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有刺客
- 手握三國志,劉辯亂漢登帝位
- 愛吃火鍋老頭魚
- 2343字
- 2025-01-23 12:08:25
劉辯在來赴這場宴會之前,心里頭可是把荀或和荀攸的話都細細琢磨了一遍。
他倆說的,都沒錯。自己現在的實力,跟董卓比起來,那是差了一大截。
所以,跟董卓翻臉,自己是不敢的,也不能。實力不如人,那就得認慫。
但認慫,也是個技術活。既不能讓董卓覺得自己好欺負,又得讓他覺得自己深不可測。
就像《三國志》里的劉備,雖然經常寄人籬下,打仗也老是輸,但他身上那股英雄氣,一直都在。
曹操那么強,也只能打敗他,卻不能折辱他。這就是認慫的最高境界。
所以,劉辯來赴宴的時候,特意帶上了呂布和張遼。
一進門,就先把他倆介紹給董卓,秀秀自己的肌肉,讓董卓知道,這京城是自己的地盤,自己身邊也有猛士護衛。
酒宴過了一半,在群臣面前,劉辯就不再秀肌肉了,免得被人說成是耀武揚威。
于是,劉辯率先舉杯,對董卓說:“董公啊,朕聽說你當年任羽林郎的時候,力大無雙,又極善射。”
董卓聽了,心里頭挺得意,但在劉辯面前,還是得收斂點。
“陛下謬贊了,臣愧不敢當。那都是陳年往事,不忍再提。”
“現在兩鬢都泛白了,已經老了。”董卓還拍了拍自己的大肚子,笑著說。
“腹尚如此,焉敢再提善射之事?只想效忠陛下,匡扶大漢而已。”
劉辯不知道的是,李儒給董卓出的主意,也是認慫。
而且還讓董卓多做些滑稽的事,讓劉辯和群臣都覺得董卓不過是個魯莽的戰將,從而放下戒心。
“董公過謙了!”劉辯一飲而盡,“董公雖然年長,但韜略了然于胸,運籌千里之外。”
“胸有十萬甲,可當百萬兵。乃是社稷棟梁,天下支柱啊!”
“陛下贊譽,臣愧矣。”董卓謙虛道。
劉辯端著酒杯,看著下面的董卓,面帶憂愁地說:“自昨夜以來,朕憂慮難寐。”
“董公可知何事?”劉辯問。
“陛下可是為京中之亂?”董卓猜道。
“非也。”劉辯搖頭。
“那必然是黃巾軍了。”董卓又說。
“亦非黃巾賊軍。”劉辯再搖頭。
董卓有點懵:“臣不知也。”
劉辯端酒起身,坐在董卓身旁,小聲道:“乃是董公也。”
董卓一聽,冷汗都冒出來了:“臣忠于陛下,陛下何以此言?”
“董公誤矣。朕自昨夜回京,心中懊悔不已。”
“北邙山前,朕驚魂未定,語出嚴厲。恐董公心存芥蒂,以為朕惡公。”
“公乃三朝重臣,朕之肱骨。天下將亂,唯朕與公可定。”
“若朕與公有隙,漢室何所依也。”劉辯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
董卓聽得云里霧里,喝酒喝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劉辯跟自己認起錯來了?
“陛下,臣只知盡忠,不知其他。”董卓表態道。
“陛下所言臣任何事,必有深慮。臣唯兢兢業業,不負皇恩。”
劉辯知道董卓現在已經懵了,自己還得下一劑猛藥。
“朕自知董公忠勇無雙。然朕自擢公大鴻臚之職,西涼邊陲竟無人可用。”
“今四方亂起,唯有西涼可為依靠。朕一時沖動,折邊陲支柱,致使社稷動亂。”
“自是憂慮難寐。”劉辯嘆息道。
董卓這次沒敢搭話。
自從自己擢升大鴻臚之后,西涼的問題自己只和李儒、董旻兩人說過。
如今劉辯突然說出這個話來,董卓拿捏不準,劉辯究竟是試探自己,還是真有此想法。
劉辯不管董卓,繼續道:“今日,朕亦想重復董公邊陲重臣之位。”
“然朝令夕改,何以治天下耶?”
“然西涼戰事頻仍,朕心不安。”
“唯請董公多委屈數日,數日過后,朕自尋機使公重領西涼。”
“公勿怪也。”劉辯終于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重領西涼?!董卓聽到這個詞,眼神不由得一亮。
皇上金口玉言,所說的自然當不得假。看來劉辯確實是真心實意。
董卓連忙道:“陛下厚愛,臣萬死難報!”
成了!劉辯在心中暗暗欣喜。
看董卓的表情,就算之后再有謀士告訴董卓在西涼造反等等事,劉辯也不怕了。
畢竟一顆能夠勾住董卓心頭肉的種子已經埋下去了。
無論如何,自己又多了一些謀劃的時間。
劉辯笑呵呵地起身,拉著董卓的手說:“董公,天色已晚,朕先回宮。”
“你我約定,切不可忘。”劉辯叮囑道。
董卓也拉著劉辯的手,二人往外走:“臣當披肝瀝膽,盡忠社稷!”
兩人手拉著手,滿面笑容地向外走去。
其親熱程度,看得百官紛紛咋舌。
尤其是袁、楊、陳三大世家,更是摸不著頭腦。
難道自己猜測錯了?難道皇上是因為欣賞董卓才調入京城,而不是要對他下手?
百官的猜測沒有答案。
劉辯樂呵呵地向外走著,呂布、張遼寸步不離地守在劉辯身后。
到了門口,劉辯方才松開董卓的手:“董公留步。”
“恭送陛下。”董卓行禮道。
劉辯轉身正要走時,忽然府門口雜草中蹦出一道黑影,手持鋼刀,順著劉辯頭頂砍來。
“昏君受死!”刺客揚聲大喝。
劉辯萬萬沒想到,董卓竟然敢在門口設伏,刺殺自己。
刺客聲音一響,劉辯只覺得兩腿一軟,順勢就要向身后倒去。
此時,劉辯卻感覺到一只寬厚溫暖的手掌從身后托住了自己。
未等刺客鋼刀劈落,劉辯只覺得自己被身后的人攬在懷中。
劉辯還未看清是誰,只覺得一道電光猶如毒蛇一般,沖著刺客猛沖而去。
劉辯猛一抬頭,發現是張遼將自己攬在懷中,自己背朝著刺客。
原來方才刺客突然襲擊,張遼來不及拔劍護衛,情急之下,只能用自己的身子去遮擋劉辯。
而那一道毒蛇般的電光,正是呂布仗劍而出。
此時呂布與那刺客打在一起,一個好似雄鷹搏兔,一個好似猛虎下山。
兵刃相碰,火光迸濺。
董卓此時也反應了過來,率領家丁,各執武器將刺客團團圍住。
“文遠,傷否?”劉辯雙手在張遼后背上胡亂摸索,生怕張遼受傷。
劉辯自得《三國志》以來,屢屢翻閱。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張遼,能攻善守,守執節義。
如今張遼為救自己奮不顧身,劉辯更是感動得一塌糊涂。
感動得一塌糊涂的,除了劉辯,還有跪在地上被劉辯亂摸的張遼。
張遼自幼生長在邊關雁門,連年戰亂,飽受鮮卑胡人擄掠。
自己從少年時便與其作戰,戰死將士無數。
張遼也自覺自己性命如草木一般卑賤,哪想到劉辯如此擔心自己的安危。
張遼跪地拱手道:“蒙陛下惦念,臣無事。”
此時,刺客已經被呂布擒下。
呂布邀功一般地跪倒在劉辯面前:“臣不負陛下所托,已將賊人擒拿。”
“請陛下發落。”呂布恭敬道。
劉辯咬牙切齒地盯著那個刺客,半晌,長舒一口氣道:“帶過來,朕親自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