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說,它剛才見到馬麝不去追攆,現(xiàn)在又放跑了小公豬,它究竟想干什么呀?哦,你是不是要說它想再等等,等到來了比小公豬更容易擒捉的獵物,它就會撲上去撕咬了,是嗎?尊敬的動物學家,你能告訴我,對雪豹這樣的動物來說,還有比小公豬更容易捕殺的獵物嗎?”強巴用一種訕笑的表情望著我問。
“……”我無言以對,臉熱熱的,有點慚愧。
“我來告訴你吧,確實還有比小公豬更容易擺平的獵物。哦,來一只瘸腿赤斑羚,走一步晃三晃,連站都站不穩(wěn)了,只消舉起豹爪輕輕一拍,就能將其拍得四蹄朝天,豈不比小公豬更容易捕殺?哦,再來一頭正在拉稀的野牛犢,已經(jīng)拉了三天三夜,都快拉得虛脫了,走路就像扭秧歌,吹一口氣都能將其吹倒,當然也比小公豬更容易逮到。”
“行啦,”我說,“別挖苦人了,就算我剛才判斷失誤,那你說說,它假如不是為了打獵,干嗎大老遠地跑到這里來呢?”
“……”強巴也是一副懵然無知的神態(tài)。
我是具有碩士學位的動物學家,強巴是闖蕩山林和野生動物打了幾十年交道的土專家,可不管是我的書本知識還是強巴的實踐經(jīng)驗,都無法解釋雪妖反常的行為。我們只知道兩點:第一,雪妖靠每天三磅肉塊是無法維持生命的,它能堅持八天,活得好好的,肯定還有其他食物來源;第二,動物沒有游山玩水的閑情逸趣,它大老遠從雪山附近的巢穴跑到尕瑪爾草原來,肯定是為了覓取食物。但既然它是空著肚子來覓食的,為什么見到較易獵取的小公豬仍無動于衷呢?莫非還有更方便更省力更唾手可得的獲取食物的辦法?難道它在等著天上掉肉塊下來?
我決定繼續(xù)待在仙鶴峰,一定要揭開雪妖反常行為的謎底。
四劫食謀生
雪妖把從豺群口中搶奪食物當做自己的最佳覓食方式。
初冬明媚陽光鋪滿雪山草地,幾只紅嘴藍鵲在天空盤旋,一群金絲猴在樹叢跳躍。
突然,尕瑪爾草原爛泥塘背后,出現(xiàn)幾十個小紅點,我用望遠鏡看去,哦,是一群豺,狩獵歸來,正向一條亂石溝走去。
豺又叫豺狗,皮毛為土紅色,當?shù)厣矫裼址Q其為紅狼,是一種群居性中型猛獸。
看得出來,這群豺在某個地方獵獲了一頭野豬,好幾匹豺有的嘴里叼著豬腳,有的嘴里叼著豬排,還有的叼著豬頭。這只被豺群大卸八塊的倒霉的野豬,很有可能就是剛才在爛泥塘拖起一串水葫蘆當早餐的小公豬,因為我從望遠鏡里看見,那只叼在豺嘴上的豬頭,鼻吻間有塊醒目的白斑,嘴唇兩側(cè)還翻卷兩根半尺長的獠牙。唉,這也太可惜了。我不是指小公豬年紀輕輕便斷送了性命而覺得可惜,野豬嘛,處在大自然食物鏈下端,一不留神就會成為食肉獸的美餐,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什么可惜不可惜的。我是為雪妖感到可惜,這只小公豬本來應(yīng)該成為它的獵物,現(xiàn)在卻白白便宜了這群豺。
豺群進食有個習慣,捕捉到獵物后,將大部分獵物當場吃掉,然后將一部分獵物帶回巢穴,喂養(yǎng)留在巢穴的幼豺和看家的老豺。
“快看,雪妖起來了!”強巴用胳膊肘捅了我一下說。
我趕緊將望遠鏡移向小山包,剛才還在蒙頭呼呼大睡的雪妖,已經(jīng)醒了,俯瞰正從小山包下經(jīng)過的豺群,四肢彎曲,豹尾平舉,擺出一副躍躍欲撲的架勢。
這家伙八成是害了紅眼病,看見本該屬于自己的小公豬成了豺群的美味佳肴,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來場雪崩把這些豺通通活埋了!
動物也有嫉妒心,看見別“人”活得很快樂,自己卻活得很倒霉,心里就不是滋味。
但我斷定,雪妖不過是擺個樣子發(fā)泄心中怨氣嚇唬嚇唬豺群而已,不會真的去襲擊豺群搶奪食物的,理由很簡單,它連送到眼鼻底下的小公豬都放棄捕捉,怎么可能冒犯“人”多勢眾的豺群呢!
可我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判斷失誤。雪妖一個撲躍,從小山包上躥了下來,盯著一匹腹部吊著一排乳頭的母豺,吼叫著追上去。
我和強巴面面相覷,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高黎貢山上的豺,可不是好惹的角色。不錯,雪豹屬于大型猛獸,豺?qū)儆谥行妥攉F,一只雪豹體積相當于五匹豺。假如一對一單練的話,雪豹無疑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再窩囊再不中用的雪豹也能輕而易舉地打敗最強壯最兇悍的豺。可豺是一種群居性動物,少則十幾匹多則幾十匹生活在一起。豺由于體格相對瘦小,單只豺力量有限,難與其他食肉獸競爭,因此更注重群體合力。豺本性貪婪,比狼更兇殘,各個都像敢死隊員,餓極了時,碰到什么攻擊什么。曾有報道說,一群豺當著母虎的面,吃掉兩只剛出生不久的虎崽。身強力壯的狗熊,也常是豺群的攻擊對象。而狼一般來說是不敢襲擊老虎狗熊這類龐然大物的。雪豹雖有高山雪域霸主的美稱,卻很少有雪豹敢招惹豺群的。
雪妖冒冒失失躥進豺群,只怕是兇多吉少啊。
被雪妖追趕的那匹母豺,嘴里叼著一只碩大的豬頭,負重奔逃,自然是逃不快的,不一會兒,就被雪妖追上了。
我和強巴在仙鶴峰觀望,居高臨下,距離不太遠,又有望遠鏡輔助,尕瑪爾草原上所發(fā)生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雪妖像影子似的粘在那匹母豺后面,洶洶吼叫,雖然豹爪已經(jīng)夠得上母豺,只消腳下生風再搶前一步,便能摑打在母豺背上將其拍翻在地,但它并沒舉爪撕打,而是一味地緊貼在母豺身后奔跑,好像在與母豺進行一場田徑友誼賽。
據(jù)我所知,雪豹是一種沉默寡言的動物,通常只在求偶或與同類爭奪領(lǐng)地時才會頻繁吼叫,捕食時一般不會發(fā)出叫聲,而此時,雪妖卻一面追攆一面連續(xù)不斷地吼叫,這是很反常的現(xiàn)象。給我的感覺,雪妖是在用吼叫聲向那匹母豺傳遞這么一個信息:我不想撕抓你,只要你丟下那只豬頭,我就放你一馬,絕不傷害你!
也不曉得是一種威脅呢,還是一種變相哀求。
當雪妖追攆那匹母豺時,其他豺都停了下來。豺們沒有因為突然出現(xiàn)一只雪豹而四散潰逃,也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驚慌失措來。當雪妖在追攆過程中與別的豺擦肩而過,那些豺并不躲閃,反而朝雪妖齜牙咧嘴做恫嚇狀。幾匹大公豺挺身而出增援那匹母豺,有的朝雪妖投去鄙夷的目光,有的朝雪妖發(fā)出嘲諷的囂叫,有的朝雪妖怨恨咆哮,有的跑到雪妖面前來回晃動,干擾雪妖追攆那匹母豺。
種種跡象表明,豺群對雪妖并不陌生,好像雪妖的出現(xiàn)早就在它們的意料之中。
那匹母豺奔逃時,豬頭在草地上拖拽,一只豬耳朵被草莖樹枝拉扯下來,掉在地上,雪妖大概是餓極了,餓虎撲食般地抓住那只豬耳朵,迫不及待地吞進嘴里。
謎語算是解開了,我們每天投喂三磅肉塊,雪妖之所以能活下來,就是靠這種半掠奪半乞討的方式從豺群中獲得補充食物。
我想象著雪妖第一次從豺群口中獲得食物的情景。那是八天前,饑腸轆轆的雪妖來到尕瑪爾草原,想捕捉赤斑羚或野豬什么的飽餐一頓,遺憾的是,它雖然發(fā)現(xiàn)了目標,也努力去追逐撲咬,卻屢屢落空,白費了許多力氣。它退而求其次,希冀能交好運,找到一條被凍僵的蛇或找到一只病死的兔子。茫茫草原,要找到可以充饑的動物尸體,談何容易。不錯,新陳代謝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高黎貢山上每天都有動物淘汰死亡,但素有殯葬工之稱的兀鷲早就從空中發(fā)現(xiàn)死神蹤影,還沒等那些倒斃的動物完全冷卻,就已經(jīng)將它們啄食得干干凈凈,只剩下一堆白骨了。雪妖在草原兜了一圈,連只死耗子都沒找到,餓得恨不得啃自己的大腿。
就在這時候,一群豺獵食歸來,路過這個地方。豺群捕獲一頭藏羚,各個吃得肚兒溜圓,好幾匹豺還叼著吃剩的肉塊。雪妖聞到香甜的血腥味,饞涎欲滴,從草叢里躥出來,吼叫著沖進豺群。豺們毫無心理準備,突然看見一只威風凜凜的雪豹出現(xiàn)在面前,著實嚇了一大跳,頓時亂作一團。有一匹豺膽子大概特別小,扔下嘴里的一大塊藏羚肉倉皇奔逃。雪妖立刻撲到肉塊上,緊緊摟抱住生的希望,大口咀嚼吞咽,不費吹灰之力白得了一頓午餐。豺群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艱苦的狩獵,疲憊不堪,又因為肚子吃得很飽,沒必要為一點吃剩的食物斤斤計較大動干戈,就算是一次不太心甘情愿的贊助吧,老豺酋咽下了這口窩囊氣,帶領(lǐng)豺群離開了。雪妖撿得便宜,舒舒服服就解決了肚子問題。
過了一天,當饑餓再次襲來時,當捕獵失敗卻又尋覓不到可以充饑的動物尸體,它又一次在尕瑪爾草原與豺群遭遇,豺群仍然是帶著吃剩的食物滿載而歸,它故技重演,從隱蔽的樹叢跳將出來,大吼大叫沖進豺群,從一匹被嚇得暈頭轉(zhuǎn)向的雌豺口中奪得一塊肉排……
動物也有總結(jié)經(jīng)驗的能力,兩次得手后,雪妖便把從豺群口中搶奪食物當做自己的最佳覓食方式。它沒有能耐自己捕捉活奔亂跳的草食動物,也很難尋覓到可以裹腹的動物尸體,而從我們野外觀察站只能獲得少得可憐的三磅肉塊,要想活命,唯有從豺群口中掏食了。
對雪妖來說,眼下的覓食方式有四個好處:第一,豺群每天都要外出狩獵,捕獲獵物后都會帶一部分回巢穴,這是穩(wěn)定可靠的食物來源;第二,豺群來回都有固定的路線,它只消按時守候在這里,就能得到所需的食物,免除了四處奔波尋找獵物的辛勞;第三,豺群攜帶的食物,都是活宰活殺血淋淋的新鮮肉塊,比腐爛的動物尸體好吃得多,營養(yǎng)也豐富得多;第四,從豺群口中得到的都是立即可以撕食的肉塊,既不需要冒狩獵的風險,也不必對付一頭完整的獵物那樣費勁地去撕扯宰割。可以這么說,這種覓食方式省心省力,安逸舒適,付出的很少很少,得到的卻非常實惠,稱得上是享受型覓食方式,這么愉快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動物都是按快樂原則行事的,本質(zhì)上都愿意過不勞而獲的寄生蟲生活。這以后,雪妖就每天按時到尕瑪爾草原等候豺群出現(xiàn)。
“沒想到,雪妖是靠攔路搶劫活著的。”強巴搖頭嘆息道。
“它胯部那塊碗口大的傷痕,也許就是在豺群搶奪食物時被豺咬傷的。”我說。
“快看,草墩上是豺王,它好像要組織進攻了!”強巴叫道。
我用望遠鏡順著強巴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一匹體毛呈紫銅色的老公豺站在草墩上,嘴吻朝天發(fā)出一聲長嘯,剎那間,所有的豺眼睛放光尾巴三十度上翹兇相畢露。這匹紫銅色體毛老公豺個頭較其他豺要大一些,毫無疑問,它是這群豺的首領(lǐng),要是給它起名的話,叫紫銅老豺酋挺合適。酋,首領(lǐng)頭兒的意思;豺酋,即豺群中地位最高者。不難判斷,紫銅豺酋向?qū)傧掳l(fā)出了準備廝殺的命令。
沖突在所難免,誰愿意自己辛辛苦苦捕獲的食物拱手相讓呢。
可以肯定,當雪妖一次又一次從豺群搶奪食物,紫銅老豺酋的憤慨便與日俱增。偶爾一兩次,你來占點便宜,勉強還能容忍。大自然遵循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雪豹屬于大型猛獸,豺?qū)儆谥行妥攉F,雪豹以大欺小,像剪徑強盜那樣掠搶豺的食物,也是挺正常的事。但天天如此,頓頓都要到豺群來吃白食,把豺群當傻瓜當奴仆當冤大頭當免費餐廳當運輸大隊長,這也實在太過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再說,每天都要遭受攔路搶劫,弄得豺心惶惶,弄得天怨豺怨,長此以往,還有豺的太平日子過嗎?更讓紫銅老豺酋擔心的是,到了食物短缺的隆冬季節(jié),豺群完全有可能在外奔波一天卻一無所獲,歸途中沒有什么多余的食物可供這只厚臉皮雪豹掠搶,換句話說豺群沒東西可當做買路錢留下來,餓壞了的雪豹完全有可能動歪腦筋攻擊防衛(wèi)能力極弱的幼豺。對負有保衛(wèi)豺群安全職責的紫銅老豺酋來說,必須采取斷然措施,防患于未然,這是很正常的反應(yīng)。
雪妖還跟在母豺屁股后頭追攆,紫銅豺酋帶著幾匹大公豺向雪妖圍了過來。豺們從側(cè)面和背后進攻,一匹獨耳公豺用腦袋在雪妖后胯猛撞了一家伙,一匹殘尾公豺撲到雪妖屁股上張嘴咬那條豹尾。
雪妖畢竟是有高山霸主之稱的雪豹,天生尖牙利爪,不會像孱弱的草食動物那般在豺群的攻擊中束手就擒。獨耳公豺撞它后胯,它揚起前爪反擊,獨耳公豺在地上打了個滾逃開去;殘尾公豺撲到它屁股上,它扭頭噬咬,殘尾公豺知趣地跳到地下吱溜斜躥出去。
我發(fā)現(xiàn),雪妖雖亮出豹爪豹牙抵擋豺的攻擊,卻只限消極防御,絲毫沒有趁機反撲邊消極防御為積極防御的打算。獨耳公豺撞它后胯被它拍打在地打滾時,它只消再伸出另一只豹爪即可將膽大妄為的獨耳公豺攫捉住,可它沒這樣做,白白丟失了反守為攻的好時機;殘尾公豺撲到它屁股上時,它完全可以順勢用豹尾卷住豺腰,然后轉(zhuǎn)過身來噬咬,不說一口咬斷殘尾公豺的脊梁骨,起碼也能咬得殘尾公豺靈魂出竅,可它卻未認真咬下去,白白喪失了反咬一口的有利戰(zhàn)機。我的望遠鏡移向脖頸被豹爪摑了一掌的獨耳公豺,脖頸上沒有皮開肉綻;望遠鏡又移向背脊被豹嘴啃了一口的殘尾公豺,背脊上不見鮮血淋漓。雪妖雖然初出茅廬,缺乏格斗廝殺經(jīng)驗,但怎么說也是大型食肉猛獸雪豹,豹爪和豹牙不是紙糊的也不是泥捏的,抓一下咬一口,非死即傷,不可能什么傷痕也不留下的。我猜想,雪妖在摑打獨耳公豺時,沒有將尖利的指爪從爪鞘里伸出來,只是用爪掌柔軟的肉墊進行打擊;雪妖在啃咬殘尾公豺時,豹牙并沒有用力闔攏,不過是做了一個啃咬的樣子而已。
只有一種解釋,雪妖不愿與豺群之間發(fā)生流血爭斗,不愿擴大事端激化矛盾,它僅僅是想得到一點豺群吃剩的食物,它絲毫也沒有要和豺群為敵的意思。
雪妖軟弱的反抗,低質(zhì)量的消極防御,反而刺激得豺群更加瘋狂囂張,又有幾匹豺加入戰(zhàn)斗,張牙舞爪橫沖直撞圍攻雪妖。
起初,雪妖倚仗著自己身高力大,不把豺們放在眼里,抖擻精神與大公豺們周旋,但它低估了這些身體瘦小的豺,這些豺雖然力量有限,但異常機靈異常勇猛,而且非常團結(jié),互相配合得很好,它顧得了頭顧不了尾,剛剛趕走左邊進攻的豺,右邊又遭到另一只豺的偷襲。許多豺輪番撲上來,走馬燈似的在它面前躥躍囂叫,攪得它頭昏眼花不知該如何應(yīng)付。十幾個回合下來,它不僅沒占到什么便宜,還被紫銅老豺酋在腳桿上狠狠咬了一口,皮開肉綻,疼得咝咝倒吸冷氣,雪豹的威風頓時倒地。豺們卻斗志昂揚,逼得更緊咬得更兇。
更讓我目瞪口呆的事發(fā)生了,雪妖將撲到身上來的豺驅(qū)趕開后,便蜷縮身體側(cè)躺下來,扭轉(zhuǎn)脖子朝紫銅老豺酋呦嘔叫喚一聲,叫聲悠揚綿長,似乎有一種諂媚討好的意味,目光凄楚迷茫,似乎有一種訴苦訴難的含義。
我和強巴都熟悉雪妖這個特別的姿勢,在豢養(yǎng)期間,它調(diào)皮搗蛋或耍潑撒野時,我們揚起皮鞭大聲呵斥,它害怕遭到體罰,便會乖巧地蜷縮身體側(cè)躺下來,用悠揚綿長的聲調(diào)朝我們呦嘔呦嘔叫喚,用意很明顯,是在乞求我們寬恕。每每這個時候,我們也就垂下皮鞭停止呵斥,原諒它的過錯。
沒想到,雪妖在豺群面前也做出這個乞降的姿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