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西北軍,自然分別在東南西北。
東軍在京城東。
位于通州,離京城四十里地,通州城南是通惠河,也就是運河,屬于京城的門戶,東軍本部在通州城,左鎮與右鎮分散在交通要道上,三軍輪調士卒到京城值守。
左右鎮各有九千兵——兵冊上的數字。
但是各鎮之初,兵源都是滿員,所以各鎮大大小小一千多間房舍,分成了一片片,多為三片。
“這里以前屬于十二團營的駐地,后來劃給東軍右鎮,張燦千總挑中了此地,選擇此地練兵,攏共四百余人,大概有五六日了。”
幾名軍官在營地遠處眺望。
鄭昂看了又看,問道,“姓王的都司,他在何處練兵?”
引路的那名把總笑道:“王都司最近可出名了,大大小小的人都知道他。”
“難道他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鄭昂皺起眉頭。
專門跑來右鎮,就是想看看這家伙是不是有獨到之處,憑什么年紀輕輕就升為都司,又或者只是靠關系升遷,雖然不爽對方,可鄭昂還是小心應對,專門來了解對手。
所以下意識的緊張,連忙問道。
那把總仿佛想到了好笑的事情,臉上笑個不停:“他還沒練兵呢,整日對營中士兵噓寒問暖,倒像是個婆婆。”
鄭昂松了口氣。
只有天真之人,沒有經驗的人,才會認為靠著幾句好話,就能讓士兵們賣命。
不過還是求證的問道,“士兵們什么態度?”
“還能有什么態度呢,大多數表面上笑呵呵,背地里在嘲諷,只是此人性格溫和,士卒們倒也不懼他。”
“這種人怎么混成都司的?”
跟著來的一名把總,眼神鄙視,瞧不起的語氣,“士兵們不怕他,如何使喚得動士兵,等到了戰場上,還能指望下令后,士兵們就主動去搏命不成。”
“佐擊大人白跑一趟,真沒必要來。”那人笑道,“無非是一個紈绔子弟,毫無帶兵經驗,看了點戲曲,聽了些故事,紙上談兵,來軍中貼金罷了,平日倒是沒錯,奈何這回運氣不好,遇到了兵部改革。”
那人暢暢而談。
突然被人打斷,“沒白來。”
那人一愣。
鄭昂指著遠處,“看到沒,那個叫做張燦的千總,練兵有點本事,幸虧來了,否則還真小瞧了他。”
眾人這才留神去看。
遠處的校場,幾十名漢子光著上身,只穿一條褲子,系著褲腰帶,光著腳,那千總親自在中間,領著他們操練,同樣沒穿上衣。
那些漢子大多是青壯,個個生龍活虎。
而那千總更是了不得。
渾身腱子肉,耍起長槍虎虎生威。
“常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那千總如此勇猛,好生了得,等到了戰場沖鋒陷陣,對士氣鼓舞不可限量,此人才是不可小覷。”
鄭昂感嘆,幸虧自己聽了嚴中正的話。
不可大意。
今日一來,歪打正著了。
“佐擊大人說的是,不過那人只是千總,如何比得過佐擊大人,何況佐擊大人在我們東軍呆了兩年,誰不認識大人,誰又不給大人面子。”
把總不怎么在意。
目前來看,佐擊更應該留意其余三軍,東軍內部的話,鄭佐擊與嚴佐擊毫無疑問在前茅,就看兩人之間如何分出勝負,又如何與另外三軍去比。
“如果按照以往軍中的方法,莫不是旗鼓號令為主,加以騎射弓弩為輔,左鎮本就比右鎮強,佐擊大人還從本部挑選了部分兵丁,早已有聽旗鼓的經驗,如何會輸。”
有人分析道。
鄭昂也是這么認為。
一行人都認為右鎮對自身起不到威脅。
放心的離去。
......
“喲,真是信爺。”
“小的該掌嘴。”
大觀園后街,后門的幾個門子沒認出來王信,把人給攔了下來,等看清楚后,不好意思的罵起自己,但是臉上沒有懼色。
大家知道信爺的脾氣好,不會和他們下人計較。
王信的確沒計較。
人家又不是故意攔自己。
自己也不想騎在別人頭上,無緣無故的讓別人怕自己,太沒意思了。
進了后門,還遇到了大廚房經常去凸碧山莊的兩個下人,同樣差點沒認出來,等進入了后園門,再也沒了人影,仿佛兩方世界。
東面太湖石疊成的聽月臺畔,兩株梧桐褪盡了秋葉。
驚起竹林中棲鴉。
王信穿過林子,看著下方荷池殘破的蓮蓬,岸邊紅葉邊緣凝著細碎銀芒,風過時便簌簌滾落幾顆。
到了八角亭停下了腳步。
“大觀園啊大觀園,你真了不得。”
王信覺得自己沒有這方面的細心,可這山下的美景,實在是動人心魄。
“有點理解賈璉賈寶玉這些公子哥了。”
王信內心感嘆。
如果從小養在這樣的環境,誰還能擺脫環境的束縛,沒人能逼自己走出溫柔鄉的,難怪世家子弟注定了沒落,除非徹底禁錮社會。
“信爺。”
山莊很大,只有幾個婆子,兩個婆子看到了王信,仿佛看到了家人。
眼淚婆娑。
“怎么了這是?”
王信驚訝。
“信爺,您管管晴雯姑娘吧。”
婆子委屈的告狀。
王信無語。
“發生了什么事?”
兩個婆子開始支支吾吾,反正撿著晴雯的不是,搞了半天,王信終于明白了,原來晴雯來了后,幾個婆子偷不得閑。
王信好笑的說道:“我回頭告訴晴雯,請她松一些。”
陸仲恒有句話說得好。
賊是小人,智過君子。
想要當好人是有門檻的,否則像賈政那樣的人,不但當不成好人,反而惹一身騷。
對于人性,王信知道不能放縱。
所以自己愿意讓幾個婆子偷閑,本來也沒幾件正事,如果不是自己住進凸碧山莊,幾個婆子也不會有這么多事。
但是呢,也不會當著幾個婆子的面打壓晴雯,這樣做的后果,很可能婆子日后反而欺負起晴雯,或者雙方各不相讓。
幾位婆子露出高興的笑容。
等王信走后。
幾個婆子七嘴八舌,其中一個婆子內心期盼,“有那小蹄子的好看。”
“你真是老眼昏花,耳朵不靈。”
“我錯哪兒了?”
“信爺說的明白,請晴雯丫頭松一些,晴雯丫頭答不答應還兩說呢。”
“爺們的要求,那小蹄子敢不答應?”
“你懂什么。”
年輕些的婆子道:“那丫頭長得標致,男人都會被她迷住,要不然信爺提起她,語氣都變了呢。”
剛才還詛咒的婆子,立刻焉了,連語氣都變好了些,說道:“但愿那晴雯丫頭能聽信爺的,咱們也好少受點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