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西暖閣。
朱由校望著檀木長案上堆疊的奏章,炭盆里銀絲炭爆出細微的噼啪聲。
沒有人說話,空氣中只剩下傳遞紙張的沙沙聲。
待紙張重新回到朱由校的手里,他才緩緩開口:
“諸位愛卿,瞧見了吧。
五城兵馬司交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朕心甚慰。
林汝翥,你居功至偉,功不可沒。”
林汝翥欠了欠身,謹慎的回道:“都是陛下運籌帷幄,臣只是按令行事,當不得陛下夸贊。
要說有功,都是下面人用心辦事。臣不敢貪功。”
“你就不要客氣了。朕說是你得就是你得。沒有你林汝翥鐵面無私,哪有如此的成就。
諸位愛卿。
五城兵馬司改組一來,就見成效,以京城一地,就貢獻了十萬兩稅銀。
若是全國推廣,預估當不下千萬。
朕決定此法全國推行。”
李汝華激動的站了起來。
“陛下,臣贊同。”
“陛下,臣有不同意見。”
吏部尚書周嘉謨站了起來,鶴補子上的金線在燭火中躍動。
“陛下,京城能收這么多的稅,說明不了什么。
畢竟京城的商業(yè)發(fā)達,百態(tài)叢生。
到下面的府縣商業(yè)氛圍就沒有如此繁茂,商業(yè)規(guī)模也沒有京城的龐大。
多以小生意為主。
臣以為府縣一級推廣,還是要慎重。”
砰!
“遼東又要了二百四十萬!”
李汝華聲音像是從胸腔擠出來的:
“太倉存銀不足,不能總是欠九邊餉銀,這稅必須征,臣以為就從北直隸開始。”
“陛下,臣也以為當征。”
工部尚書王永光慢條斯理的說道:“宮里頭娘娘們的脂粉錢今年還沒給付,這錢如今還沒著落。周大人不妨給咱想想辦法?”
“洪武祖制三十稅一,如今五城兵馬司敢收十抽其一,有的行業(yè)十抽其二或三!“
這位東林元老的目光掃過沉默的韓爌和劉一燝,
“當年張江陵一條鞭法尚知丈量田畝,諸公如今卻要劫掠行商?”
林汝翥冷笑:“周大人,五城兵馬司改組之時,你是同意的,如今怎么生出劫掠一說。”
“如何不是劫掠,京城的物價,諸位心里不清楚嗎。
哪個行業(yè)不是上浮一成,尤其是十抽二三的產(chǎn)業(yè),上浮更是高達五成。
這不是劫掠,又是什么?
百姓賺錢本已艱難,如何買賣的起?”
林汝翥樂了:“周大人,不知道你看過咱五城兵馬司的規(guī)章沒有。
凡是十抽二三的產(chǎn)業(yè),基本都是繁花之所,亦或者是賭坊。
咱就是不知道這些地方是哪個平民能消費起的。”
“你!”
周嘉謨面紅耳赤,這話是直接捅心窩子。
林汝翥意思再明顯不過,難不成你周嘉謨是這些地方的常客?
大學士劉一燝趕忙打圓場。
“陛下,臣也以為要緩緩推之,不宜操之過急。
府縣畢竟遠離京城,臣擔心政令不通。”
周嘉謨聽出來了。
劉一燝的意思是,你林汝翥在京城好使,去了下面可就不好使了。
要想推行此法,關(guān)鍵還是要落實到地方頭上,人家不配合你有什么辦法。
周嘉謨暗豎大拇指,不愧是大學士,手段就是高。
朱由校咳嗽兩聲,若是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去。
“朕上次說過,要給下面的人漲俸祿,朕怎焉能食言。
此次招諸位愛卿來,不是探討要不要推廣,而是怎么推廣,不著邊際的話就不要說了。”
林汝翥聽罷,囂張著瞪著周嘉謨,周嘉謨咬牙切齒惡狠狠的回瞪。
“陛下。要說向下推廣,得拿出一個章程。
到底是由林大人帶著五城兵馬司下去,還是以五城兵馬司為主,組建新的部門,都需要好好商榷。”
“朕打算成立新的部門,名字朕想好了,就叫維安部。維安部與大九卿同列。”
朱由校話還沒說完,下面炸了鍋。
“陛下,這如何使得?”
“陛下,臣不同意!”
“陛下,三思!”
“陛下……”
砰!
“吵什么吵!劉一燝,你有意見,你先說。”
“陛下,臣方才沒有發(fā)話!”
朱由校略顯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朕現(xiàn)在讓你說!”
劉一燝錯愕片刻說道:“陛下,五城兵馬司最高品階是七品,一下提升這么多,是不是不太妥。”
“理由?”
劉一燝瞪圓了眼睛,理由,顯而易見啊。
“諸臣恐不服!”
“不服?
他們憑什么不服?
你們也看的明白。
戶部一年收多少賦稅。
合銀兩千萬吧。
維安部只要做好了,一年的賦稅不比戶部差。
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部門,憑什么不能位列大九卿之列。
這樣好了,以后要是哪個部門也能一年給朕收兩千萬。
朕同樣提拔他。”
劉一燝與韓爌對視一眼,紛紛表示無奈。
陛下這不是耍賴嘛。
上至前秦,下至我朝,有哪個人能想出更好的辦法。
絕無僅有。
但你如何反駁。
事實如此。
朱由校掃視一圈:
“其他人還有沒有意見?
沒有的話,朕宣布維安部今天成立。
通告全國!”
朱由校等了半天,一錘定音。
“林汝翥,你就是大明維安部第一任尚書。其他官職統(tǒng)計好,報給周愛卿。同樣通報全國。”
林汝翥欣喜異常,雙膝一彎,結(jié)結(jié)實實的跪下磕頭,
“謝陛下!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起來吧!林汝翥,給你兩個月的時間把北直隸維安分部建起來。
維安部歸朝廷直屬,不歸地方管轄。
周嘉謨,你通知好地方,必須配合好林愛卿。
誰敢不配合,朕就撤他職!
林愛卿,朕賜你尚方寶劍,可先斬后奏!”
隨后他想起內(nèi)閣一直沒有首輔。
今天人齊,一起宣布得了。
“劉先生,內(nèi)閣的擔子你先擔起來。”
“謝陛下,臣愚鈍,恐不能勝任。臣舉薦葉向高,葉老獨善大事,此點臣所不及也。”
“行了,虧你葉老長,葉老短的夸贊。
葉老為大明付出那么多,你還不讓人好好養(yǎng)老啦。”
劉一燝鬧的臉紅不已。
朱由校是打定注意,堅決不能讓葉向高回來。
葉向高的能力毋庸置疑。
但他的身份,就讓朱由校將他排除在外。
另外一個他主張君臣共治。
反對皇帝獨斷。
這點更讓朱由校反感。
他不是看不到大明制度性腐敗,也試圖有所改革,但收效勝微。
只剩下四個字,無力回天。
這個時候,還不讓皇帝獨斷。
那他能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