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南下請愿

1930年秋季開學,季羨林來到北平西郊的清華園,成為西洋文學系德語專業的一名新生。不久西洋文學系改名外語系,這個系在以培養留學生見長的清華大學赫赫有名,教授多數是外國人,為數不多的中國教授有吳宓、葉公超、王文顯,都是名噪一時的“海歸”,講課一律用英語。學生里有錢鍾書、萬家寶(曹禺)這樣的佼佼者。他們倆比季羨林高一個年級。季羨林學習的課程除了德文、英文、法文之外,還有國文、歐洲文學史、歐洲古典文學、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文學、現代文學、近代戲曲、文藝批評、莎士比亞、英國浪漫詩人、近代長篇小說、文藝概論、文藝心理學、西洋通史等等。他還選學了俄文和希臘文。季羨林求知如饑似渴,除了必修課和選修課,他還旁聽了一些課程。其中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和陳寅恪的佛經翻譯文學課讓他受益不淺。朱先生的課在季羨林的內心深處埋下了研究比較文學的種子,讓他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比較文學學科重建中成為扛旗人物;而陳先生的課則確定了他把印度學研究作為終生從事的事業。

季羨林并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人,他是一個心系家國的熱血青年。就在他入學的第二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炮轟沈陽北大營,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中國軍隊不抵抗,短短四個月日軍就侵占了中國東北全境。日本的大規模侵略行動強烈震動了中國社會。各界愛國人士看到大片國土淪喪,政府屈辱退讓,無不痛心疾首,一個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迅速興起,青年學生勇敢地走在運動的前列。清華學生召開全校大會,決定到南京向蔣介石請愿,要求出兵抗日。季羨林積極參加了南下請愿活動,因為日軍1928年5月占領濟南,他當了一年亡國奴,他恨透了日本侵略者,痛苦的經歷驅使他不惜冒死一搏,他積極參加了南下請愿團。

清華、燕京等院校學生共同組成的南下請愿團,從前門火車站登上一列火車,左等右等,車子硬是不開。他們派人交涉,站長說:“我沒有得到指令,這樣不明不白的,我怎么負得起責任?”于是,大家下車臥軌,把腦袋擱在枕木上,切斷交通線。學生真是舍生忘死,萬一火車開動,那就立刻人頭落地。經過斗爭,站長終于答應開車。路上,大家討論什么時候開始絕食,那時候火車開得很慢,如果上車就絕食,到了南京人都餓暈了,還請什么愿?最后決定到浦口絕食。到了浦口,乘輪渡過江,大家開始絕食,徒步走到總統府。那里全是學生,人山人海,上海來的居多,北平學生受到熱烈歡迎。蔣介石不肯出面,派清華老學長錢昌照出面斡旋,他勸大家先吃飯,否則蔣委員長不見。大家反對,他就讓跟他走,說蔣介石在中央軍校接見。到了中央軍校,來了很多說客,都是清華老校友,勸他們先吃飯。大家硬挺著不吃,堅持到9月29日夜里12點,蔣介石終于出來了。他說:“你們從北方來,沒看到沿途絡繹不絕的軍車嗎?那都是我派的,到北方去抗日。”蔣介石花言巧語說了一通,答應抗日。蔣介石走后,大家開始吃飯,然后登上火車返回北平。后來季羨林和同學們發現,他們被蔣介石欺騙了。

第二年,到了紀念“九一八”一周年的時候,季羨林對國民黨政府的信任已經降到了冰點,對形式主義的紀念活動毫無興趣。盡管如此,他仍然時刻關心國家民族的命運。1933年,日本侵略者的魔爪繼續伸向華北,承德、古北口相繼陷落,國民黨軍隊撤至密云、通州一線。“華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季羨林心如刀割,他無心上課,痛恨自己不能上戰場殺敵報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礼泉县| 礼泉县| 乌审旗| 宝应县| 吉安市| 泰顺县| 安图县| 韩城市| 西华县| 兴仁县| 永福县| 阿克陶县| 临颍县| 多伦县| 十堰市| 迁西县| 德江县| 东光县| 棋牌| 广水市| 迭部县| 太康县| 肥乡县| 沧源| 建德市| 五峰| 福贡县| 荔浦县| 施秉县| 宁国市| 称多县| 会同县| 裕民县| 兴业县| 汉沽区| 镇安县| 吉水县| 沈丘县| 增城市|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