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態的概念和組成
什么是小生態
所謂小生態,是由組織和個人所組成的經濟聯合體。聯合體成員包括核心企業、消費者、服務商、供應商、渠道商等,成員之間構成價值鏈。不同的價值鏈之間相互交織形成價值網。商品、能量和信息等通過價值網在聯合體成員之間流動和循環。與自然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不同,價值鏈上各個環節之間不是吃與被吃的關系,而是價值或利益交換的關系。它們更像共生關系,多個共生關系組合形成了小生態的價值網。
小生態的組成四要素
用圖2-2來完整地闡述小生態的組成四要素,我們會發現,小生態的組成四要素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四要素極其相似。

圖2-2 小生態的組成四要素
小生態組成的第一要素,仍然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它是環境要素,但并非自然生態要素當中的水、空氣、陽光、土壤,而是價值觀、數據、政策、宏觀市場、技術驅動、文化、云等。
小生態的生產者,即價值創造者,要么是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的人,要么是提供模式的人。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提到的“模式”,本身也是一種商品。
小生態的消費者,即價值傳遞者,通過B2B2C2C的模式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
小生態的分解者,即賦能者。就像自然生態系統離不開微生物這個分解者一樣,小生態也離不開賦能者這個分解者。
小生態與新商業閉環
為什么很多企業很難形成有效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小生態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少想組建小生態的企業和個人忽視了分解者。就像自然生態系統需要分解者把死去的動植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小生態的世界也離不開分解者。在小生態的世界中,分解者扮演了賦能者的角色。整個小生態需要大量賦能者去處理落后的個體、負面的情緒、呆滯的產品等。這些負面“垃圾”不去處理,整個小生態會加速惡化,這是我們在整個小生態的過程當中要特別用心去思考的。
要解決這些負面“垃圾”,除了需要分解者(賦能者)及時進行處理之外,還需要消費者(價值傳遞者)有所改變。價值傳遞的概念叫B2B2C2C模式,被很多人忽視了。為什么它會被忽視了呢?因為它所在的鏈條沒有形成閉環。
一個完整的新商業閉環包含四個維度的商業環節(如圖2-3):第一個環節叫B2B,第二個環節叫B2C,第三個環節叫C2C,第四個環節叫C2B。遺憾的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其中的一兩個。

圖2-3 新商業閉環的四個商業環節
目前,新商業閉環的前三個環節已經大行其道,而身為第四個環節的C2B才剛剛開始。C2B將成為未來企業和新生態、新商業的增量所在。那么,是不是其他環節就沒有機會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如今,C2C和B2C都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電子商務的增量潛能已經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做C2C和B2C業務的不少企業都在尋求轉型。從近幾年的數據看,我們發現了兩個現象:一是未來很多民營企業的增量在微笑曲線的兩端,二是新生態、新商業的增量在頭和尾。而且,無論是微笑曲線的兩端,還是新商業閉環的頭和尾,指的都是B2B和C2B。
C2B的潛力自不必說,B2B的出現確實令人感覺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盡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B2B還是在穩步增長。經過研究,我們發現,現在做B2B業務的公司不少是從B2C轉型的。
傳統的B2C轉向B2B通常會選擇由同一行業內運營出色的企業賦能給一些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的方式,具體來說,就是將運營出色企業的技術、經驗、能力,復制、嫁接、傳遞給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當然,B2B還有其他表現形式。
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和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都使得企業在練好“內功”方面有著特別旺盛的需求。B2B業務正好恰逢其時。此外,身為B2B業務消費者的企業還需要特別注意:B2B的核心是模式,C2B的核心是產品,一定要按照所需選擇。
無論什么時代,練好“內功”都是企業的必修課。不過,到了數字化時代,如果企業的管理者在經營企業的時候仍然局限于傳統的視角,企業的路就會越走越窄。要讓企業避免陷入這種危機,我們就一定要有建立商業小生態的意識,主動打破傳統的行業界限,使不同行業的個人或者企業走到一起,從而拓展各自的市場。
在小生態這個概念中,共同進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體所在。共同進化是指物種與物種之間、物種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不斷進化或發展。在一個小生態里,成員與成員之間相互促進,才能共同進化。
從公司和行業到小生態
表2-1為組織從公司和行業到小生態的發展,這個表的內容提供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發展軌跡。而這一發展軌跡為商業小生態思維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表2-1 從公司和行業到小生態的發展軌跡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