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NEC(地球地下蘑菇網公司,以下簡稱蘑菇網)在沒向“信息素實驗室”交專利費的情況下,無恥地開始了地下蘑菇計劃。
信息素是一種非最新的產物,每毫克里面包含了成千上萬的電離子。這種電離子正是一種在原子核外環繞的電子(江湖人稱咸魚電子或地球顛子,也有人說稱它為“一管給地球的氰化鉀”)。
這種電子是一種經過“惡搞”(至少首席執行官O.W這么說)的產物。(依然可以看出來,那個O.W對自己的項目有多不負責任)。
當時,新聞發布會上,更能體現O.W的“厚顏無恥”了。
發布會在總部里展開。那地方,O.W見了不足為奇,黑壓壓一片的頭,有黑發的、金發的,還有點禿頭的。四面八方,不管向哪里看,都是熟人。
會場對于O.W來說實在太小了,在文案中記載,蘑菇網最小的一個分區表演用的劇場就有此會場的兩倍半之大。
O.W的衣著得體,臉上的墨鏡從來不摘,脖子上標志性地掛著一根紅領帶。
剛入場,按規矩,會長坐中間,講話人坐輔座。但O.W一進會場就端莊地坐在主位上。會長老了,走得慢,在旁邊一邊步履闌珊地往前走一邊翻白眼,O.W卻毫不理會,舉止投足之間顯露著傲慢。
足足等了三分鐘,會長才勉強坐到了副位。
隨著演講的開始,O.W發出了冰冷的聲音。
“雖然說,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講?!?
后排發出了短暫的鼓掌聲。
“我還沒說完?!逼駷橹梗@一定是世界上最隨便的講話。
“蘑菇網,大概是?!?
O.W揉搓的雙手讓自己顯得不安。
“就是,把信息素注射進,注射,至少我這么稱呼它?!?
會長再一次翻了白眼,簽約上寫的演講時間僅僅只有一小時,經不住浪費。
會長敲了敲話筒,準備引領演講的整體方向。:“O.W,請為在座的29位科學家解釋一下你們宏觀的計劃。”在“宏觀”一詞處,會長特意變了一個音調,試圖表現出“蘑菇網”的可笑。
“對不起。具體來說,‘信息素’一詞來自螞蟻的一種交流方式。螞蟻在交流時會將觸角對碰,釋放信息素告知對方自己的意圖?!?
“也就說,信息素和信息素的原理相似?”后排科學家用話筒提問。
“對,你說得對。蘑菇網計劃是將信息素排放到地幔,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信息素會慢慢滲透,直到越來越深。人類不知道地心附近有什么,信息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它里面被稱為‘蘑菇電子’的電子可以傳輸探測波,最遠傳輸距離可達間隔5000公里?!?
“就算兩層信息素傳輸距離足夠傳輸,那也遠遠不夠啊?”
“蘇博士,‘雅典娜之眼’上唯一一位幸存的宇航員,更況且,你是唯一一個見到光波生物的活人,你比任何人都清楚人類的弱小與無知?!?
蘇博士意味深長地點點頭,摸索了兩下布滿皺紋的臉龐。
“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們要把信息素,一種神奇的液體,灌入地球。緊接著,它會,慢慢滲入地幔、地核,甚至地心。就算信息素在中間斷流,各自分家,依然能收到來自地下的數據。”
另一位瑞典博士把話筒接上電:“不好意思,打斷一下,W先生,請問你們有測試過它的流速嗎?”
“測過,流速與瀝青差不多?!本o接著,會場一片喧嘩。
“安靜,我還沒說完,眾所周知,地下的數據是由電子傳電子所反射回來,只需要用電流刺激信息素,就能加快滲透速度,預計十年后就能完全抵達地心。至于耐燒性,我們已經考慮到了,會采用相對措施應對熔巖、水、堿、硫酸等?!?
“那么,數據傳輸應該傳輸到比較大的計算機里吧,畢竟計算數據那么大?!?
“對,我們要把數據傳到winco里,算速最快的計算機。”
會長抿了抿嘴唇:“時間快到了,請問有什么疑問嗎?”
面面相覷,沒有人舉手。
一只猶豫的手舉了起來。
“請?!?
一個人站了起來:“有沒有考慮過對環境的污染性以及破壞力?”
O.W清了清嗓子:“蘇博士,對于你這種問題,我們也會采取相應措施。”
“什么措施?”
一陣沉默。
良久后,O.W說:“我們公司會放一個網址,上面有wincoAI實時對地球已知提問的回答,當然,隨著滲透越來越深,可以問的問題面就越廣。讓地球‘活起來’!”
“我不同意!”話音未落,蘇青川站了起來。“你們公司根本沒注意過電子受到壓力時的危害,這會毀了地球!”
“請您坐下!”O.W大喊。
蘇青川的頭發已經變得雪白,但眼神中依然帶著堅毅。
“坐下!坐下!”
一個黑色的東西飛到了O.W椅子附近,燃起了熊熊烈火。木質的椅子在剎那間就著火了,火勢蔓延到了O.W身上,還沒來得及呼救,全身都被燃燒了。緊接著,旁邊的電線也著了火,一團移動的火苗在四處亂竄,那是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