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愿力:走出迷茫、釋放自我的五大法則
- 七芊
- 2810字
- 2025-01-15 15:55:32
序言
我的前3本書《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選準賽道再奔跑》《精準求職》分別寫于我的3年、5年、7年目標實現的時候,見證了我在大學畢業后花了7年時間來改變我自己的全過程:從入職業內知名公司到最頂尖企業,從一個職場小白變成知名作家,從員工變成管理者再變成企業老板,從獲得國內榮譽到獲得國際榮譽……
我用了7年時間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當初設想的人。
我記得在接受混沌商學院導師歐爺采訪時,她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你是不是一個覺得做所有事情都很容易,并且很輕易就成功的人?
她覺得我年紀輕輕就拿到了福布斯U30的獎項,寫過幾本書,經常被各種知名媒體采訪,上綜藝節目,還擁有自己的企業,過得光鮮靚麗,一定是那種思維特別靈活、很聰明、覺得所有事隨便做一做就會成功的人。
但我的答案讓她大跌眼鏡,我并不是一個她所認為的很輕易就會成功的人,我反而是那種覺得所有事都很難的人。我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歸因于我在背后付出的巨大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否則我很難取得成功。
我的人生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相反,充滿了“設計”。
我并不是隨便寫一寫就成了作家,我為了成為頂尖的作家,刻意努力了許多年。
我出生在大學教師家庭,我的外公是大學校長,母親是大學教師,托他們的福,我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從小的目標就是成為頂尖的作家。我每天騰出1小時的時間來寫作,這件事到目前我已經堅持22年了。
畢業的時候,為了這個目標,我放棄了小語種專業,進入當時互聯網讀書行業非常頂尖的公司微博讀書,成為一名負責國內一線作家作品推廣的市場運營人員。我在讀書行業用了3年時間學習娛樂化營銷,了解讀書行業的商業模式,積累圖書出版及營銷所有環節上的資源和人脈。盡管被出版方拒絕無數次,但我仍然堅持日更文章兩年,累計600多篇。因為趕上了知識付費的“窗口期”,通過講課獲得了大量的流量,我才被出版方關注,而這時我已經花了3年的時間。3年目標實現那一年,我親自操盤自己的第1本書《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在全國68所大學進行簽售,這本書成為職業賽道銷量排行榜的第1名。
出版第2本書《選準賽道再奔跑》的時候,我想選擇國內頂尖的出版社操盤,所以提前兩年的時間開始規劃,不斷用第1本書的數據進行推銷,最終找到了國內頂尖的中信出版集團出版了這本書,并在國內30余家企業和書店進行了簽售。
第3本書《精準求職》趕上了新冠疫情,并沒有如期出版。有了前兩本書的經驗,我開始意識到只有找到一家風格調性更符合的出版方,一個更懂這本書的編輯,才能做出有超級影響力的爆款。因此,我花了1年的時間重新篩選,最終找到了國內最擅長做工具書的老牌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由其生活分社社長王淑花女士親自操盤出版了我的第3本書,這本書一經上市便是各大圖書榜單的銷量第1名。
即便如此努力,我的書的銷量也并沒有成為業內標準中的“中國最頂尖”,我的榮譽也沒有達到我的預期,但這并沒有讓我想放棄,相反,我變得更有耐心,愿意花更多時間來做這件值得挑戰的事。
一件事成功,背后是無數的細節、困難、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小到你的文章要怎么寫、受眾是誰,大到讀書經濟的商業模式、合作出版方、營銷策略、簽售會環節的設計、品牌的贊助,這些都不是隨隨便便做一做就可以成功的,都需要精心的準備、耐心的積累、縝密的設計和時間的考驗,才能一朝爆發。
所以,我從不認為有什么事情是輕易就可以成功的,而且很多時候即便你非常努力,你也可能會失敗。
沒有成功過的人才會覺得做一件事很容易,其實所有的成功都是很難獲得的,只是看你愿不愿意為了這份成功堅持下來。
至于歐爺覺得我經常是各大媒體采訪的對象這一點,其實背后也有5年時間的積累。我一直都在從事泛娛樂行業公關工作,每天至少花1個小時的時間去和各種官方媒體打交道。持續積累了5年,我才有了如今成為各種重點節目嘉賓的光景。
參加綜藝節目更是如此,當時也是早早發現自己的內容創作賽道需要綜藝節目和短視頻的形式來放大商業價值影響力,所以我定向積累了很多年。加入長視頻領域最頂尖的公司愛奇藝,每天都投入時間和綜藝節目的制作方、營銷方、導演、編劇交流,我才有了后續可以進入國內頂尖職場綜藝節目做嘉賓的機會。
甚至福布斯U30的榮譽,我也是連續申請了兩年才成功。
所以,我從來沒有輕易成功的時候,更多時候是很努力卻不夠成功。我并不聰明,也不看重聰明,我看中的是積累,由積累帶來的強大基礎,我相信這些基礎早晚會由量變引發質變,一定會帶來巨大的爆發。
基于我的這種思維模式和人生經歷,一些意志力、信念沒那么強的人會質疑我,因為他們做不到,他們會認為我這樣的人沒準是“事后諸葛亮”。
幸好我是個記錄能力極為強大的人,所做的事情都有記錄,所有的成績都有據可查。這讓很多長期跟隨我的人逐步從懷疑轉到好奇:如何才能擁有這樣強大的目標感和這樣篤定的人生方向?
這正是我寫這本書的原因,我想分享一些真實的人生發展中關于擁有目標感的覺知與方法,希望可以啟發一些渾渾噩噩、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找到新的力量。
這些年,有大量的讀者因為我的書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工作、生活,乃至家庭都因為有了堅定不移的目標而進入更好的人生狀態,我把這些故事也整理出來,一并供大家參考學習。
在我看來,目標并不是一個形而上學的定義,為了實現而實現并沒有意義,真正的快感在于人在一個又一個目標中實現了自我升級。把一個不那么好的自己逐步升級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在此附上我過往的10年。
2014—2017年的3年目標:進入行業最頂尖的公司,第1本書在全國簽售。2017年全部目標實現:3年中先后進入新浪微博、搜狐視頻和愛奇藝,擔任高級公關經理;第1本書《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在全國簽售。
2018—2019年的5年目標:做自己的公司,賺第一桶金,第2本書在全國簽售。2019年全部目標實現:2018年創立現在的企業;2019年賺到第一桶金;第2本書《選準賽道再奔跑》在全國簽售。
2020—2021年的7年目標:擁有1000萬個粉絲,5000萬元營收,第3本書在全國簽售。因為新冠疫情,這些目標只實現了一半。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當時的團隊不足以支撐我的目標,因此,我拿出了1年的時間來打磨優秀的管理團隊,最終獲得了成功。第3本書《精準求職》是在2021年寫完的。人生7年目標截止的這一年,我獲得了意外之喜:福布斯U30的獎項給這7年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2022年,我30歲,帶著新的團隊,摸索公司新的業務模式,也算是休息了1年。
2023—2027年是我新的5年目標的實現周期,我希望成為中國最頂尖的作家,做成業內知名的職業教育企業,結婚生子,完成自己新身份的轉變。
希望這本書可以啟發到你。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是2023年,希望2027年,我們相逢在更高處。
附言:友情提醒,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建議大家購買這本書的紙質書,而不是看電子版。因為這本書涉及大量的自我梳理實戰作業,需要你在書本上完成,用你的筆寫下你的思考。電子版往往達不到這個效果,你還會因為電子屏幕的閱讀而走神,無法百分之百地吸收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