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抄家來錢最快
- 大明天啟1620
- 歲月無糖
- 2194字
- 2025-01-28 05:31:05
那你真是小瞧了我大明朝斗士們的戰(zhàn)斗力。
盧太監(jiān)就這么喝著小酒唱著歌,安安穩(wěn)穩(wěn)的過了一年。
萬歷四十七年九月,這一年里發(fā)生了很多事情,楊鎬在薩爾滸把大明的機動部隊丟了個一干二凈,大城市開原和鐵嶺也都落入了建奴之手,熊廷弼接手了已經(jīng)滿目瘡痍的遼東。
薩爾滸之戰(zhàn)大明慘敗。
這一戰(zhàn)幾乎把大明能打的武將全部葬送,這還不算完,關(guān)鍵的是撫順丟了。
九月,國子監(jiān)博士徐大相上手開始彈劾盧受。
徐博士之所以要向盧受開炮,也是事出有因。
主要還是盧受身居高位多年,囂張跋扈慣了。
上朝的時候?qū)χ俟匍_始冷嘲熱諷。
要是自言自語也就罷了,可他說的偏偏要讓人聽見。
也不知道是不是腦子進水了還是怎么的。
朱由校覺得八成是覺得沒人敢得罪他。
徐博士話說的很直接。
建奴就是一群野蠻人,自從當初盧受派遣張儒紳以買貂參去了遼東之后。
然后就有了撫順之敗,兵禍連連,喪師辱國;
而且七大恨里面嫚罵無禮,什么膽大包天的人敢替建奴送信。
建奴的奸細藏在身邊,皇上也不知道,眾大臣也不敢說,如今已經(jīng)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候,大臣們請皇帝上朝聽政,沒有任何答復;
請皇帝賞罰分明,整治戰(zhàn)守設(shè)施,沒有任何答復。
一味的蒙蔽皇上您,難道要等到建州韃子打到北京,皇上您才知道其欺君罔上,那時就算殺了他也悔之晚矣!
請求皇上讓法司把盧受抓起來,追究他通敵、蒙蔽皇上之罪,同時也不能放過張儒紳那小子……
這份奏折一經(jīng)投入內(nèi)廷,又如石沉大海,甚至沒有驚起一點波浪,既沒有回復也沒有批答,被皇帝留中了。
接著,南京國子監(jiān)學錄喬拱璧也出來彈劾盧受。
他說國際形勢危機,皇帝還一直被人蒙蔽,就應(yīng)該即刻將盧受抓捕起來,鏟除這個禍害。
然而萬歷還是沒任何批復。
誰成想,萬歷四十八年,萬歷皇帝、泰昌皇帝駕鶴西去,大臣們忙著紅丸案,移宮案,忙著爭權(quán)奪利,也就把盧受忘記了。
朱由校看著這些資料。
說盧受通敵,顯然是不可信的。
后金與大明的國力是天差地別,實力非常懸殊。
他盧受貴為內(nèi)廷第一人,要啥沒有。
金錢,建奴金錢再多,能多的過京城的功勛們嗎,能多的過內(nèi)廷的太監(jiān)們嗎。
珍寶,大明的后宮幾乎集齊了全天下的珍寶,包括國外的稀罕物,在大明的后宮也很常見。
他盧受什么東西沒有見過。
美人,那就更不可能了。
一個太監(jiān),要女人做什么。
你給他女人,不就是侮辱他嗎。
所以說他里通國外,賣主求榮這件事是不存在的。
但是為何還有這么多人彈劾他呢。
因為他是內(nèi)臣第一人啊。
與東林交好的王安還要在他之下。
難道他不是擋了別人的路嗎。
要是這么想就能想通了。
朱由校非常生氣。
這個盧受還真是不長腦子。
你的位置多少人盯著自己難道不知道嗎?
你以為王安無害你之心,就能地位穩(wěn)固了嗎?
自己作威作福也就罷了,還帶著一群手下欺行霸市,你這不就是作死的節(jié)奏嗎。
“皇爺,這是查抄盧受家產(chǎn)明細。”
魏朝雙手呈上一份折子,并將結(jié)果匯報。
“皇爺,共查出白銀一百十八萬五千七百六十二兩,房產(chǎn)六處,各類店鋪莊園八處,莊田一千六百一十三頃,宮中御用之物四百八十三件....臣已經(jīng)找人估算,折銀一百八十余萬兩。”
聽到如此的數(shù)字,朱由校還是吃了一驚。
前幾天袁可立赴任之時,才帶走一百萬兩。
那可是能打造出幾萬人水師艦隊的銀兩。
盧受一個司禮監(jiān)掌印抄得家產(chǎn)又能組建一個新的水師艦隊,這如何不讓他吃驚。
他想到李自成攻破北京之時,抄得七千萬兩白銀,盧受這點錢也就不足為奇了。
拿著奏折,他還不禁感慨,還是抄家來錢快啊。
這要是把京城的功勛全部抄一遍,不消說七千萬兩,五千萬兩也能干太多的事。
但是他不能那么干。
要是那么干了,恐怕他都活不過明天。
“盧受的案子要盡快了結(jié)。相關(guān)的人有一個算一個,證據(jù)確鑿該怎么判怎么判。
還有,宮里頭人員要好好甄別,朕可不想晚上睡不好覺。”
魏朝聽罷,也是額頭冒汗。
他還想起前段時間,兩個小火者行刺皇爺?shù)氖隆?
現(xiàn)在提起來他還有些后怕。
“臣遵旨。”
等待魏朝離去,朱由校陷入沉思。
如今盧受伏法,司禮監(jiān)掌印一職空了出來。
按照常理,王安作為二號人物,便可順利接掌掌印一職。
但是王安任司禮監(jiān)掌印后,就不能擔任東廠提督。
這也是大明朝為了防止內(nèi)臣一家獨大而設(shè)置的機制。
該由何人掌東廠是個難題。
原因無他。
王安親東林。
魏朝是王安的人,同樣親東林。
王安升司禮監(jiān)掌印,理應(yīng)魏朝接管東廠。
但朱由校不想這么做。
一個是他不想兩個重要的職位都是親東林的人,第二點魏朝心不夠狠,容易被人蒙蔽。
曹化淳現(xiàn)在是朱由檢身邊的內(nèi)侍,更何況他也是王安的人。
王承恩現(xiàn)在還比較年輕,他能想到王承恩,是因為他是唯一陪崇禎走到最后的人。
衷心方面毋庸置疑。
但是職位太低,不能馬上提到高位。
所以目前就剩下兩個人選,一個是王體乾,另外一個就是被自己故意遺忘的魏忠賢。
王安、魏朝、王體乾、魏忠賢。
朱由校手指有規(guī)律的敲打著桌子,過了許久,他站了起來。
此時他心中已經(jīng)有了答案。
這個時候,魏朝匆匆的闖了進來。
“何事?如此慌張?”
“皇爺,林汝翥的折子。”
經(jīng)過五城兵馬司這一鬧騰,京城所有的商家坐地起價。
京城的幾大糧商也不例外,所有的糧食價格上漲半成。
哄抬物價是資本基于盈利目的所產(chǎn)生的常見的市場行為。
朱由校可以理解它的存在,但不代表可以支持它的存在。
今日的默許甚至支持資本哄抬物價,待它吃到甜頭后,明天資本就會囤積奇居,故意減少供給制造供需不平衡然后再哄抬物價。
這樣就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動亂。
其他的行業(yè),朱由校可以放任不管。
民以食為天。
糧食就是天。
絕對不能因為糧食問題造成社會動亂。
正想著要不要開倉放糧平抑物價的時候,值守太監(jiān)來報,
“陛下,李汝華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