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我的故事開始說起
我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優異,一路保送上了大學。大學期間,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賺到了第一桶金。畢業后,我進入上市公司“中國衛星”,并在26歲時做到了事業部副總經理的位置。后來,我住上了自己買的房子,開上了自己買的車子,離開“中國衛星”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娶到了愛我的妻子。我好像就是順著“努力學習—好大學—好工作—好收入—好生活—幸福”這樣一條路在走,并且成功地走通了。
也就是說,30歲之前,我一直在追求名利權財:
30歲之前的我
努力考最好的成績
努力上最好的學校
努力找最好的工作
努力有最好的收入
努力有最好的職位
努力能夠自主創業
努力有最好的生活
然后,財務自由,周游世界
最后,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
好像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我的人生
只有無盡的努力和沒完沒了的結果
還有就是
努力之下無法言說的壓力和焦慮
我發現
我想要的都是在我得到后最不想要的
可怕的是
我最不想要的,卻從來不敢放棄
比這更可怕的是
我發現,我根本沒有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30歲之前,伴隨我的有兩個詞:一個詞叫努力,一個詞叫最好。考試應該考到最好,目標是第一名,沒當第一名也要得第二名、第三名;要上最好的學校,要找最好的工作,要有最好的收入;即使不是最好,我也應該用最好的心態去拼搏;達不到最好,也要僅比最好稍微差一點,或者爭取下一次比這一次更好。有一天,我財務自由了,可以周游世界,可以到處看一看……
可以說,我想要的學習好、工作好、收入高、可以自主創業等物質條件,慢慢都追求到了。在30歲的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的人生,只有無盡的努力和沒完沒了的結果,還有努力之下無法言說的壓力和焦慮。
壓力和焦慮,從小到大我都有,但是這些感受卻無法言說:跟能力比我強的人說,沒的說;跟能力比我差的說,人家說我無病呻吟;跟家里人說,家里人擔心;最后只能默默咽在肚子里了。
更可怕的是,我發現,我想要的都是我得到后最不想要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根本沒有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為什么?從小時候記事起到30歲,我有那么多想要的東西,全力以赴為此努力了以后,我也得到了,得到一個之后發現它不是我想要的,我就會把它扔掉,再去定一個目標,認為新的目標是自己想要的。
我這30年就一直在這樣的一條路上走,得到后就不在意了,就不想要了,想實現一個更大的目標,達到了更大的目標后,發現它也是自己不想要的……30年過去了,我發現想要的到最后都不想要,不想要的也不敢放棄,最可怕的是我根本沒有自己真正想要的。
我所追求的,是我真的想要的嗎?我追求了那么多年的想要的東西,最后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因為得到了就不珍惜了,新的追求又來了,之前得到的東西就不要了,不再在意了。
如果不是我想要的,當時我為什么還會全力以赴地追求?追求到了我才知道這是我不想要的,這又是為什么?
可是,我竟然不知道為什么這不是我想要的,因為我不確定我真的想要什么。
這些問題在我的腦海里,繞來繞去。
當年我非常痛苦,我甚至還找了很多人聊這些話題。現在想想他們都是高人,但那個時候的我對他們的說法嗤之以鼻,因為他們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就像現在也有人會說我講話怎么繞來繞去的,把自己繞進坑里了。當年我就是這樣想那些人的。
那時候,我多么希望有人給我答案!那個時候就像此時:此時,我多么希望有人給更多父母和孩子答案!
我的經歷讓我在30歲時開始思考:
好大學、好工作、好收入、好生活,我都有了,為什么卻感受不到幸福呢?
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
曾經,我的一位學員在聽完“黑線”之路和“紅線”之路的課程后,站起來問了我一個問題:“我從小到大特別聽話和努力,我的父母告訴我的路就是黑線之路,他們說,我這樣走就能獲得幸福。我現在30多歲了,父母指的這條路,除了最后一步——幸福,余下的我都已經走通了。鄭老師,您說這條黑線的路有10%的人能走通,真的有人能走通這條路嗎?因為我已經走到好收入、好生活,但是走不到最后一步‘幸福’。我的理解是,應該走紅線之路,先有了幸福,再追求優秀和光明,黑線上的‘好大學、好工作、好收入、好生活’都是自然而然的副產品。”
我告訴他,他說得特別對。但是,如果我說走不通,太多人不會相信,會認為我太絕對。因為沒走通的人,他會抱著“我不幸福是因為我沒有走通,如果我有了好收入、好生活肯定會幸福”的想法不放。他不會去想“有好收入和好生活的人真的幸福嗎”,他會覺得這個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擁有了好收入和好生活再說。還有很多有好收入的人,也會告訴自己、告訴別人:“我很幸福!”因為如果說自己不幸福,他就無法說服自己為什么還要那么努力地去爭取這些東西。這可能緣于很多人不知道有紅線之路,所以就只能告訴自己“這就是幸福”。
能走通“黑線”的人,從概率上來講,本來就是極少數的。走通的人,因為走通了而更加困惑;沒有走通的人,努力地想走通,卻與初心背道而馳。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追求的都是幸福,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