曹操條理清晰地說道:“其一,世家蜂擁而起,所舉薦的,全是自家的門生故吏。
這些人或許有些小才能,但他們忠誠的并非陛下。
陛下若采納他們的意見,朝堂之上,就會盡歸幾家幾姓所掌控。
如此一來,必出霍光、王莽之類的權臣,到那時,天下就不再是陛下的了。”
劉辯聽得心驚膽戰,又問道:“那其二呢?”
“其二,”曹操繼續說道,“陛下選賢舉能,若有智才之士爭相舉薦,陛下從善如流,廣為任用。
但此舉會重傷朝中世家大族的根本,他們的族人難以與天下士子爭鋒。
然而門閥世家影響廣泛,若以此為契機,糾合門生故吏,天下必將大亂,同樣不再是陛下的。”
說到此處曹操也覺得自己言語有些過重,于是跪在劉辯面前道:“因此,臣特來救陛下性命。”
劉辯此時癱坐在座椅上,面如死灰。他終于清醒過來,雖然自己有奇書《三國志》,但現在天下之勢與后世完全不同。
曹操推行求賢令,是在天下大亂之時,世家大族的權力重新洗牌,因此可以唯才是舉。
而現在天下未亂,朝堂之上世家大族林立,自己這一舉動無疑觸動了這些世家的根基。
劉辯慌忙問道:“孟德既來救朕性命,不知有何對策?”
曹操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他進宮之時,只覺得陛下詔令有失,卻忘了自己乃是武官,不得妄議朝政。
說到最后,曹操才醒悟過來,生怕陛下問罪。
此時劉辯不僅未怪罪自己,反而向自己問計,曹操更篤信眼前的劉辯是明君。
曹操跪在地上繼續道:“陛下,臣以為世家所欲,乃朝堂之權。
陛下求賢若渴,但不可使其入朝為官,或為官者,亦不可與世家相爭。
臣建議陛下以宦官逆亂為名,另設一司,名為內官司,掌管宦官監察。
設司正一人,司丞一人,從事無定。
凡舉薦者為寒門者,皆可入此司。”
劉辯聽著曹操的話,心中暗暗盤算。曹操說的不錯,唯才是舉的最大問題,就在于與世家爭權。
重設一司,確實能夠緩和這種沖突。
但問題在于,其職責僅是宦官監察,基本上等于無權無勢,那自己還有必要唯才是舉嗎?
劉辯沉吟半晌道:“孟德之言不假,然此司所職,是否過小?求天下之士,僅為監察宦官,這……”
曹操笑著道:“陛下莫急,此司之職雖小,然如何調度,全憑陛下一言而決。”
劉辯心中暗暗感嘆,曹操這家伙真是狡猾。
他雖然年紀小,但卻不傻,尤其在讀過《三國志》之后,更是深諳權謀斗爭。
曹操這一番話的意思,劉辯瞬間領悟了其中精髓——步步蠶食!
內官司的設置,除了不與世家爭權外,更重要的則是培植自己的勢力。
在內官司內匯聚屬于自己的人才,等他們有了履歷之后,自然可以調任地方或出任重職。
更重要的是,緩和了自己求賢令與世家大族的正面矛盾。
劉辯看著眼前的曹操,越看越歡喜:“孟德,卿任內官司正一職如何?”
“陛下,臣愿為陛下鎮守西涼。”
劉辯聽得心里納悶兒,怎么說著內官司,突然跳到西涼邊陲去了?
“孟德,西涼近年平安無事,匈奴、鮮卑不敢來犯,因何突發鎮守西涼之語?”
曹操此時趁著劉辯高興,將先前董卓之事和盤托出:“陛下,董卓在西涼耕耘多年,先帝在時便擁兵自重、任意妄為。
如今陛下任其大鴻臚一職,斷絕其與西涼聯系,無異于動其根基。
今日朝會之上,臣聞聽董卓面無憤懣之色、從善如流。
董卓素來蠻野,陡然順從必有所圖。
臣料定西涼必亂,特此請旨愿為陛下鎮守西涼。”
此時劉辯對曹操的敬佩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曹操所想比自己不知遠出了多少。
要不怎么這個人能一統北方當魏武帝呢?
劉辯只能這樣在心里安慰自己,也慶幸自己有上天眷顧得到了《三國志》,所以才重用曹操。
然而劉辯此時又舍不得曹操離開,畢竟帝位初穩,朝中上下只有盧植與曹操兩個心腹。
盧植年事已高難堪大用,而曹操才三十四歲正是年輕力壯之時。
如果將曹操調任出去只怕自己孤木難支。
劉辯在心中打定了主意,西涼雖有兩州但畢竟地處邊陲,即便董卓作亂也可失而復得。
現在京城外戚、宦官方除人心動蕩,穩定京中才是當務之急。
于是劉辯擺手道:“孟德乃朕肱股之臣,片刻離身不得。
左將軍皇甫嵩歷守邊陲,可使其領并州牧。”
曹操見劉辯這么說也不好再加反駁,于是道:“圣上英明。”
正說話之間小黃門急匆匆地跑進來道:“稟陛下,太傅袁隗、太尉楊彪、五官中郎將陳紀、光祿勛荀爽、太仆卿袁逢求見。”
劉辯聞言與曹操對視一眼,二人心中都清楚,當朝的四大世家的人來了。
他們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今天劉辯頒布的求賢令。
這些世家大族基本上代表著天下世家,這些人個個能言善辯,可謂是極其難纏。
曹操是個聰明人,此時知趣地道:“陛下,臣告退。”
劉辯點了點頭,然后對小黃門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