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巴陽山公路的最終方案
- 回到1978年,我從養豬開始
- 盤古斧
- 2869字
- 2025-03-21 23:39:57
趙東陽和呂專家再一次進行了溝通,然后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再把詳細的規劃和趙江山解析了一番。
“打通了東湖山大隊的這邊這條路,我們和東岸公社已經可以通車了,西面走通了,我們等于多一條路,到時候出東岸公社就方便多了!”趙東陽語氣深沉的說道。
東岸公社算是最西北的公社了。
也是東關西出的一條路。
向陽大隊如果想要通車,不一定要走東面的東關城區,走西面,去萬元,走二一一國道,南上北下都很方便的。
修路,目的就是走出去。
往那邊走。
并不是最重要的。
“這段路,大概需要修多少公里?”趙江山斟酌了一下,問。
“三公里左右吧!”
趙東陽說道:“路很短,就是險一點,得過火焰山,勘察隊找到了一條從中間穿過去的小路,主要是加固塌方的地方,然后加寬小路,墊高一些塌下去的石頭窩,最關鍵的是挖開這個黑嘴石這個阻礙,可以直接炸開,工不多,但是肯定非常繁瑣,得干兩個月都不止,最好是能兩邊一起干,一個月就能打通了!”
“你確定嗎?”
趙江山瞪大眼睛。
他當初也曾經想要修一條往東湖山大隊的路,但是往火焰山那邊,等于繞了一個圈,那條路可長了,修幾年時間,都未必能修通啊。
“專家勘察的,肯定沒問題!”
趙東陽說道。
“那就修!”趙江山說道。
“那東湖山那邊?”
“東湖山大隊比我們向陽還窮,他們未必愿意修。”趙江山猶豫了一下:“我先和東湖山那邊聊一聊,看情況如何,再決定修不修這條路。”
趙江山做事情的效率很快,當天下午就跑去東湖山,先和東湖山大隊的大隊長,方中和聊天。
“大胡子,事情就這么一個事情,這路,修不修?”
趙江山的聊天方式,簡單粗暴。
他和東湖山大隊的當大隊長方中和也算是老朋友的,去公社開會的時候干過不少架的。
“修!”
方中和也回答的非常快:“但是你得讓我和大隊有一個交代!”
“什么交代?”
“養豬!”
向陽大隊養豬致富的事情,已經傳遍的很多大隊了的,都想要效仿,誰不想多吃一口肉啊,在這個年代,有一口肉吃,那可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這事情,可以聊,但是我還有一個更好的計劃!”趙江山和方中和直接說了自己的想法:“我們大隊想要建一座磚窯,一個大隊干,有些冒險,如果向陽大隊和東湖山大隊能聯合在一起,干一座磚窯,應該能夠賺不少!”
“干磚窯?”
方中和聞言,頓時有些擔心了:“種植養殖的活,我都敢干,但是干磚窯的話,會不會出什么問題吧,現在大隊干副業雖然沒有以前這么多限制了,但是萬一出事情了呢?”
“前怕狼后怕虎,什么都做不了!”
趙江山淡定的說道:“我們向陽大隊敢牽頭,你們東湖山大隊要是不敢干,我找別人,潘石大隊,半月灣公社那邊的大隊,多的是人想要和我們一起干!”
“你們都敢領頭,那我也敢干!”
方中和被激一激,也沒有太多顧忌了。
兩個大隊既然溝通了,那么這條路,就沒有太多意外了,接下來就是分配任務的時候,東湖山沒有向陽這么團結的,向陽大隊的凝聚力,整個公社,都比不上。
最后決定,向陽大隊從東往西修,修一點九公里,東湖山大隊從西往東修,修一點三公里,雙方還比賽,看誰先修好。
一日之后,請了公社領導,掛了紅綢。
火焰山公路開建。
工具,炸藥,大石碾子,已經陸陸續續的到位了。
“這條路,算工分,一天八個工分,愿意上工的,上工,不愿意的,不勉強!”趙江山基于向陽大隊現在的實力,還是賭一把大的。
以前修路,基本上是農閑的活,是強制性的,和古時候的徭役也差不多了,自己帶飯,必須要干,不能推脫。
這樣效率低是必然的。
如今,向陽大隊因為副業做的好,有了一些底氣,還真能花錢修路,算工分等于花錢。
這倒是大大的刺激了一把士氣。
“開工!”
烏泱泱的一片,開始上工了。
“修路,絕對不能盲目,該怎么干,如何干,大隊長,各個生產隊的隊長,心里面必須有數,提高效率是最重要的,分段修建,全面開工,保證三米寬,是填路,還是挖山,必須要按照圖紙來做,不懂的要問,不明白就要說出來,不可以蠻干,不可以亂干!”
趙東陽親自去督工,其實向陽大隊的凝聚力很強,實干能力也非常到位,干活沒問題的,只要不亂來,這條路,修的很容易的。
“東陽,放心吧,我們聽你的!”
各個生產隊長倒是沒有太反感,他們也不想好像一個無頭蒼蠅去干活啊,有規劃總比沒有規劃好。
“老漢,東湖山那邊,你也要親自去看看,讓他們必須要按照圖紙來干,這是專家通過計算驗證最堅固,最安全的一條路了,這都是山,關鍵是安全,修錯了,就容易塌方,到時候出了問題,誰也背不起這個責任啊!”
趙東陽提醒趙江山。
“我親自去!”
趙江山點頭,東湖山大隊和向陽大隊不一樣,讓趙東陽去,能打起來,他沒這個威嚴,自己去了,吼一聲,起碼他們不敢亂來。
這點威望,他還是有的。
向陽大隊修路的熱情,還是非常高漲的,六十歲的老人家,都親自來背著籮筐,把那些石頭背下來,婦女也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對于向陽大隊,東湖山大隊就差了一點點,三天時間,就能看出區別了,一頭進度迅猛,一頭拖拖拉拉,如果高空之上,有一個無人機錄像,就能把這種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來了。
……………………
一邊修路,一邊還在勘察。
趙東陽跟著呂專家的團隊,踏遍了巴陽山的每一個角落,鞋子都走壞了一雙了,初步的規劃公路已經出來了,但是還要經過最后的核算。
“看來還是走涂水旁邊最劃算了!”
趙東陽看著這一張張的規劃圖,預計一個禮拜的勘察規劃,用了足足十天,規劃圖都已經畫了一百多張了,幾個專家算是累的走不動了。
“規劃的四條路,對比之下,走涂水河畔旁邊的棧道,是最合適的,就是工很多,比如這段位置,不能往里面打,得往外面架構,要有鋼筋水泥最好,能在這個填一個暾,開寬三米,大貨車都能過來了!”
“另外就是這個龍門架子一樣的石洞,打高一米才行。”
“這個直角轉彎,更難做,得往里面挖,這個巖石層,更難挖!”
“全長大概有十一公里,繞了一下半月灣公社,完成了半月灣公社和涂陽公社之間的連通。”
“老實話,就目前來說,如果單憑人力來修,難度很高啊,要是有工具就好做,比如挖機!”
呂專家嗓子都沉沉的。
這幾天,非常累,但是工作還是非常有實際性的成果,如果這條公路修出來,那他的功勛簿子上,必然會多一筆。
“挖機?”
趙東陽的目光微微明亮起來了。
如果這條路打通了,東岸公社,半月灣公社,涂陽公社,算是完成了溝通,而且剛剛好,向陽就成了核心,三個公社的中間點了。
三個形成品字形的公社,肯定會互通有無,加速發展。
“如果半月灣和涂陽公社去縣里面申請,能申請來嗎?”趙東陽斟酌,估計比較難,東關現在要修的路,多了去了,而且整個東關,都沒有多少挖機吧。
當初修東關大橋,那都是肩挑手扛的。
“謝謝呂專家了!”
趙東陽收拾了一下情緒,對這個勘察專家隊伍,表以非常虔誠的感謝。
他私人,拿出了五十塊錢。
“你這是干嘛?”
呂專家搖搖頭,他們可是義務勞動的,涂陽公社直接向上面申請,地區給他們的任務,他們可不能收錢的。
“你們辛苦了,付出了勞動,總要有收獲,我們向陽大隊不能白使喚人啊,這就當是感謝費,有來有往,日后才能更好的合作!”趙東陽真誠的說道:“呂專家,我知道這不合規矩,但是我希望你們能收下,這是你們的辛苦汗水和技術換來的收獲,也是我們向陽大隊所有社員的感激之情。”
呂專家推脫了一小會,推脫不掉,就順水推舟的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