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洛地戰敗,姬蘭率領的周國騎兵損失相對較小,重整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只用了一天多點時間,剩余的三千多騎兵就全部歸建。正因為此,姬蘭率領的騎兵也已經成為洛地周軍最有戰斗力的部隊。
當姬蘭看完姜子牙給他的調令之時,眉頭忍不住皺起。這上面大概是40人的名字,以及大概什么時候調入的騎兵部隊。姬蘭對竹簡里面四位百夫長得都很熟,他們在戰斗中表現得很不錯。雖然已經戰死了兩人,但剩下的兩位百夫長都是姬蘭用著很得心應手的部下。在隨時可能爆發戰斗的當下,姬蘭并不想把人交出去。
最后,姬蘭決定拖一拖再說。
姬蘭并不知道,這些名單上人是姬信認定的優秀騎兵,所以托姜子牙幫忙要過來。
這邊姬信還覺得自己很快就能得到自己渴望的人才,王浩然忍不住就一盆冷水澆下去,“你別想這好事了,大概是沒指望。”
姬信現在非常相信王浩然,就按照王浩然的思路倒果為因的考慮起來,“大概是姬蘭愛才吧?”
王浩然一時無語。他覺得姬發看不上姬信是非常英明的判斷。作為一個封建諸侯時代的人,姬信的考慮竟然還不如王浩然更符合這個封建時代。
不得已,王浩然解釋道:“即便姬蘭不給人,姜子牙準備拿他怎么辦?”
姬信這下無語了,他的確想不出能姜子牙能拿姬蘭怎么樣。遲疑了一下,姬信才想明白王浩然說的是怎么一回事。
王浩然想讓姬信明白的并非這么一件小事。他繼續說道:“以后你要領兵,地位只怕不會在姬蘭之下。那么你就要明白一件事,你整出一支組織嚴明,能夠獨立作戰的軍隊,你在周國內部會成為什么樣的存在。”
“大概是像尚父一樣?”姬信不自信地說出了自己的期待。
“放……大放厥詞!”王浩然雖然沒有說臟話,卻也真的很失望。
姬信其實并非完全不明白王浩然的意思,此時聽王浩然這么講,他也來了火氣,怒道:“鬼君,你想說的話,我不是不知道。不就是那些人嫉妒,羨慕,憤恨么。但是我得行正道,以禮相待。”
“你的使命是打勝仗,擊敗大商。而不是去當什么被人稱贊的人。”王浩然已經說得很不客氣了。
姬信被這話給噎得說不出話來。過了一陣,姬信才勉強說道:“難道姬蘭不該為了勝利,服從尚父的調令?”
王浩然反問:“那些人在姬蘭手里,難道就不能幫助大周打勝仗?”
這下姬信說不出話來了。他很想說,這些人在自己手里更能打勝仗。但是姬信也知道這說法站不住腳。至少在姬信能證明自己的實力之前,是不可能讓人信服的。
王浩然這才繼續說道:“你若不知真正的利益,就不知道真正害處。兵法里面說,能使敵人自動來到我軍預設戰場,是誘敵以利的結果;使敵人不能先到達其預定戰場,則是相逼以害。而且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利,不知害,如何知彼知己。”
姬信聽到兵法,立刻感覺空蕩蕩的心中有了抓手。他想了想問道:“鬼君。姬蘭是彼么?”
王浩然并沒有去觸及這個問題,而是給姬信出了主意。
天亮后,姜子牙將姬蘭叫到大帳,詢問那些人可否找到。姬蘭當即答道:“回稟太師,還沒找到。吾又將出兵巡視,也無暇尋找。”
姬蘭說完,本以為姜子牙要表達不快。卻沒想到姜子牙說道:“吾還需將軍相助。”
說完,就請姬蘭隨他到后面。姬蘭沒想到姜子牙竟然沒有繼續施壓,很是不解地隨著姜子牙走。很快,兩人就到了一處空地,就見這里有個大帳篷,周圍一圈圍了九頂帳篷。
姜子牙與姬蘭進入帳篷,姬信和其他幾人已經等在里面。姜子牙與姬蘭在桌案邊對坐后,姜子牙命道:“開始。”
姬蘭搞不清楚姜子牙要干什么。不等他開口,姜子牙拿出一張繪制了地圖的牛皮攤開在兩人中間。方便看的那邊對著姬蘭,姜子牙指著地圖上的地形說道:“將軍,這里是澠池。吾等退兵之時,此地甚是要害。吾便與汝商議,若是退兵,當如何攻防。”
姬蘭覺得這的確是自己應當做的事情,就與姜子牙談了起來。談了沒幾句,姜子牙就將這段話的核心提煉出來了,“將軍以為這里當守嗎?”
“不該守嗎?”姬蘭不解地問。
姜子牙沒有回答,而是在一塊木瀆上寫了“守澠池”,便將木瀆交給身后的姬信。姬信立刻拿著木瀆,將九頂帳篷跑了一遍。
九個帳篷里,是按照孫子兵法的九篇,設置的九個課題組。里面的官兵都接受過姬信的教導,他們對孫子兵法里面的內容有各自掌握的優勢,在考核后,由王浩然給分配了任務。
從姬信這里確定了項目后,他們立刻開始了參謀運作。
中央大帳中,姬蘭則與姜子牙繼續討論起來。姬蘭久經戰陣,各地都走過多次。他很快發現,只要談一陣,姜子牙都會總結一下,交給姬信帶去其他帳篷。沒多久,就有相關的內容被拿回來,作為姜子牙討論的基礎。
姬蘭對自己很有信心。即便是此次戰敗,騎兵的表現也是最好的。但是姜子牙拿到那些遞交進來的木瀆后,很快就對戰場的情況,兵力部署,用兵方式做出了評價。
這些看法令姬蘭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本姬蘭考慮如何打仗,只能根據他掌握的地形,以及他個人的經驗去判斷。對于判斷結果是否能正確,姬蘭只能打完之后反思。
而姜子牙提出的作戰,卻是從更高層面。只是這么一講,就能夠讓姬蘭將自己所知融入其中。姬蘭的腦海里馬上出現了應該作戰的思路,仿佛他正在親自指揮戰斗一樣。
花了小半個時辰,澠池的作戰思路已經被整理出來了。其中不僅包括姬蘭指揮騎兵的時候要怎么做,還包括姬蘭負責指揮步兵騎兵混合部隊要怎么做。
姜子牙身邊的侍從此時將討論的最后結論寫在書簡上,放好。
姬蘭看著這書簡,心中癢癢的。他很想向姜子牙索要,因為哪怕是親自參與討論,此時姬蘭也已經有些回想不起全部內容。甚至越是回想,反倒越糊涂起來。
姜子牙又指了一個地方,開始與姬蘭討論。有了上次經驗,姬蘭這次的反應更快,更加用心記憶。
然而最終結果卻也和上次沒有多大分別,姬蘭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問題,而且越是認真地記憶,記憶中似是而非的內容就越多。
等姜子牙的侍從寫好了書簡,姬蘭問道:“還請太師給吾看書簡。”
姜子牙搖搖頭,“此乃不傳之密。”
姬蘭隱約能聽到其他帳篷中的討論聲,也能看到往來跑得跟狗一樣的姬信。只覺得這中間的玄妙著實完全理解不了,只能知道對方的確厲害得很。
再看姜子牙完全沒有開玩笑的神色。姬蘭沉吟一陣,還是非常想看,就繼續問道:“不知太師,如何方能給吾觀看?”
姜子牙突然如夢方醒的樣子,說道:“將軍,不是還要巡查嗎?”
姬蘭對人情世故非常精明,聽到這話,他當即明白過來,立刻答道:“今日巡查后,吾必將人送來。”
姬信一直負責跑腿以及幫助參謀們解決問題,除此之外一言不發。此時聽到姬蘭竟然主動要給人,心中對王浩然的判斷佩服得五體投地。
便在心中說道:“鬼君,你說得太對了!如果尚父要姬蘭交人,姬蘭可以交,可以不交。但是姬蘭一心對付商軍,如果讓姬蘭認為,把人交出來,對打敗商軍有利,他就會交出來。”
“最后一句不對。”王浩然給了個評定。
“為何不對?”姬信大為不解。
王浩然給了解釋,“如果姬蘭認為,把人交出來,對他姬蘭打敗商軍有利,他才有可能會把人交出來。如果姬蘭知道對他有利,又在姜子牙的壓制下,姬蘭才會把人交出來。”
姬信此時大概理解了這里面的關系,忍不住嘆道:“若是人人都為大周……唉。”
“你也別嘆氣。姬信,你是我見過的最有犧牲精神的人。若是面對這種生死考驗的時候,你還真的是只想著你和大周的關系。并不會去想到別人為什么不去死。你已經是我見過的最有赤子之心的人了。”王浩然雖然用心理學的小把戲給姬信埋了個小陷阱,卻說的都是大實話。
姬信并沒有意識到心理學中的小陷阱,他有些羞澀地答道:“若非鬼君教導……與逼迫。其實我也不想把手里的人才讓出來!至于不怨天尤人,全靠鬼君教導與逼迫。”
王浩然見姬信還挺聽話,忍不住給加深了教課內容,“姬信,我雖然能掌管你的身體。但是我還是想讓你來做事。所以,你有沒有注意到,別人看到你的神色的反應,和聽到你說的話的反應,不一樣嗎?”
這話一出,姬信連忙問道:“鬼君,我也注意到了,但是不知道為何。”
王浩然忍不住嘆道:“姬信。你覺得你自己有使命嗎?”
“……當然!”姬信果斷答道。
王浩然下了決心,才把最核心的話講了出來,“你不要認為現在的大周制度中,打勝仗是唯一標準。大周的核心模式,就是要維護諸侯的利益。因為大周就是建立在諸侯支持的基礎之上。而諸侯們并沒有必須天然支持大周的理由。也沒有天然必須支持周王的理由。諸侯們首先有自己的利益,然后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才選擇支持或者反對周王的要求。甚至不用支持或者反對周王,當諸侯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還要求周王來支持他們。這才是真正的大周現狀。”
這話的內容含量的確非常大,以至于姬信完全無法消化。他思索好一陣才問道:“請鬼君明示。”
王浩然見姬信沒能力搞明白這些,只能答道:“你昨天問,姬蘭是彼嗎?我現在告訴你,那就得看具體情況,在你向他要人的情況下,他是彼。但是在對抗商軍的時候,他是己方。”
這話倒是姬信能理解的范疇。他甚至很快把事情前后搞明白了,有些興奮地說道:“鬼君說,必須對姬蘭有利,他才可能交出人,果然如此!”
姬蘭作為很有能力的將領,做事倒是不拖沓。下午時分,他就將一群人給送來了。
姬信是偷偷見了這些接受過他訓練的家伙們。相別幾個月,大家明顯生分了許多。一眾人見到姬信,只是上前行禮。神色中完全是見到故人的那種興奮。
王浩然對心情有些低落的姬信命道:“大家都是為了自己而來,你別瞎想,快開始干活!”
有了這批人加入,姬信領導的參謀部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了。姜子牙也開始挑戰更加高難度的工作,他推演起了沒有讓周軍更加主動的可能性。
王浩然也加入其中,全力施展。最終結果出來后,姜子牙都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他親自將推演流程看了幾遍,說了句,“信公子,守秘!”便起身背著手走出了帳篷。
姬信也很不敢相信這個結果。但王浩然催促他趕緊工作,姬信連忙命人將推演過程的木瀆都給洗掉字跡。然后帶著人回他的營地。
在路上,姬信遠遠看到姜子牙背著手在營地中的空地內慢慢走,明顯是在認真思考。
姬信再回想推演結果,發現也是有些記憶模糊。只能根據流程來進行推演。
從始計篇這個進行戰前評價的角度看,上一次戰敗和接下來的作戰雖然有關系,也可以說沒關系。
周軍雖然戰敗,卻沒有崩潰。便有一戰之力。而此時的商軍同樣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其最有威力的步兵無法繼續投入戰斗。商軍騎兵也同樣消耗巨大,這就導致周軍的輕騎兵部隊反倒有繼續作戰的空間。
根據九地篇,進入敵境不遠的戰地,叫作“輕地”。對商軍來說,他們是進入敵國境內作戰,屬于“輕地”作戰。
在輕地作戰規律是:在輕地要使營陣緊密相連,處于輕地不宜停留。
如果要經過輕地,越深入敵國腹地,要到敵國富饒的鄉野掠取糧草,以保證我軍的補給充足;要注意休整,使軍隊不過于勞頓,要保持士氣,養精蓄銳;部署兵力要巧用計謀,使敵人無法揣測我軍的虛實和意圖。
而周軍的輕騎兵,可以讓商軍無法實現上述所有目標。
從負責“始計篇”的參謀帳篷得出的結論,商軍短期內可以完美固守,卻無力發動進攻。所以周軍可以在10天內,使得商軍根本無法在洛地造成影響。
當然,這種前提是,周軍別傻到以為短時間的優勢可以長久化。
姬信正在想著,卻見姜子牙招手讓他過去。等到了近前,姜子牙嘆道:“鬼君,三花用兵,竟然無懈可擊。”
王浩然也很感慨,答道:“若無商軍北路軍,吾等還可一戰。”
姜子牙卻苦笑道:“鬼君莫安慰吾。若是北路軍與蠻廉合兵一處……若是下次開戰,定要鬼君相助。”
姬信心中大喜。看來自己真的要成為大周的將領,參加下次大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