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鎧甲的朱由校,迎著凜冽的寒風,神情肅穆的站在臨時搭建的閱兵臺上。
臺下不遠處就是整裝待發的禁衛第一軍的戰士們。
今天是個尋常的日子,但在禁衛軍的駐地卻迎來了載入史冊的時刻。
大明皇帝朱由校,禁衛軍總督李邦華、京營總督熊廷弼、司禮監掌印太監魏朝等人站在一起等待閱兵的開始。
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從他們手中誕生。
民族富興的夢想,正在由他們實現。
禁衛軍的士兵們,正在以衛為單位,以標準的正步,走向指定位置。
這次閱兵,是大明組建新的軍事力量體系建設成果的充分展示。
是大明起死復生的進入新時代的第一次閱兵。
是禁衛軍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體亮相。
整齊的方陣,展現了大明軍隊時代的風貌。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改革強軍體系重塑,依法治軍嚴明綱紀,練兵備戰鍛造勝戰之師。
面對未來,塑造世界一流軍隊,大明特色強軍之路,越走越寬廣。
現在向朱由校走來的是氣勢磅礴的禁衛第一軍第一師第一衛。
在他們身后是雄赳赳氣昂昂的禁衛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衛。
接下來走來的是..............
戰士們邁著矯健的步伐,氣勢如虹的通過閱兵臺。
“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看著整齊劃一的隊伍,聽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心中有股洶涌澎湃的愛國之情,激蕩在胸膛。
大明一定能站起來。
就像他們步伐堅定的每一步。
那是大明的尊嚴與力量。
其他幾個人心中無比震撼,有如此雄獅,何愁建奴不滅!
朱由校望著臺下黑壓壓的三萬將士心腸澎湃。
“大明的兒郎們!
自萬歷四十六年正月,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伐我大明以來,整個遼東千里沃土淪陷。
目前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嚴重到了我們無法承受的地步!
與之失去的國土,
更讓人痛心的是,居住在遼東的人民正在受到慘無人道的虐待!
建奴亡我之心不死,先是鐵嶺,又是開源,緊接著就是沈陽,再然后就是遼陽。
隨后他們會長驅直入,直抵山海關。
他們會叩開我大明的國門,殘殺我們的百姓,虐待我們的孩子,淫辱我們的女人。
我大明的好兒郎,你們能答應嗎?”
“不能!”
“不能!”
“不能!”
“兩百六十年前,我中華大地就在受外族的欺辱,是太祖于亂世之中起兵,從南打到北,推翻蒙元,建立大明。
讓生活在戰火、饑荒中的百姓有個安身立命之根本。
而今!
兩百六十年后的今天!
建奴又一次要讓我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朕絕不答應!
大明江山如畫。
永安南邑的銀貨、云南大甸的琥珀、寶玉和象牙、
永州的零陵香、廣州府的沉香、藿香、
潤柳鄂衡等州的石綠、辰溪州的朱砂、
楠州的白粉、嚴州的雄黃、
益州的大小黃白麻紙、宣衢等州的宣紙、
蒲州的百日油細薄白紙、河南府的兔皮、
晉汾等州的貍皮、越州的竹管、涇州的蠟燭,鄭州的氈,鄧州的膠,虢州的席;
這些等建奴打進來,這些好玩意就都歸他們所有了。
朕絕不答應!
兩百年前,我們反抗蒙元的時候,我們可曾懼怕過!
一百年前,我們反抗倭寇的時候,我們可曾懼怕過!
現在現在,建奴來了。
大明的好兒郎!
你們可曾害怕!”
“不怕!”
“不怕!”
“好,都是好樣的!我大明的好兒郎,就從不懼怕危難!”
“每當危難來臨的時候........”
北直隸人會說:“燕趙多慷慨,太行作脊梁!護京畿,戰不退!”
山西人會說:“表里山河,烽火雁門關!晉商骨,鑄鐵壁!”
遼東人會說:“遼河血未冷,鋼都鑄忠魂!白山黑水,誓復山河!”
江蘇人會說:“長江鎖鑰在,金陵烽火燃!文人執劍,死守江南!”
浙江人會說:“錢塘潮如雷,越甲三千可吞吳!浙商膽,敢為天下先!”
福建人會說:“八閩山海險,下南洋不忘根!媽祖佑我,衛我海疆!”
湖北人會說:“九省通衢地,長江斷水流!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湖南人會說:“湘江血染紅,岳麓書聲朗!無湘不成軍,敢叫日月新!”
廣東人會說:“嶺南開風氣,珠江浪滔天!敢闖敢拼,國難我當先!”
廣西人會說:“八桂狼兵悍,昆侖關巍然!壯鄉銅鼓,震破敵膽!”
四川人會說:“川軍出夔門,死字旗不倒!天塌下來,川人頂半邊!”
云南人會說:“滇緬血路開,茶馬古道長!西南屏障,護我中華!”
貴州人會說:“黔山多險峻,遵義燈火明!轉折之地,絕處逢生!”
陜西人會說:“秦腔吼破天,兵馬俑列陣!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朕會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京師在,華夏魂不滅!”
古語所言:“九州一心,雖危必安;山河破碎,重整乾坤。”
這就是我大明,到處是不愿做奴隸的人民!
這就是我大明,不屈不撓的民族忠魂!
兒郎們,你們告訴朕:
有人要摧毀我們的家園,應該怎么辦?
“殺,殺殺,殺殺殺!”
兒郎們,你們告訴朕:
有人要虐待我們的孩子,應該怎么辦?
“殺,殺殺,殺殺殺!”
兒郎們,你們告訴朕:
有人要欺辱我們的女人,應該怎么辦?
“殺,殺殺,殺殺殺!”
鏗.....鏗....
朱由校拔出腰間的天子劍,在陽光下折射出一抹寒光。
整個校場喊殺聲直沖天際,在空中回蕩。
一旁觀禮的李邦華、熊廷弼、魏朝也受到了感染,跟著嘶吼起來。
“殺,殺殺,殺殺殺!”
望著士兵們猩紅的眼眶,朱由校同樣猩紅了雙眼。
他仿佛看到了數十萬人絞殺,每一刻都有人倒下,尸山血海。
他看到了大明的好兒郎,悍不畏死的沖殺上去。
他們知道,身后就是他們的家園,是他們的兒女,是他們的父老鄉親。
哪怕就是死,也絕不后退一步!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大明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