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可涵:“90”后與老祖母
- 許多人,許多的說說,許多的青春
- 萬物和生長
- 1193字
- 2025-01-11 17:43:27
07年家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要上初中,媽媽也被調到嘉興去當領導了。爸爸也調了工作單位,工作都十分繁忙,根本無暇顧及我。于是,我經常一個人在家,可以說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所以,為了解決我的當務之急——吃飯,父母把我的奶奶千里迢迢地從溫州召到了杭州。
我對奶奶的印象并不深刻,因為平時我只在過年時才見到她一面。在我的印象中,她有著胖胖的身軀、銀絲般的白發和慈祥的面孔,是一位和善的老祖母。那年夏天,她一路長途勞頓,下車后直奔家里,一見到我就嘰哩咕嚕說了一大串溫州話,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從她慈祥的面容中,我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愛。從那以后,我便與祖母朝夕相處快樂生活。
1、搞笑的驢唇不對馬嘴
記得奶奶剛來時,不知道怎么使用電子門鈴,這可害慘了我。有一次,我回到家門口,按響了電子門鈴,過了一會兒聽見奶奶用也那奇響無比的大嗓門在話筒里叫了起來:“開了沒有?”那門根本不吱聲。第三次,總算是上帝保佑,門終于彈開了,但奶奶還是一個勁兒地在那兒按開鎖鍵,搞得那門“達達”的叫個不停,把我弄得心煩意亂。還有更夸張的在后頭。一次,我已經到家了,我在門前按了幾下門鈴,只聽見奶奶那厚重的腳步聲響了起來,我本以為她會來開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去拿著電子門鈴的話筒,一邊按開鎖一邊問:“開了沒有?”把我搞的哭笑不得:我的奶奶喲,難道您連門鈴和電子鈴都分不清啊!無奈之下,我去敲門。這時,我聽到奶奶在屋內說:“嗚,已經到門口了。”
2、節儉的美德教育著我
節約是人人都應該有的美德,但不能過了度。奶奶的節約經常使我們全家哭笑不得。由于我的食量飄乎不定,所以經常會有菜留下來。這在我眼里似乎并沒有什么,但在奶奶看來就好像是天大的事。她每次都會把剩菜保留起來自己吃。每次在吃飯時,我都能在席間看到幾道奶奶的“專屬菜”,像前幾天沒有吃完的牛肉,現在看起來就像我在做化學實驗時用的木炭一樣黑不溜秋的躺在碗里。雖然這些剩菜都面目猙獰,但奶奶卻毫不猶豫地把它們逐個消滅。爸爸媽媽有時看到這場景,經常會皺著眉頭來勸奶奶:“您老是吃這種剩飯剩菜對身體可是大有害處!”奶奶總是輕描淡寫地回答:“不會,我習慣了。”奶奶的節儉美德也感染著我,所以我學習著盡量不浪費。
3、神通廣大讓人佩服
一直以來,有個問題經常困擾著我:奶奶不會說普通話,杭州人又聽不懂溫州話,她又怎么能買到菜呢?奶奶是40年代出生,又一直生活在縣城里,所以沒什么文化,但她卻能夠成功地買到菜,實謂神通廣大。有一次,我悄悄尾隨在奶奶身后,終于發現了天機。原來奶奶有雙重“殺手锏”,她首先專找溫州人開的攤位,這樣一來便方便許多;但如果沒有,她便會拿出計算器讓攤按給她看,阿拉伯數字她是識得的。這招實在是高,讓我這個“90”后也贊不絕口!
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為我單調乏味的課余生活增添了更多樂趣,也讓我感受到了無比溫暖的親情。
“90”后與老祖母之間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