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通過與小周的靈魂鏈接也可以與小唯溝通。因此也是知道小唯的存在的。而且小丫還很喜歡這個很能干的小唯“姐姐”,她知道通過她傳輸給別人的資料都是這個小唯“姐姐”整理的。在小孩子的心里,學霸都是需要仰視的,哪怕這個小孩子是個超能力者。
而她也很喜歡通過靈魂鏈接方式跟哥哥交流,那種外人看來很令人羨慕的默契感,時常會令她沾沾自喜。而且通過靈魂鏈接后她也能感受到哥哥的情緒變化。
在靈魂鏈接里她清楚地感覺到,最初的哥哥就像是天邊飄著的一朵云,高高在上,俯視著蕓蕓眾生;后來就變成了房前屋后角落里的一塊冰,努力地隱藏著自己,除了自己家人其他人都感受不到他的溫度;而現在的哥哥已經是一滴融入湖泊的水。
她很喜歡現在的哥哥,之前的哥哥對她和家人也非常好,也會熱情地跟街坊鄰居打招呼,但與整個世界都顯得格格不入,這些變化都是哥哥娶了嫂子生了三個可愛的侄子后帶來的。
確實如此,之前的小周再怎么想著要融入這個年代,但總歸是羈絆太少,融入得不夠徹底。就像有些人可以口號叫得震天響,小周的下意識里也是一樣,如今則是在這個世界徹底扎下了根。之前做事風格是小心翼翼,現在則是大膽了許多,畢竟也算是有些積累了。
打發小丫自己在一邊寫作業,小周開始一天的收尾工作。沒過多久就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了,招呼了小丫便開上他那臺電動侉子出發去接蘇瑤下班。以他如今的級別,是可以配車的,更何況,現在滿大街跑的電動汽車都是在666所誕生的,想要搞一輛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他卻沒有換車,一方面是為了低調,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京城好多胡同都很窄,如果開汽車有許多地方都進不去。小叔家四合院門前那路還好,面對著什剎海,雖不是主干道,但通行需求不低,因此還是比較寬的。但他自家的那個小院就不行了,連他這輛電動侉子進去都費勁。
一路上,一些高樓正在拔地而起,自從有了建筑機械的輔助,城市的高度明顯在提高著。路邊的供銷社的櫥窗里擺放著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洗衣機等家電,電視里還在播放著宣傳社會主義價值觀和最新政策的影像。
很多街道和馬路還沒來得及擴展,在愈來愈多的自行車、電動車、電動汽車、電動三輪車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狹窄了,但打掃得很干凈,顯得很整潔。
此時的車流卻有些擁堵,畢竟是下班高峰時段嘛,人多車多,連那些電動公交車也只能緊隨其后,在紅綠燈和交警的指揮下,速度雖慢但全都有序通行,這也是他不愿意換車的原因之一。
一路上走走停停,來到蘇瑤的學校門口,此時學生都已經放學了,現在一般都是就近上學,或者是在父母的單位子弟學校上學,在門口接送孩子的風景線還沒有形成。因此,人并不多,一眼就看到俏生生地站在校門口的蘇瑤。
小丫站在挎斗里,像只小猴子朝蘇瑤用力揮著手,大聲叫著:“嫂子,這里,這里!”引得小周連連訓斥,讓她趕緊坐好,雖然電動侉子的速度不快,但畢竟是在行進中,還是有些危險的。這丫頭,太不讓人省心了。
蘇瑤自打做完月子后就顯得有些豐腴,哪怕現在孩子都已經斷奶,也沒有瘦下去。滿滿的少婦風情,天氣已經微涼,穿的衣服也多了起來,就是這樣也掩蓋不了她誘人的身材,經常讓小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蘇瑤笑看著車子停在面前,伸手摸了摸小丫的頭,同時囑咐她坐好,注意安全。然后麻溜地跨上后座,自然而然地把雙手塞進小周兩側的上衣兜里,就像找到了專屬的“溫暖小窩”,另類地抱住了他的腰。
小周現在穿的衣服類似于后世的行政夾克,不是這個年代常見的中山裝。這也是這兩年國內經濟快速上行帶來的變化之一,小周穿這個則純粹是為了方便蘇瑤。
接上蘇瑤,三人便往家的方向而去。一天沒見三個兒子了,小周心里怪想的。兒子是 1964年 5月 13日出生的,現在都快一歲半了,三個小家伙已經能走能跑,也能用簡單的話語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最可愛最招人喜歡的時候。
之前趁著新產品工廠不斷建設,國家大量招收工人的契機,小周作為始作俑者,也分配到一些招工名額,于是便給了小嬸的兩個兄弟。兩個舅媽也也跟著進城,孩子也在城里上學,以便接受更好的教育。
如今正好兩個舅媽平時沒事,白天就幫著帶三個小家伙,晚上再回自己家。當然他也不會吝嗇,每個月都會給錢,他現在的工資福利可都不低,畢竟是周總工嘛,還享受特殊津貼呢。
車子開到離家不遠的農貿市場時,正好看到路邊還有個大姐在路邊劃定的區域里賣著農產品,里面就有兩只大鵝,想起大舅媽做的鐵鍋燉大鵝,就流口水,停下車來去買了一只。
如今隨著農村養殖業的興起,隔三差五就有附近的農民拿著家里養的雞鴨鵝來城里售賣,政府也劃定了專門的區域供這些人使用,其中也不乏一些腦子活泛的會從鄉下收些農產品來城里售賣,賺取差價。但在經濟上行,政府的工作重心就偏向保障城鎮居民的生活上了,哪有心思搞些有的沒的。只要不違反一些原則性問題,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很快三人便回到家,剛一進家門,正在前院玩耍的三個一模一樣的小家伙,就像三只歡快的小團子,跌跌撞撞地朝蘇瑤撲了過來。都伸著小手,奶聲奶氣地喊著:“媽媽,抱抱!”
小周向前一步蹲下身子,一把截住一個,在他肉嘟嘟的臉蛋上狠狠親了一口,笑著說:“怎么就看見媽媽啊?沒見到你們老父親嗎?”
另外兩個已經越過小周,但又被一雙小手截住一個,正是小丫。她經過這些年的修煉和平時的鍛煉,力氣可不小。被抱住的小子見是小姑姑連忙開口甜甜地叫了聲:“姑姑!”。
剩下的那個終于奔到蘇瑤的身前,如愿被媽媽抱在懷里,小眉頭朝著其他兄弟倆挑挑,這也算是自打三小只會走會跑之后的一個保留節目。
一起回來的三人一人抱一個,誰被媽媽抱到就算贏,要問贏了有什么好處?那就是男生世界的最高榮譽:算你厲害!
每天都要來這一遭,三小只長得太像了,只有在一些細微的表情和不顯眼處的一些特殊標記才能分辨得出誰是誰。今天勝出的是老大,要說怎么樣區別這三小只,這里面可是有門道的。
老大周明光最好認,他的耳垂上有顆小斑;老二周明輝倒沒有什么明顯的特征,但他平時的小表情最生動,平時話也不多,喜歡裝深沉;老三周明耀的認證碼在腰上,是塊橢圓形胎記,但平時就屬他的話最多,是個小話癆,還愛問為什么。
完成了每日的例行節目,小周俯身拎起了剛買的大鵝,抱著懷里的老三,往里走去,一旁不遠的小舅媽已經上前來準備接過大鵝。小周叫了聲“小舅媽”順手就把大鵝遞給對方,小舅媽笑著轉身就把大鵝拎去廚房了。
要說怎么知道懷里抱著的是老三,那還不簡單,此時懷里的小人已經開始念叨著問那是不是大鵝?為什么大鵝額頭上是紅的?是不是撞到哪了啊之類的。
就像是大話西游里的唐僧一樣,不過小周倒是沒有表現出不耐煩來,而是耐心地解答著每一個問題。一時間,好一副父慈子孝其樂融融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