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生命的天然
如果沒有被打擾、被評判、被傷害,生命就會天然地以為自己是很好的。
嬰兒想吃就要,不管不顧;不想吃就拒絕,也是不管不顧。
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有什么是需要調整的。相反,他發自內心的理直氣壯。
嬰兒不舒服了、委屈了、難受了,就大哭;開心了、舒服了,馬上展顏一笑。
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有什么是需要調整的。相反,他發自內心的理直氣壯。
嬰兒對于自己喜歡的就多吃,不喜歡的就少吃;喜歡的就多玩,不喜歡的就少玩。
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有什么是需要調整的。相反,他發自內心的理直氣壯。
……
生命天然以為: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方式,是第一重要的,是對的,是應該被好好滿足的。
他的第一念就是我很OK,我很重要,我很好。
這第一念就是生命的本心,就是生命的初心。生命天然是從自己的本心和初心出發的,是肆無忌憚地遵從自己的本心和初心的。
但需要一個前提條件:這個本心或者初心不被打擾、不被批判、不被糾正。
如果被打擾、被批判、被糾正,羞愧心、慚愧心、罪過心瞬間就會生長出來。
人類永遠不缺羞愧心、慚愧心和罪過心,這樣的心越晚生長出來越好。
如果出來得過早、過多,這個羞愧心、慚愧心、罪過心就是成年后惡行的源泉。
因為,人的天性是不接納自己“不好”的,他會認為,既然我不能不好,那就只能是你不好了。
批評、指責、攻擊、嘮叨、抱怨……就此產生。
羞愧心是惡行之源。
平靜心是美德之根。
我們的生命天然是平靜的。
記得,生命最為根本的執著是,我是很好的,我是OK的,我是沒有問題的。
在這個根本執著里,生命寧靜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