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九卿決議,孫承宗正式入兵部,督師遼東。
朱由校終于是見到了這位后人熟知的英雄人物。
“朕知先生素有才學,盼能從師。但朕也深知,先生軍事才能更甚,故命先生督師遼東。”
孫承宗沒想到皇帝對自己如此推崇,受寵若驚。
他喜歡戰爭,從小別人讀“四書”,他讀兵書。
他到過大同,幫助房守士平息了大同的一次兵變。
他與邊兵一起攀登關隘邊壘,勘踏過沿途地形,通曉北方民族和邊疆國防的基本情形。
他看到了戰爭,理解了戰爭,并最終掌握了戰爭。
所以得到認命后,他欣喜若狂,不能自已。
得到朱由校的認同,他決定以身許國。
“朝中之事,就不必多言。熊廷弼雖穩定局勢,但留給遼東的時間不多了。”
“臣也有所判斷,現如今遼東局勢穩定,得益于熊廷弼的防守,若是讓努爾哈赤知曉熊廷弼被調離,恐怕會選擇立即出兵。”
朱由校不禁感嘆,不愧是戰略大師,一語中的。
“是啊,如今遼東就剩沈陽、遼陽兩城。魏伴伴,將遼東輿圖拿來。”
輿圖鋪放,兩人圍了上去。
孫承宗指著沈陽說道:“陛下你看。自薩爾滸之后,后金已經占據了戰爭的主動權。
好在努爾哈赤打下鐵嶺、開源后并沒有繼續進攻沈陽、遼陽。
但是他親率大軍征討葉赫部,就是為了掃清后方障礙。
如今后金后方無憂,肯定要對沈陽發動進攻,臣也以為他不會給咱們太多的時間。”
朱由校點點頭。
看著后金廣袤的土地,他眼角不自覺的跳動。
那原本屬于大明的八百里山川,就這么讓與敵手。
心痛啊,他狠狠的拍擊著幾案,發出碰碰的響動。
總是他如何心痛,此時也改變不了頹勢。
目前大明根本沒法發起主動進攻,一個是沒人,另外一個是沒錢。
他只好攥緊拳頭,沉聲道:“先生,接下來該如何做。”
“陛下,臣以為當應構建三層防線。
第一,以沈陽遼陽構建第一層防線,沈陽、遼陽屬于堅城,易守難攻。只要不主動出城迎戰,努爾哈赤就打不進來。
第二,以廣寧、西平堡、遼河構建第二道防線。
第三,以錦州、寧遠、山海關構建第三道防線。只要守住這條遼西走廊,后金插翅難飛。”
朱由校滿意的點點頭,目前來看,這是最好的方案。
但是有好的方案,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結果。
關鍵還在于執行。
人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先生,朕雖未上過戰場,卻也知道戰場復雜萬變,一個擁有卓越軍事天賦的人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孫承宗詫異的看著朱由校,他對這個新皇并不陌生,從自己任朱由校父親老師的時候,就有所接觸。
這孩子從小天資聰慧,但是并沒有用在對的地方,反而是對木匠活有卓越的天賦。
沒成想朱由校軍事上也有些見地,這是不是又一塊璞玉也說不定。
不過讓他高興的是,一個懂軍事的皇上可太重要了。
就怕不懂裝懂在后方瞎指揮,戰場瞬息萬變,貽誤戰機,最后背鍋的還得是前方作戰的人。
“陛下知兵事?”
朱由校在戰略大師面前卻無法厚臉皮:“朕紙上談兵罷了。”
“陛下勤奮好學,定能成萬事明君。我大明中興有望。”
孫承宗高興,朱由校也高興,倆人哈哈大笑,有種知己難求味道。
“朕給你推薦幾個人選。第一個人祖大壽,第二個人吳襄,第三個人毛文龍,第四個趙率教,第五個滿桂,第六個曹文詔,第七個陳奇瑜,第八個尤世功,第九個”
說到這朱由校停頓了一下:“第九個袁崇煥。”
讓孫承宗差異的是,朱由校為何如此看重這第九人,其他幾個人或多或少的有聽說過,這個袁崇煥聞所未聞。
“陛下,這個袁崇煥有何特別之處。”
“袁崇煥啊。非常之人,朕也不好說,你見到人之后就知道了。
不過朕要提醒你,袁崇煥你要好好培養,將來必成我大明定海神針。”
孫承宗吃了一驚,沒想到朱由校對此人有如此高的評價,這讓他尤為好奇,心癢癢的恨不得想立刻見到此人。
朱由校拉著孫承宗的手,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島:“這里,朕認為應該遣一員大將,就毛文龍吧。給他升官,讓他駐防這里。”
“皮島?”
孫承宗本來還覺得朱由校懂點軍事,不會隨意插手軍政,剛心里夸贊一番,馬上就被朱由校打臉。
他不但安排布防,還安排人員,這讓孫承宗極其不舒服,但是他又不能表現出來,臉皮抽動的笑了笑。
“皮島?咦?”
孫承宗將目光上移,看到了皮島跟前的鎮江。
隨后他倒吸一口冷氣。
神來之筆啊。
鎮江位于鴨綠江入海口,與朝鮮隔江而望,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鎮江堡極其堅固,易守難攻。
如果鎮江防不住,還可以退守皮島。
如果遼陽沈陽被占,那這里就是后金的后方,只要努爾哈赤敢進攻,毛文龍就可以派兵攻打他的大本營。定能攪的后金不得安生。
“陛下真乃奇才也。”
“當不得先生夸贊。人你找兵部要,錢戶部沒有,朕就從內帑給你。
回頭你走的時候讓內帑給你撥付兩百萬兩,一并帶著。”
孫承宗感動非常,遼東環境惡劣,軍士缺糧少餉。這筆錢很大程度上提升軍隊的士氣,他跪下來磕頭謝恩。
朱由校將其扶起:“先生不必如此。大明要是沒了,朕要這錢財有何用。”
“臣定當竭力以報皇恩。”
“嗯期待先生凱歌捷報。對了,朕決定在登萊地區組建水師,以方便支援毛文龍后方作戰。
還有啊,先生你看看,朝鮮一直是我大明的屬國,對我大明忠心耿耿。
看能不能讓朝鮮組建一支奇兵,以協助大明作戰。
努爾哈赤肯定對朝鮮虎視眈眈,朝鮮不用兵,恐怕努爾哈赤也會對其用兵。
此乃我大明助力,當派人聯絡。
另外,蒙古科爾沁部、內喀爾喀也要派人聯絡,不能讓努爾哈赤吞了,那樣他可就再也沒后顧之憂了。”
“臣明白。”
“先生,朕還有一個事,想跟你商量。”
“可不敢,請陛下吩咐。”
“我大明武將最高將領是總兵,如果是涉及大兵團作戰,必須派總督指揮了,要么就是督師。
朕以為文官知兵事者少,最好還是要武將指揮武將。
具體配置你幫朕合計合計。”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