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新官上任三件事
- 商周奮戰錄
- 緋紅之月
- 3493字
- 2025-02-28 23:54:50
姬信回到住處,只是走到屋門口,就停下腳步,盯著門看。
王浩然正在思考接下來的戰爭,最初全沒在意。直到姬信低聲讓身邊的侍從遞過來一把戈,王浩然才警覺起來。
姬信先用戈柄慢慢推開門,觀察了一下,才命侍從進屋去查看。
沒多久,姬信也走進屋子,只是看了一陣,就氣得對著明顯有人來過的房間一陣怒罵。
周國土話與普通話差距極大,王浩然完全懶得去學。如果聽不懂的話,王浩然就當聽鳥叫了。
雖然搞不明白具體細節,王浩然卻從姬信的憤怒情緒中感受了事情的原因。無外乎有人摸進來過,若非姬信當時被叫進宮內,只怕就會被傷了性命。
自從圍觀過小紅書對賬后,王浩然就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當然可以是社會主義巨嬰,因為這是身為中國公民的福利。但是社會主義巨嬰們,最好能認識到自己是社會主義巨嬰。
如果中國沒有社會主義制度,外國人體會到的一切,中國人民應該一個都不會少。
意識不到自己是社會主義巨嬰的社會主義巨嬰們有不少特點,其中一個,就是認為,安全是天然存在的,是唾手可得的。
眼前的事情就是明證。哪怕是姬信這種挽救了上萬周國軍人的性命,在某種意義上將周國從滅亡命運中拯救出來的人。照樣有周國貴人要打他黑棍,甚至要他性命。
原因很簡單,因為姬信影響到了這些周國貴人的利益。
這邊正想著,王浩然就聽姬信情緒復雜地問道:“鬼君,我想對尚父與太宰說這事!”
“不要說。你以后多待侍衛就行了。”王浩然給出了建議。
姬信氣憤又有點后怕。此時侍從想帶上屋內的東西走,姬信有些反應過激地喝道:“一床被子,不要了!”
說完,姬信轉身便走,仿佛想立刻切斷與這些不好回憶的所有聯系。
王浩然并不覺得這么做有什么不對。所謂觸景生情,就是這么一回事。能夠忘記,才是最好的。
姬信難得地沒開口與王浩然交談。他就這么沉默地向前走,一直走到王宮前,才停下腳步。悲憤地問道:“鬼君,我知道他們為什么這么做。但是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嗎?”
這次的夜襲事情,讓王浩然充分感受到了文明程度與社會制度的差異。
如果在21世紀的中國,襲擊一名功臣,還是剛從戰場上走下來沒多久的功臣,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不說微乎其微,也可以說基本等于零。
周國的封建制度,以及后來的君主制度在新中國已經不復存在。當人民民主專政的制度建起后,人民認為,“為國奮戰者應當不受侵害,凡是侵害為國奮戰者的人和勢力,必須遭到懲罰”的共識才能得到實現。
王浩然沒有能力向姬信說清楚這些事,只能勸道:“姬信,以后再說這件事。這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雖然這么安慰姬信,王浩然自然知道這話只是安慰而已。
姬信聽了王浩然的安慰后,不僅沒有釋然,反倒更加悲傷了。出生入死,換來的竟然是這樣的結果。小伙子鼻子發酸,紅了眼圈。
如果可以的話,王浩然很想拍拍姬信肩頭,然后請姬信擼串去。然而身處姬信意識中的王浩然做不到這些。
而且王浩然是真的沒辦法向姬信講通這些事。要是舉例的話,難道舉岳飛的例子,讓姬信覺得自己遠不是最慘的嗎?
還是舉褒姒的例子?
已經被翻案的褒姒。周幽王被殺的原因并非他戲弄了諸侯,而是他嘗試重建周國王廷權威的努力觸及了諸侯利益。周幽王廢黜了申王后,之后又主動進攻申王后的娘家申國。在諸侯們的刻意放縱與期待中,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幽王,將周幽王殺死。自此,西周滅亡。
從周公姬旦搞出來的禮樂制度來說,忠于周幽王的大臣自然是周王臣。但是禮樂制度建立在封建分封制度之上,分封制度本身就要服務于諸侯的利益,才能得到諸侯的支持。
姬信這種為了周國而戰的人,還直接點出諸侯與周王之間根本利益的不同。在諸侯眼里,姬信絕對比紂王……哦,紂王比周王更不在乎諸侯的利益……
在諸侯眼里,姬信絕對比商國更可惡!更該殺!
要是讓姬信理解到這些,王浩然覺得姬信極大概率會放棄為大周效力,回到封地終老一生。
不過王浩然倒是小看了年輕人的熱情。姬信悲傷了一陣之后,很快就振作起來。他擦去沒有流下來的眼淚,認真地說道:“鬼君,我們去見尚父吧。”
周國官員的辦公地在周王的王宮里,又分為內廷與外廷。外廷處理國家行政事務,內廷則負責宮廷內部事務。
王浩然雖然知道有這些分別,卻也是第一次親眼看見這些官署。畢竟,新中國不存在“內廷”。而且周國的分封制度,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老皇歷了。
在分封制度下,周天子本人也只是名義上地位最高的諸侯。如果不具備遠超其他諸侯的實力,周天子也就只剩下一個名義上的天子頭銜而已。
眼前的情況卻不一樣,周王姬發實力強大,王廷內人才濟濟。王浩然對此很有興趣。
然而實力強大的王廷自然有其法度與威嚴。不等姬信參觀,他就被領去見了頂頭上司姜子牙。
姜子牙甚至沒有讓姬信落座,就開口說道:“信公子,汝將是司馬,先賜予公子鉞,武士十六名。”
姬信被這消息弄得不知所措,王浩然則差點被逗樂了!
鉞,形狀如斧頭,是一種象征權力與威嚴的儀仗用武器。武士,則是貼身保護權力者的衛隊。這種衛隊和姬信訓練騎兵時候的侍從不同,侍從是姬信的私人所屬,得姬信自己掏錢養活,而且人數不能多,多了會引發高層的戒備與不滿。侍從也不具備任何官方的權力。
但衛隊不一樣。以姬信現在直屬于周王的司馬一職,將由周國王廷掏錢,給姬信司馬配備十六人的衛隊,隨時保護姬信司馬的安全。
給司馬配備的衛隊絕非擺設,如果姬信司馬遇襲受傷,活下來的衛隊成員會被剝奪當衛兵的身份,并且接受懲罰。如果姬信司馬遇襲而死,活下來的衛隊成員除了要被拷問是否通敵。即便這些衛隊成員最終確定沒有通敵,他們也會被當作人殉。在姬信下葬的時候殉葬。
所以一旦成為周國高級官員,反倒極少因為遇襲而死。因為衛隊成員們是真的會舍生忘死地保護高級官員的生命。
唯一例外只有在正式的戰場上。如果高級官員在戰場上受傷,而被衛隊成員強行帶走。只要事后能夠調查清楚,戰敗不是衛隊人員的失誤,他們可以不被懲罰。
眼見姜子牙熟練地安排這些事,王浩然真的要樂死了。制度的優勢就在這里,構建制度的人們非常清楚,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很想殺死這幫權力者。
所以姬信第一天上工,卻根本沒有時間處理公務。而是在制度的要求下,先把自己的安全問題給解決好。
既然有了衛隊,就得有官邸。官邸也不需要姬信操心。太宰姬旦負責政務,官邸自然給姬信安排好了。
一天之中,姬信住進了官邸。衛隊安排也不需要姬信操心,自然由衛隊長負責。
與那幫諸侯不同,衛隊長和衛隊成員們都聽說過姬信最近兩年打過的仗,全都表現出了對姬信仰慕之情。
到了第二天,姬信在四名衛隊成員的保護下再次抵達了王宮。
姜子牙讓姬信先等著,還給了姬信一個馬扎先坐著。姜子牙親自離開自己的官署,直奔太宰姬旦的官署。
兩人一見面,姬旦先拱手問候道:“尚父有何事?”
看著姬旦遲疑的神色,姜子牙覺得自己沒有將鬼君的事情告訴給姬旦的選擇是正確的。
在歸藏館的時候,姜子牙關系最好的朋友是商國的巫碩。自從姜子牙聽巫碩談了“鬼神或許無用論”之后,就迅速與巫碩成了學術伙伴。
巫碩雖然是巫師,也真的認為存在鬼神,但巫碩并不認為鬼神會以人類追求利益的方式影響現實世界。在巫碩看來,真正的鬼神代表的是智慧,而不是顯現于世間的力量。對那些追求現實利益的人來說,鬼神其實無用。
姜子牙也是這么一個態度。因為子秀是從鬼神那里得到了知識,而不是具體的好處,所以姜子牙才承認子秀的確得到鬼神相助。也承認了姬信得到了真正的鬼神相助。
但是姬旦作為太宰,姜子牙不想擾亂了姬旦的心情。如果姬旦因為承認鬼神,而變成了一個尋求鬼神賜予好處的人,姜子牙覺得還不如讓姬旦不信鬼神。
“太宰,何時公布旨意?”姜子牙問道。
“此事需得在廟堂舉行。”姬旦答道。
這時代的重大人事安排,都需要在廟堂上先對著祖先和上天宣布,然后再對群臣宣布。直接對群臣宣布,是非常無禮的做法。
姬旦此時臉色不好看,是因為他從姬信的衛隊那里得知,有人夜襲姬信的事情。眼見姜子牙急匆匆地過來,姬旦覺得姜子牙有可能要因此處置諸侯。
姜子牙聽姬旦竟然是在關心舉行廟堂公布的事情,就笑道:“太宰,先與信公子談政略。”
姬旦見姜子牙這么堅持去見姬信,也只能從命。畢竟,這件事大概是瞞不住的。
三人落座,就談起了政務。姬旦左等右等,發現姬信和姜子牙都沒有提及姬信遇襲的事情。在休息的時候,姬旦索性把事情挑明了,“尚父可知前日有人夜襲信的住所?”
姜子牙真的第一次聽到,眉頭立刻皺起,臉色也極為難看。
王浩然當即命令姬信說道:“尚父,此事不宜提及。若有下次,依國法行事。”
姜子牙自然知道諸侯是個什么樣子,見姬信不要求追究,只是點點頭。
姬旦此時才發現自己想錯了,姬信真的沒有向姜子牙說起此事。眼見弟弟竟然如此識大體,原本也認為不應該此時追究的太宰姬旦立刻鄭重表態,“諸侯襲擊司馬,乃是死罪。”
話止于此,姜子牙沒有附和。不過姜子牙的確做好了準備,若是諸侯再不收斂,他并不介意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