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匯報工作要找準(zhǔn)時機
- 不會匯報工作,還敢拼職場(精華版)
- 李宗厚
- 1231字
- 2025-01-20 15:43:16
為什么同樣做一件事情,你去向老板匯報的時候,他的反應(yīng)是:“這種小事情,你不需要跟我啰唆,自己去做就行了!”而輪到同事則是:“很好,這樣的細節(jié)都能關(guān)注到,想得很細致!”
如果有什么事情沒辦好,你因為事先沒匯報,會被老板罵個狗血淋頭:“為什么不請示?自作主張,后果你自己承擔(dān)!”而換成同事就會變成:“好,就先按照你的想法來試試看!”
遇到這種事情,請先別抱怨老板偏心,先檢討你自己匯報工作的時機對不對。
Lucy,28歲,外企白領(lǐng)。
一年前,Lucy和Lisa同時入職市場部,負責(zé)市場推廣。一年之后,Lisa已經(jīng)成了頗受上司賞識的得力助手,而Lucy總覺得自己在扮演著辛辛苦苦還不討好的“老黃牛”角色。于是,Lucy發(fā)出了本節(jié)開頭的那兩段抱怨,覺得老板太難伺候了。但事實呢,真的是老板偏心嗎?
僅從Lucy的抱怨來看,Lucy和Lisa匯報工作時對問題的重要性判斷,對發(fā)生狀況之后是否能及時提出建設(shè)性意見,沒有什么明顯能力上的區(qū)別。那問題就極有可能出在匯報時和溝通的技巧上。
Lucy說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很認真,當(dāng)工作中遇到什么突發(fā)事件,她會在第一時間找上司匯報,哪怕是已經(jīng)下班了,上司已經(jīng)穿上外套一只腳踏出單位大門,她也會把上司拖住。因為她生怕時間晚一點兒會給公司造成進一步的損失,她擔(dān)當(dāng)不起。而Lisa則不然,她有時候會和Lucy一樣著急,有時候則不溫不火,晚一步行事。但無論如何,她看起來總是很冷靜的樣子。
此外,Lucy通過觀察還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Lisa特別喜歡在上午10點多敲上司辦公室的門。
其實說到這里,Lucy的問題已經(jīng)昭然若揭了——不懂得時機的把握。說話辦事,時機很重要。讀《論語》全書,“時”字出現(xiàn)十次,除了指“四時”與“某種時候”,主要指“適當(dāng)?shù)臅r候”,無論作為名詞、動詞、副詞,皆是如此。像子產(chǎn)“使民以時(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役使百姓)”,公叔文子“時然后言(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說話)”,孔子“不時不食(不是適當(dāng)?shù)臅r候不吃)”等。“時”字并未當(dāng)成“時常”來用。
匯報工作要注意合適的時機,也是不言而喻的。匯報的時機對了,明明你做錯了事,上司也會不存芥蒂,甚至褒獎有加。若是時機不對,明明你勞苦功高,上司也有可能對你不屑一顧。
千萬不要忽略Lucy提到的“上午10點多”,實踐證明,上午10點多是找上司的最好時間,因為一般這個時候,上司剛處理完手頭的重要事務(wù),騰出空來喝杯水、伸伸懶腰,休息一下,心情也相對放松。
下班前后不宜找上司,因為此時上司忙碌了一天,已經(jīng)身心疲憊,或者還有重要的飯局要參加(對于上司而言,吃飯也是工作)。因此,這個時候找上司,肯定時機不佳,直接影響辦事效率。
從某種程度上說,Lucy的話沒錯——老板都是難伺候的,跟他匯報,他嫌你煩;不匯報,他又說你自作主張。但要明白,抱怨是沒有用的。既然你不是老板,那么你只能去適應(yīng)工作,調(diào)整自己,找到最能適應(yīng)老板作風(fēng)的那種匯報工作的時機。這是你的職責(zé),記住:你說話的時機會直接決定你到底會成為Lisa,還是Lucy。
不過關(guān)于時機的具體把握,這得靠自己摸索,我能告訴你的是:老板心情好的時候就是好時機。至于你的老板什么時候心情好,那得靠你平時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