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朵兒只伯襲營
- 大明:謀定仁宣
- 糖醋鯉魚刺
- 2052字
- 2025-01-30 18:58:05
朵兒只伯很興奮。
今年正月,阿魯臺那個蠢貨帶人進犯大明,大規模劫掠大同,開平等地。
原本,韃靼和瓦剌各部,偶爾會有小規模劫掠大明邊塞村落的行動,以此來補充過冬物資。
這樣的小范圍軍事行動,成為了蒙古各部與明軍邊防將領之間的默契,或者說,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韃靼和瓦剌時不時的鬧出點動靜,補充自己所需,而明軍將領也借著機會,刷著軍功。
這樣的合作,對大家都好。
但是阿魯臺統一韃靼各部之后,覺著自己行了,覺著自己能成事了。
正月初,組織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明軍邊將一看,你小子不道德啊,說好的切磋,結果你打算要我命?
隨后,守邊將領一封軍報便上報了朱棣。
朱棣是什么人?
四征漠北,生怕自己的武功不夠,到了地底下,見了朱元璋自己的腰桿子不夠硬。
正愁第四次北征沒什么實質性的收獲,阿魯臺你小子送上門來了?
于是,朱棣便從山東,山西,陜西,河南,甚至都從遼東都司調集了兵馬。
集合于京師、宣府待命。
到了四月初,開春天暖,朱棣就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自宣府出關。
出兵,北伐!
本來朵兒只伯打算躲在阿魯臺屁股后邊,撿點好處。
結果沒想到阿魯臺一看朱棣這陣仗,原本南下的氣勢蕩然無存,直接扭頭就跑了。
朵兒只伯一看,不對勁啊!
于是趁著明軍注意力都放在向北追擊阿魯臺身上,來了一招燈下黑。
一路向西,繞過虞臺嶺,來到了東陽河北岸的大青山,就這么在山里躲了起來。
就這樣,阿魯臺前面跑,朱棣在后面追。
阿魯臺跑得快,朱棣追的緊。
而阿魯臺被攆的像狗一樣瘋狂逃竄的時候,朵兒只伯呢?
則是帶著人,躲在山里吃著肉,喝著酒,唱著歌。
準備守株待兔——等朱棣把阿魯臺收拾了,等朱棣的大軍回到關內。
朵兒只伯立馬帶人北上,沖進草原腹地,收攏阿魯臺的手下。
雖然安朵兒只伯守株待兔,也想過若是明軍失利,便趁機從明軍身上咬下塊肉來。
但眼下的局面卻是其從來不敢設想的!
局面發生了未免的變化,明朝的大皇帝,朱棣死了!
而且更有潛入長城的探子來報。
包含一眾王侯高官在內,不到萬人的迎喪隊伍,先一步離開了大軍,南下入京。
不到萬人的迎喪隊伍啊!
這里面還包括一眾隨軍太監,皇室儀仗!
只一瞬間,朵兒只伯便準確的判斷,這支隊伍,可戰之兵,絕不超過三千!
于是乎,朵兒只伯立馬踐行了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偉大理念。
當年靖難,朱棣帶人繞過戰線,一路直達金陵城下。
我朵兒只伯怎么就不能南下擒龍,繞過大軍,直接拿下迎喪隊伍?
若是手里有朱棣的遺體,還有一眾王侯俘虜,什么樣的條件明廷都得答應!
作為蒙古各部中常年與明軍周旋,而且勢力還愈發壯大的部落首領,朵兒只伯擁有著極強的執行力。
越過長城,繞過宣府鎮,順著洋河,追蹤著那支迎喪隊伍的痕跡。
終于,不等天亮,朵兒只伯就看到了洋河邊連綿的營地。
刺激!
因為激動的心情,朵兒只伯緊握著韁繩的雙手止不住的輕微顫抖。
營地的火光映照在其眼中,好似點點星光。
榮華富貴,揚名天下!就在眼前!
甚至,借由此事,或許可以一統韃靼與瓦剌兩部!
不!
不回草原了!
還會什么草原,還喂什么馬!
如果可以,朵兒只伯要跟明廷劃江而治!
朵兒只伯,要那座元大都!
事不宜遲!
朵兒只伯高舉彎刀,雙腳猛然一磕馬肚子,高喊道:“殺!”
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局勢,騎兵夜襲沖營,朵兒只伯一騎當先。
或許是太過激動,朵兒只伯忽略了與明軍答應的距離,沖鋒發起的太早了。
就算是一千人跑起來,那動靜在夜里也能傳出去二里地。
更何況是成千上萬匹馬。
如雷鳴般的鐵蹄聲清晰的傳進了每一個人的耳中,喚醒了沉睡中的明軍隊伍。
饒是朱瞻基與朱高煦等一眾王侯常年帶兵,他們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已經身處宣府腹地,怎么會出現敵軍?
當然了,這個問題不光永樂二十二年這些朱棣帶出來的善戰之將想不到。
正統十四年的王侯將相,達官貴人們也想不到。
土木堡,怎么會遇到瓦剌騎兵?
正如1945年的日本沒有杰出的物理學家,卻也有兩枚原子彈。
不明白歸不明白,但他們就是出現了。
正如眼前,在保安州外,雞鳴山下,韃靼騎兵出現了!
“敵襲!”
敲鑼打鼓聲伴隨著夜不收的嘶喊聲,明軍大營開始有了反應。
得益于迎喪隊中的大量高級公侯伯爵將領,盡管是倉促之間,明軍也快速反應過來。
相隔數米的拒馬一排挨著一排,一隊又一隊軍士從帳篷中鉆出,手持長矛,抵在拒馬之后,加入到值夜軍士的防御體系中。
與大營邊緣防衛的熱火朝天截然不同。
此刻在大營之中,有兩個帳篷卻是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一是太孫朱瞻基的帥帳,二是趙王朱高燧的帳篷。
“滾!不長眼的攔我!
去守營!”
“王爺,現在亂,您還是不要亂走動的好,不然,我們沒法交代……”
“交代?打仗了你跟誰交代?滾開!”
“王爺,您……您不能見趙王……”
“滾!”
隨著一聲爆喝響起,朱高燧的帳簾被掀開。
抬眼望去,只見身著鎧甲的朱高煦氣勢洶洶的闖了進來。
見朱高燧還老老實實的坐在椅子上,朱高煦三步并作兩步上前。
“老三,你真能沉得住氣!
都打到家門口了,你還在這坐著!”
聽聞此言,朱高燧微微挑眉。
“二哥,誰打到家門口了?”
“當然是敵軍!”
“這是保安,是宣府腹地!
二哥,你說,哪來的蒙古騎兵?
你真覺著外面這動靜,是蒙古兵?”
朱高燧的臉上帶著瘆人的笑容,其眼神在燭火的映照下,顯得無比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