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試探
- 崇禎萬歲
- 愛吃葡萄的仙人
- 2529字
- 2025-01-17 19:09:43
卯時三刻,百官已然在奉天門外整齊排列站好。
御座金臺之上,朱由檢正襟危坐,神情肅穆。
“圣躬萬福。”
數百人的齊聲吶喊,聲浪滾滾,頗為震撼。然而這幾日已經聽得近乎麻木的朱由檢,面上卻并無多少表情的變化。
大事小會,小事大會,這是大明官場上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像這樣百人聚集的早朝,基本上沒有多少至關重要的事情。
更多的是將已經確認的事情走個流程,亦或是作為大事的試金石。
“咳咳。”
一聲咳嗽打破了朝會的平靜,在鴻臚寺官員的示意下,內閣首輔黃立極穩步出班奏對道:“陛下,臣等懇請開啟經筵,以崇圣學,教化天下。望陛下恩準。”
黃立極的聲音洪亮有力,讓周遭不少的達官貴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在他說話的功夫,鴻臚寺官員已經將黃立極呈上的奏疏恭敬地送到了朱由檢的手中。
經筵,乃是明代帝王研讀經史的御前講席,分為定期經筵與日講輔助兩個部分。
這也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象征著黃立極想要在政壇上更上一層樓,攫取更高的權利與地位。
其余內閣三臣也沒有表示反對,這種對皇權的試探,他們又何嘗不想更進一步呢。
東閣大學士施鳳來眉頭微皺,片刻之后又緩緩松開。
當初魏忠賢想要垂簾聽政,便是他一手阻攔,現如今黃立極又想要更進一步,自己若是再次攔阻,恐怕日后難以在朝堂立足了。
建極殿大學士張瑞圖嘴角微微翹起,神色怡然自得。
他不同于其余三人,他是鐵定的閹黨,身上的污點怎么都洗刷不干凈。自然,只要是對閹黨有利的事情,他都樂見其成。
中極殿大學士李國普則面無表情,似乎這一切都與他毫無干系。
現在的朝堂,只要崇禎還未曾表態,依舊是魏忠賢說了算。
暗中環伺的群狼也都在屏息等待著。
為首的四名閣老都未曾有其他決議,其余人也都只是靜靜等待,觀望之后的局勢發展。
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朱由檢并沒有反對,而是略作思量片刻后說道:“此事朕允了,然而今諸事紛紜,需諸卿悉心籌備,萬不可失了規矩。黃卿,著速擬條陳一份,呈給朕御覽。”
黃立極手持笏板,語氣上揚,恭聲道:“臣遵旨。”
經筵一開,黃立極徹底坐實了他內閣首輔的位置,甚至日后能以帝師的身份在士林之中揚名,他的地位也自然會水漲船高,這怎能不讓他欣喜若狂。
強行平靜下起伏的心境,黃立極想起還有事未曾解決,沒有退下,繼續奏對道:“臣還有一事啟奏。”
原本準備離去的鴻臚寺官員又重新接過黃立極的第二本奏疏,小心翼翼地呈遞給御座之上的朱由檢。
朱由檢大致一掃,嘴角不禁掛起一絲笑意,原來是溫體仁丁憂期滿,起復一事,正合自己心意。
昨日,前內閣首輔朱國禎遣人去往黃立極府上帶信,言說溫體仁起復一事。
朱國禎此人雖為東林黨人,卻在魏忠賢處有很高的評價,黃立極也愿意賣一個面子。
加之溫體仁此人,黃立極也有所了解,之前有為魏忠賢建立生祠之舉,順水人情他也愿意幫上一把。
站在后端的兵部尚書崔呈秀眼眸閃過一絲異色,但也沒有多言。
“不知黃卿還有何事。”朱由檢云淡風輕,面上毫無波瀾。
黃立極手持笏板,高聲道:“陛下,臣有本奏。此前因丁憂離朝的前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溫體仁現已期滿。他任職期間政績斐然,理政安民皆有佳績,朝堂論政也見解獨到。當下朝廷事務繁多,經筵之事也正需其才。懇請陛下起復此人,使其能再度為國效力。”
此話一出,藏在人群之中的工部主事陸澄源,敏銳地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溫體仁硁硁自守,無黨派也無劣跡,卻和東林魁首韓爌關系莫逆,先前任官也是因為韓爌的引薦和勸說。
現如今怎么和閹黨攪和在一起,自己等人不知能否拉攏一番。
御座之上,朱由檢心中大喜,卻依舊裝作毫不在意的模樣。
“吏部的考核結果怎么樣?”
閹黨五虎之一的李夔龍手持笏板而出,淡然道:“吏部考核合格,經核查,其守孝滿三年,期間嚴守禮制,未涉政務。”
李夔龍沒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他不過是魏忠賢管理百官升遷的工具人,打過招呼的人,他也沒有阻攔的想法。
朱由檢頷首,手指輕輕敲擊著御座,沉吟道:“既如此,著其官復原職,黃卿你曾言朝堂見解獨到,其充任日講講官之職。”
黃立極微微抬頭望了一眼殿上的朱由檢,提醒道:“陛下,依例而言,官員丁憂期滿起復,多有遷擢之例。此人素具才干,且守孝期間克盡孝道,臣以為可酌情予以晉升,以彰陛下體恤臣工、激勵賢能之圣德。”
此話一出,朝堂內里頓時躁動起來。
這些大臣也顧不得殿前失儀,只想急切地表達心中的情緒。
殘留在朝堂內的東林黨人目光灼灼地望向了這位膽大妄為的首輔,心中憤憤難平。
“閹黨誤國。”
這讓一旁的崔呈秀等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魏忠賢可是有過命令,這幾日不要鬧出大動作來。
這是想要公然違背魏忠賢之言不成。
處于風暴正中心的黃立極本人也想要看看,這御座之上的皇帝能容忍自己到何種地步。
有著擁立之功的英國公張維賢臉色鐵青,虎目死死諦視著黃立極。
“大學士這話莫不是嫌陛下給此人委任的職務太小了,難道要此人入閣拜相不成。”
張維賢在擁立朱由檢一事上已經和魏忠賢鬧掰了,加之他英國公是與國同休,也不怕再鬧得更僵一些。
朱由檢聽聞這話,差點要笑出聲來,只想要順著張維賢的話說朕正有此意。
然而,他并不能這么做,若是一味縱容,有損帝王威嚴,況且對溫體仁日后的仕途也沒有多大的益處。
官員入閣縱然他能一言而決,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就是科道言官也不會讓特簡入閣的大學士好過。
黃立極掃視其余勛貴,心中根本不懼張維賢,反唇相譏道:“英國公此話是何意,什么時候文官的晉升也需要你們勛貴點頭同意,難不成當吏部的考核是無物不成。”
張維賢拂袖冷哼,站回原位,跪拜道:“陛下,臣沒有這個意思。”
勛貴自從土木堡之變后在朝堂便沒了話語權,今日站出來也只是為了維護陛下顏面。
朱由檢也是略作為難之色,擺手調和道。“二卿勿再爭執。朕聽聞溫體仁雖處丁憂之期,然德行昭顯,賢明遠播。朕素非吝于恩賞之君,今念其才德,著將溫體仁由右侍郎擢升為左侍郎,此事就此定奪。”
黃立極面露喜悅,跪下道:“陛下圣明。”
這怎能不讓黃立極認為朱由檢圣明,禮部左侍郎可以算得上是半只腳跨入了內閣,這可是給了他黃立極極大的恩遇。
百官之中閹黨一系見黃立極領頭,也紛紛跪下齊聲高呼。
“陛下圣明。”
齊聲高呼,威震寰宇,在皇宮內回蕩,久久徘徊在紫禁城之上。
望著殿外跪伏的百官,朱由檢心中感覺有股火焰在燃燒,由衷感慨道。
“江山如此多嬌。”
這樣子的場面,試問哪個英雄好漢不會喜歡,只可惜他們現在跪的不是自己。
不過,很快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