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話語不斷的回蕩在李邦華的腦海。
到底是多大的勇氣能說出“江山可改,國不可破”的話。
陛下尚能拿出如此的氣魄,那作為臣下的自己,只能以死報國。
“朕前兩天從功勛手里買了八十萬畝良田,另外查抄成國公等人的良田也有六十萬畝,加起來差不多有一百四十萬畝,朕在直隸也有兩百萬畝的皇莊。
這三百二十萬畝莊田都是上等莊田,畝產三石往上。
李邦華,你給朕聽好了。這些莊田朕打算全部拿出來分給禁衛軍的。
只要他成為禁衛軍的一員,就可以分得二十畝莊田。
這些莊田他們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說白了他們不能買賣,但是如果家里人少,種不過來可以租出去。
但這些莊田朕要收一成的租子。
另外,凡是成為禁衛軍的一員,每年定額俸祿20兩,軍官依次累加。
戰死撫恤全國統一150兩。
李愛卿,你看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嗎?”
李邦華幾乎聽傻了。
這哪里是發俸啊,簡直是送財童子。
他不禁有些懷疑,陛下能拿的出這么多錢嗎。
要知道,明初的時候衛所制度沒有崩塌的情況下,衛所兵也很難單純通過耕種,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給自足。
僅靠屯田的產出是完全不夠的,想讓衛所兵真的玩命賣力,還是要額外發軍餉。
各衛所騎兵月糧二石,普通步兵月糧一石,這是月糧。
衛所兵在調動換防或是出征的路上也會發放糧食,一般四到八斗,沒有定數,這叫行糧。
月糧和行糧加起來的話大概是四五錢白銀。
這些錢根本不夠干什么的,所以士兵非常的苦。
到了英宗年間,招募一名士兵的待遇是銀二兩,布二匹。
后改為自愿參與募兵者發給白銀五兩作為安家費,同時免掉家庭的五石稅糧,并額外豁免家庭中兩個人的徭役,但不再發放月糧和行糧。
到世宗的時候,又加了行糧,大體上,每人每日一分二厘。
當時的戚家軍大概就是如此,一年下來差不多有二十兩白銀,戰死發放棺材本六兩,埋葬費十六兩。
到了朱由校這個時候,邊軍招募的士兵基本上差不多就是十八兩的水平。
錢看起來不少,但是腐敗問題在軍隊中更加嚴重,士兵拿到手的十不存一。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從萬歷二十七年就開始出現欠餉的問題。
士兵們拿到的只是空頭支票,就這樣,他們還得豁出命去打仗。
“陛下,會不會太多了。朝廷..........”
“錢的事情你不要擔心,朕也不是跟你耍嘴皮子,更不是給你開空頭支票。
銀子從內帑先拿一百萬兩,不夠的話,再跟朕要。
對了,朕的親軍,每個士兵可以分三十畝上好莊田,俸銀翻倍!”
李邦華不禁咋舌,給這么多這要招多優秀的士兵才對得起這個價格。
他不由得有些惆悵。
朱由校似乎猜出他心中所想,在如何選人上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士兵要選一些鄉野老實人,不能是市井油滑之徒,這種人在戰斗中容易出現紀律不嚴,濫殺無辜,怯濡不前或臨陣脫逃等問題。
要以體態豐偉、武藝精熟、聰明伶俐、力大如牛為標準嚴格挑選士兵。
訓練方面,他隨手遞給李邦華一本《士兵訓練手冊》。
包括隊列訓練,體能訓練,戰術訓練,戰場急救,以及紀律條例,內務條例,隊列條例等內容。
其中的武器操作和排兵布陣等訓練就得交給李邦華去解決,畢竟這個時候還是冷兵器作戰,他插不上手。
李邦華一目十行的掃過,隨后從頭逐字逐句的認真看了起來。
朱由校沒有打擾他,吩咐御膳房準備午飯。
當李邦華從書中抬起頭的時候,看向朱由校的眼神光芒四溢,臉上浮現出極其少見的興奮和熾熱。
“陛下真是天才!”
“你什么時候也學會阿諛奉承了。來,陪朕吃飯。”
李邦華準是餓了,夾菜的手就沒停下,腮幫子總是鼓的滿滿的,看起來有些滑稽。
吃飽后,他放下筷子,與朱由校告罪:“陛下,臣失禮了?!?
“無妨!”
朱由校也不計較:“吃飽了嗎?”
“臣吃飽了?!?
朱由校示意他喝茶。
李邦華押了口茶,似乎很喜歡這茶,滿意的點了點頭。
“魏伴伴,一會李愛卿走的時候,給李愛卿帶點?!?
李邦華欠了欠身:“謝陛下。那個陛下,臣對這個督導員不是特別理解?!?
“這個督導員是能否保證士氣高昂的關鍵人物?!?
李邦華坐直了身體,一副認真的模樣。
“它首先是要保證士兵的思想工作。確保軍隊的法規和上級的命令能得到有效的執行,通過開會,或者談心等方式,提高官兵的素質和責任感。
協同官兵作戰,通過思想動員和宣傳鼓動,調動官兵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還要掌握日常的管理,要熟悉官兵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要經常的和士兵談心,有針對性的幫助士兵解決切身利益問題。”
李邦華聽完雖然還有些懵,卻也大致有個方向。
朱由校知道他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做。
“其實這個事比較簡單,朕給你打個比方。
比方說,有個士兵是從關外逃到京城的,那么我們就可以讓他在士兵們面前講講他的故事。
關外苦寒之地,建奴突然打了過來,民眾流離失所,他家肯定也不例外。
這個時候就可以讓他講講建奴是怎么禍害百姓的,如何燒殺搶掠的。
總之是要大家感同身受,如果我們守不住防線,那么建奴就會侵占我們的家園,殺死我們的父母,JY我們的姐妹。搶奪我們的財產,燒光我們的家園。
目的就是讓士兵們明白,當兵打仗不是為了朕的朱家天下,而是為了自己的家園不受侵害,只有奮勇殺敵,才能拯救天下受苦受難的鄉親?!?
聽完,李邦華徹底明悟。
“陛下,可是你想的辦法?”
朱由校笑而不語,他真不敢說是他想的,畢竟這大部分是前人的智慧,他可不敢貪功。
“這方面的事要重點關注,另外一定要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以便后續推廣全軍。”
“臣一定用心安排?!?
“嗯,凡事也不要太急。要把朕的禁衛軍練好。”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