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良禽擇木而棲,亦出于人言也
- 三國:沒開玩笑,荊州真有臥龍
- 余暉照山河
- 2247字
- 2025-02-07 23:59:03
“我看劉琦公子不是這樣的人。”蒯良還在嘴硬,但迎接他的是弟弟的冷笑。
“兄長,你怎地如此耿直,劉琦在府中等候時機,偏偏就是你送上門去,”蒯越拍手而嘆,“你前段時日夸贊他賢良,就已令人頗多遐思。”
“而劉琦公子與劉皇叔關(guān)系親密,連商旅都要交托予他招撫,其中利益更是不為人知。”
“你受了這等重禮,和魚梁洲那幾位隱士同等待遇,而那幾位賢良雖不曾出仕,但他們的弟子多在玄德公處為任,你又收此禮,以后怎么說得清!?”
“真不是人人都有?”蒯良狐疑的問道。
“當真不是,”蒯越斬釘截鐵的點頭回應,“我就沒有。”
“那你要不要,我分點給你?”蒯良真誠且關(guān)切的問道。
“要。”
蒯越板著臉點了點頭。
蒯良:“……”
兄弟兩人對視了幾眼,而后沒忍住笑出了聲來,方才激動的情緒也都收斂了下來。
緊接著,蒯良將兄弟迎入屋內(nèi),將昨夜之事盡數(shù)仔細告知,兩兄弟一番交談之后,大致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聊到后面,蒯越直接大笑出聲。
“這個劉琦公子,貌似忠厚卻能有奇效,能騙過兄長,讓兄長心生愧疚。”
“我想,他應當是有所求吧?可是玄德公在南陽有何事需兄長相助?”
“這倒是沒有,”蒯良那張?zhí)谜膰帜樕希€是表情如舊,只是眉頭微微皺起:“我?guī)状蜗鄦枺紱]有說出所求,我觀人多年,自問有識人之明,知道公子絕不會假意如此。”
蒯越收起了笑意,輕撫胡須,深邃的雙眸微微閃動,忽而恍然道:“那我明白了,公子的確沒有所求,玄德公卻有所求,只是他告訴公子的話里,就只是說南郡道路難行而已,公子也只是如實告知。”
“那這,如何能算有所求?”
蒯良疑惑的說道。
蒯越冷哼一聲,笑道:“兄長,若是尋常說起此事自然只是閑聊,可你收了人家大禮,又是整個襄陽獨有你得,你豈會心中坦然?”
“如此伎倆,君子入局則能成,小人則石沉大海耳。”
這話說來十分有理,蒯良也不由得深以為然。
“異度所言極是啊,若非是你,我還不知這其中深意,實不相瞞,我的確有心思將此事告知主公,為玄德公進言,修繕南郡之道路。”
他說完深深地嘆了口氣,道:“唉,如此看來,我是斷不能說的,否則主公定然以為我與劉備暗中聯(lián)合。”
“不,兄長大可以去說,”蒯越此刻反而一改此前反對的模樣,目光深遠的起身按住了蒯良的手背,沉聲道:“如今,兄長已經(jīng)身陷囹圄,不可自拔也。”
“昨夜之后,此事傳揚開去,想必蔡瑁、張允亦是得知,以他們的性子,定然會暗中懷疑,蔡瑁與我頗有私交,我自然知曉如何回應,倒是兄長與之相交泛泛,恐為生疑。”
“而主公年邁,近年來已自覺無力,數(shù)年內(nèi)布局后事以安宗族子嗣,他看似糊涂,實則洞明形勢,兄長主張仁義,和玄德公之政不謀而合,不如助他一臂之力便是。”
蒯良深思良久,并未回應。
異度之言,便是讓我親和劉琦公子,暗中為玄德公進言。
若是秉公直言,我本就愿進言修繕武陵、南郡、南陽三地的水陸兩道,可安民生以通商貿(mào),除卻能夠安民保境之糧,還可以通商繁茂。
拋開被人詬病不談,我的確愿意進言相助三地共建防線。
但是,現(xiàn)在依照異度的說法,玄德公應當是對南郡有所圖謀才是……
武陵太守現(xiàn)為劉先,乃是周不疑的舅父,聯(lián)合南陽,實際掌控南郡些許道途并非是難事,但是蔡瑁的水師就駐扎在夏口、江陵一帶,想要得到南郡需和蔡瑁對峙,所以需要在堂前得到官吏支持。
如今的局勢,便是我不慎入局,眼下最便捷的選擇,便是相助于玄德公,稍與結(jié)交也。
“那,我如何與主公說呢?”蒯良謙虛的請問道,他明白在這方面,自家兄弟更為出眾。
蒯越笑道:“兄長若是隱瞞,反而惹人非議讓主公懷疑,還不如直言,笑曰玄德公其實欲興南陽諸業(yè),羞于與主公開口,于是借此事,請兄長美言。”
“而兄長再將這些桑皮紙,送與一些給主公,坦然相對,主公必然欣喜。”
“兄長乃是君子,頗有美名,對玄德公之欣賞無需隱藏,隱藏則有詭也,坦蕩方才令人敬佩。”
蒯氏無論是地位,還是當年助劉表取荊州的功績,都是現(xiàn)在的底氣,他們可以和別的謀臣之儀態(tài)全然不同,方才是常理。
“有道理。”
蒯良微微點頭,然后很奇異的看著自家弟弟:“你到底是相助哪一方?”
蒯越神秘莫測的笑了笑,道:“自然是仁義王道的一方。”
……
新野。
回到新野鎮(zhèn)守的劉備,這段時日派人密切關(guān)注那幾名暗探,通過觀察,似乎在流民之中又發(fā)現(xiàn)了幾名疑似,于是將他們編入了豫山屯民之中。
豫山的屯民幾乎是有劣跡的惡徒,日后也不會讓他們接觸到曲轅犁,而且隨行軍屯的軍士,會對這些人嚴加看管,以此隔絕了他們和其他暗探聯(lián)系的機會。
照此時機,又放任幾名暗探不管,任由他們送信回去,同時在軍營內(nèi)散布些許流言,多與劉琦有關(guān),大有一種“忽然對荊州政事起意”的模樣。
周不疑和劉備練劍結(jié)束,二人休息時商議起了襄陽的事。
早晨時已收到了劉琦公子的密信,說來府上的是蒯良蒯君,已將玄德公欲言之事告知,不知結(jié)果如何,劉備擦拭著汗珠,對周不疑道:“這位蒯君,在荊襄舉足輕重,我還是覺得他未必肯助我。”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他既知道我和劉琦公子多有往來,或許就會避嫌。”
此計是當初龐統(tǒng)、徐庶、周不疑三人圍爐夜話時所設,但他們的目標不是蒯良,而是蒯越!
沒想到卻是這位忠厚仁義之名的蒯君扎了進來。
周不疑笑道:“立君子之名,未必就不會尋良主而去,人們?yōu)榱朔奖闾郏哉f出了良禽擇木而棲的話,道理都是人說出來的,我看蒯君也會明白這道理,在下覺得,就算他不肯入局,蒯越也會有所行動。”
“現(xiàn)在,我們作勢用心于荊襄,便可以暗中秘密聯(lián)絡入蜀之法了。”
劉備感慨不已,沒想到這一日來得這么快。
他正要開口,卻見龐統(tǒng)匆匆進來,還沒走到近前便喚道:“主公,我此前所說,才學在我之上的那位友人,現(xiàn)已到了新野,還請主公隨我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