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徐夢蕓:尋找青鳥
- 許多人,許多的說說,許多的青春
- 萬物和生長
- 1086字
- 2025-01-11 17:44:40
幸福是什么?幸福的青鳥又在哪里?在《青鳥》一書中,少年奇爾奇爾和他的妹妹米琪兒也同我一樣,曾去尋找過幸福的青鳥。然而在他們所到之國——生者與死者重逢的“回憶之國”,不幸的精靈集聚的“夜之宮殿”,自然與人類宿命戰斗的森林,高科技的“未來之國”,還有訴說各種幸福的“幸福花園”中,他們遇見了各種各樣的幸福,可是,卻始終沒有一只幸福的青鳥。他們的旅行不過是一場夢罷了。而夢醒了,卻在自家鳥籠里發現一抹青色——幸福的青鳥其實就在身邊!
在身邊!是的,在我的身邊,有著許許多多的幸福。父母懷抱里的幸福;老師、同學間關懷的幸福;冬天喝著奶茶,暖暖的幸福……那么,哪只才是幸福的青鳥呢?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
有一天,我找到了那只幸福的青鳥。那是一個冬季的早晨。我與媽媽從一個商場購完物出來,走在人行天橋上。忽然媽媽發現有一件毛衣質量有問題,提出回商場調換。鑒于商場內人太多的緣故,我不愿再去,便留在了原地等候。瑟瑟的寒風中,我靠著欄桿,望著下面川流不息的車輛。耳邊風的呼嘯聲與人群的嘈雜聲交錯著。“行行好吧,行行好吧……”從喧鬧中傳出了一陣凄涼的哀求聲。隨著聲音望去,不遠處有一位婦女在乞討。與其他乞者不同,她身邊除了一個破舊的小盆子外,還有著一摞厚厚的棉毯。“真可憐啊,這么冷的天還睡在天橋上。”我憐憫地想著,不覺地靠了過去。到了近處,我發現了她更多不同尋常的地方:她的眼神不像其他乞者充滿了空虛,而是充滿了對生活的渴望;她并不是安靜地坐著等待施舍,而是不停地乞求著,向過往的行人磕著頭。也許是這場景已司空見慣,人們善良的心靈也許已麻木不仁,過往的人并沒有幾位給予她施舍,哪怕是投去一個憐憫的眼神。
就這樣默默地看了些許時候,那位婦女忽然停止了動作,而是撫摸起了旁邊那摞棉毯。正在我詫異之時,那摞棉毯被打開了。里面是一個嬰兒和一個奶瓶——里面的液體稀釋得不能稱之為“奶”。她抱起嬰兒,輕輕拍打、搖晃著,眼里盡是和藹慈祥,嘴角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原來那條棉毯,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溫暖;她的努力乞求,為的是給孩子提供食物。如此貧窮,卻還掙扎著為孩子努力付出,在這樣偉大的愛之前,誰能不為之動容?摸了摸口袋,有準備等會兒去買零食的五元錢。我走了過去,蹲下身,將錢輕輕放入盆中——表達了我的敬佩。“謝謝。”那位母親欠下身磕了個頭,感激地說道。
媽媽來了,我搶著接過了她手中沉重的包裹。“應該是我謝你才對,”路上,我心里默默地念到。因為在那時,我找到了我的青鳥——付出的幸福。那位母親給予了孩子,她感到幸福,盡管這給予并不厚重、奢華,僅僅是簡單的溫飽。此時的我也倍感幸福。給予他人幸福,也讓自己找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