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勵藝術
- 曾仕強
- 1240字
- 2025-01-21 16:41:48
美國人激勵個人
西方文化一向標榜個人自由與政治民主,主張個人有權通過自由選擇的途徑,來追求個人的利益、達成個人的目標。每一個人都應該發現并且發揮自己的長處,以造福他人。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人只知道把自己的長處用在自己身上,卻忘記了為他人造福。
個人主義當然有理想的一面:自己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應該負起全部責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處處尊重他人的尊嚴;人人有自由,因此個人的自由不能夠妨礙他人的自由;個人獨立,卻必須與他人互信互動,共同追求社會的進步;彼此吸收不同的長處,使自己不斷獲得成長;大家在自信與信人的氣氛中發揮潛力。
然而,個人主義也有不利的一面:要求他人負責,自己卻未必愿意承擔責任;有時過分以自我為中心,以致忽視他人的存在;自由過度,因而妨礙了他人的自由;獨立得十分自私,把他人都當作競爭者;人與人疏離,難以互動互信;過分強調自己,卻不能夠關心別人。
美國式的激勵,由于受到個人主義的影響,當然以個人為對象。既然每一個人死亡之后,必須自己單獨面對上帝的審判,組織中的每一位成員,在工作告一段落時,同樣應該單獨接受評審。所謂團體目標,早已分割成若干個人目標,各人自己努力,各人接受不一樣的激勵。
每一位成員,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是一個獨立的單位。每一位成員,各自設定目標,并且盡力去達成。激勵個人,使其認識并發展個人的潛力,成為美國式激勵的主要任務(如圖3-1)。
西方人把“有”和“無”分開來看,有就是有,而無也就是無。有功即賞,無功當然不賞,這看起來是非分明,也十分符合個人主義的特性。
只有功勞,無所謂苦勞。盡可能量化,大家力求算得清楚,講得明白。由于西方人大多以個人的成就來確保自己的價值,因此激勵者與被激勵者雙方可以彼此討論,有時候還能夠討價還價。

圖3-1 美國人激勵個人
基于對隱私權的保護,大多數組織一般不會公開員工的薪資待遇,個人的薪資被視為個人與組織之間的一種機密事宜,西方人把詢問他人的薪資視為一種失禮的行為。實際上,這種薪資保密的措施,經常令人高估同人的薪資而引起不滿。不過把薪資公開,實在不容易使大家心悅誠服,各種差額都將成為追究、爭執的焦點。
美國人特別強調同工同酬,如果發現自己和同人的工作或貢獻相等,而所得卻較低,就會心生不滿而工作不力。采取個別而不公開的激勵,成為比較有效的方式。美國人也習慣于尊重別人及團體紀律,把各人都當作獨立的個體,各人自求表現,并不十分關心別人的事情。激勵的制度和評核的方式力求公開,最后分配所得則保持秘密,對美國人來說,普遍都能夠接受。
獲得獎賞的人,也心知肚明:這一次表現得好,所以有此獎賞,下一次還有沒有獎賞?能有多少獎賞?要看下一次的表現。逐一分開計算,不致把獎賞列為正常收入,更加理性地當作單一事件來思考和運用(如圖3-2)。

圖3-2 有功才賞無功即無
本節小結
受個人主義的影響,美國人的激勵以個人為主。每個人都講求獨立、自由、平等。各自設定目標,各自發揮能力,各自完成任務;只重視自己的成就,不計較他人的得失;有成就便期待激勵,沒有則不存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