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龐勛起義
- 唐末: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去!
- 我真想日萬啊
- 2077字
- 2025-01-18 23:57:39
陶秀本意只是想威脅一下而已,根本沒打算真脫。
想不到,佩春卻耍起了小性子。
她抹了抹眼淚,隨即一把脫下身上的粉色霓裳,露出了自己引以為傲的雪白身段。
作為一個男人,陶秀怎么可能忍得住不看呢?
不過好在,他定力足夠強,看完球后,立刻將衣服披了上去。
對此,佩春倒是沒有說什么,只是撲到陶秀懷里,一個勁的小聲抽噎。
“公子,如今我已經是你的人了,佩春賤命一條死不足惜,可我絕不能眼睜睜看著你走上這條不歸路!”
“公子,你就聽我的吧,咱們不造反了,行嗎?”
陶秀當然知道佩春心中擔憂之事。
自古以來,造反的成功率都是低迷不已。
可以說,放眼整個華夏歷史,成功者,不足十人之數。
而他作為穿越者,對于黃巢起義的結局,可是尤為清楚,所以,這才敢舍命陪君子。
“我向你保證,不論造反的結果成功與否,我都會好好活下去,絕不留你一人在世上孤單的。”
待到佩春情緒稍微緩和后,陶秀摟著她的肩膀,笑著安慰道。
“公子,既然你心意已決,那佩春也在此立誓!”
說著,佩春雙膝跪地,一字一句的對天起誓。
“若是將來你不幸身死,我自當追你而去,絕不獨活!”
“啊這……”
早就聽說過,古代女子對愛情極其忠誠,今日一見,著實讓陶秀大受震撼。
“哎,你想咋樣就咋樣吧,反正我是不會死的!”
眼看佩春不再哭鬧,陶秀趕忙布置起了任務。
青樓作為風花雪月之所,貧窮的老百姓自然無法入內。
所以,在此傳播謠讖,主要是為了影響士族階層。
一旦曹州城中的豪強貴族,知曉了這位天命之子的存在,恐怕都會心生忌憚之意。
只要他們不出手阻撓,哪怕袖手旁觀,對黃巢的起義工作都是極為有利。
“對了,佩春,你們藏春園的歌姬中,真正懂詩詞的有多少人?”
等佩春為這三首反詩譜好曲后,陶秀這才后知后覺,想起這一關鍵問題。
“公子多慮了,藏春園三十多位姐妹中,連識字之人都屈指可數,更不要說寫詩了!”
“如此甚好!”
聞言,陶秀欣然一笑。
封建社會,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曾想,古人對女性的偏見,卻是暗中幫了自己一把!
“哎,不對啊,佩春,你是不是隱瞞了些什么?”
“你不是說自己從小在藏春園長大嗎?怎么既會讀書識字,又會解詩的?”
想起佩春先前所言,陶秀突然反應過來。
“公子,不好意思啊,這件事我的確騙了你!”
佩春吐了吐軟糯小舌,隨即坐到陶秀腿上,一臉慚愧的解釋起來:
“其實,我是有姓的,我姓龐,我的父親叫龐勛!想必公子一定聽過家父的名諱!”
“啊?龐勛?”
聽到這個名字,陶秀疑惑的直翻白眼。
鳳雛龐統他倒是認識,至于龐勛是哪號人物,他還從未聽過。
畢竟,他又沒讀過唐朝最詳細的歷史,哪里認識那么多大佬啊!
“佩春啊,實不相瞞,我對你父親的名諱,還真不是很清楚,他是干什么的?”
“什么,不知道?公子,你莫不是在說笑吧?”
聽了陶秀的回答,龐佩春顯得尤為驚訝。
“我父親同你一樣,都是欲造反推翻唐庭之人,只不過,我父親最后失敗了!”
“你父親也造反?”
聽到這里,陶秀緊閉雙眼,趕忙從原主的腦中,搜尋起了相關的記憶。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找到了有關龐勛起義的記憶。
唐咸通九年(868年),因為邊關戰士,在桂林戍邊長達七年之久,由于思念親人故鄉,士兵們發生了嘩變,最終發動農民起義。
而當時德高望重的龐勛,便成為了這次起義的領導者。
龐勛起義可以說是唐末農民起義的導火索,只是由于其規模和持續時間較短,所以歷史書上,很少提及。
“你父親竟是龐勛?”
讀完原主記憶后,陶秀不由得大驚失色。
“龐勛不是被滅了九族嗎?而且,距離此事過去,已經有七年了,你怎么可能……”
陶秀越說越激動,先前他就覺得佩春不對勁,雖說造反一事,風險極大,可普通女子也不該是那種反應啊!
想不到,佩春竟然是龐勛之后。
“爹爹起義時,我被母親送往了鄉下,待了一個月后,傳來了父親被唐軍包圍的消息。”
“外婆外公為了更好的保護我,原本打算將我送往徐州的姨嫂家,不曾想,途中竟然遇到了山賊……”
“我被他們侮辱之后,賣到了青樓之中,之后幾經輾轉,于兩年前被賣到了藏春園中,成了花魁之一。”
說起自己早年的悲慘經歷,龐佩春不由得聲淚俱下,泣不成聲。
見此情景,陶秀雖然哀其不幸,卻又無可奈何。
身處這樣一個沒落的時代,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
“佩春,你的心意我現在終于都明白了,你放心,我陶秀別的本事沒有,唯獨最會審時度勢!沒有把握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
陶秀揮手安撫著懷里的美人,語氣越發溫柔。
“更何況,這次起義的主角可不是我,說白了,我的定位相當于謀士軍師那一檔,即便起義失敗,你我亦可以全身而退。”
“我猜也不是你!”
說著,佩春拿起桌上的詩稿,小聲吟誦起來。
“金色蛤蟆睜開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金色代表的應該是黃字,而這句詩的后半句,黃王舉旗持劍意,終結亂世頌天啟,同樣印證了這一點。”
“這四句詩說得還比較委婉,再看這兩句,晚唐傾頹戰事起,唯有炎黃可稱王,揭竿而起誅暴政,黃莽傾巢敢為先!”
“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公子輔佐之人,應當是曹州鹽商黃宗旦的長子,黃巢吧!”
聽到這話,陶秀立時驚呆了。
“你竟然直接猜出來了!”
聞言,佩春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
“黃莽傾巢敢為先,這句詩寫的過于直白,再加上黃巢在曹州城名氣很大,別說是我,就連街上正在讀書識字的孩童,恐怕都能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