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為圣人正道而死,死得其所!
- 大明: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
- 咸魚拌飯醬
- 2143字
- 2025-02-01 22:07:58
得知孔訥進京,百官朝臣們自然喜不自勝,畢竟在他們看來,有這位孔家的新任家主來勸說,陛下必定會收回分科取士之命,因而所有人也都沉寂了下來,靜侯孔訥進京。
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六部尚書不打算讓國子監的監生出頭鬧事,沒想到,這群監生自己卻主動鬧出事來。
自從得知了重開科舉之事,國子監的監生們頓時是興奮異常,更有甚者痛哭流涕,要知道科舉已經停辦了快十年了,他們這些儒家學子是怎么過來的嗎?如今重開科舉,正是他們大展拳腳之時。
可隨后卻得知,陛下這次雖然重開科舉,但卻對此進行了改革,科舉高中者不但要去地方衙門當兩年刀筆吏,還要進行分科取士,這能忍嗎?
要知道,這些監生們多年來埋頭苦讀孔孟之道,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通過科舉一舉成名,光宗耀祖,然而,如今朝廷卻突然宣布,算學、律學等雜科也能參與科舉,這無異于在他們心中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千層浪。
一時間,國子監內風云涌動,抱怨嚷罵聲不斷,生員們甚至連課也不上。
國子監門口,一名監生憤憤不平地說道:“我等寒窗苦讀這么多年,難道就是為了和那些學算學、律學的人同場競技嗎?”
聲音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怒。
“是啊!朝廷此舉,豈不是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另一名監生附和道,眼中閃爍著怒火。
隨著他的聲音落下,剩下的生員呼喊了起來。
“抵制分科取士!”
“明經乃是科舉正統,絕不容許其他雜學喧賓奪主!”
“雜學旁科滾出科舉!”
本來最開始只是十來個激進生員出來喝嚷,可眾人本就憤怨不平,被這一攛掇,全都涌了上來,畢竟是關乎命運前途的大事,生員們哪一個沒有怨氣?
原本的科舉是他們儒家生員的專屬通道,現在那些旁科士子都能分一杯羹,他們豈能淡定?
人多膽氣壯,眾人先是抱怨,再是叫屈,到最后就謾罵起來。
喝罵聲越來越難聽,眾人的氣勢卻越來越足。
不一小會,嘯聚的人數已達數百之眾。
如此吵嚷,自然吸引了不少外人關注,此刻那門外就有好些看客聚了上來。
生員們恨不能將事情鬧得更大,自是希望得人關注,此刻見百姓圍攏上來,他們反喊得更大聲了。
“雜學旁科滾出科舉,還我儒家正統!”
“圣人之道不容玷污,請陛下收回分科取士之命!”
“諸位若真要捍衛圣人之道,可敢與我一起宮門叩闕?”更有激進者提出要去叩宮門。
若是以往,這群監生哪有這個膽子,但現在大家都在氣頭上,再加上人多勢眾,因而直接答應了下來。
“走!我等現在立刻前往宮門叩闕,若陛下不答應取消分科取士,我等絕不離開。”
“圣人之道傳承千年,為圣道而死,死得其所!”
有人帶頭,其余人也跟著大步向前,直沖沖的向著皇宮的方向而去。
一行人氣勢洶洶,眼看就要闖出國子監大門,卻在這時,自背后傳來一聲震喝:“站住,都給本祭酒站住!”
此刻沖上來勸阻的,正是國子監祭酒吳颙。
身為國子監掌門人,吳颙在得知這群生員要去皇宮叩闕時,差點沒嚇個半死。
朱天子的冷酷手段,他可是心知肚明。
想也知道,事態稍一鬧大,這些生員能不能免罪尚在兩說,但他這個祭酒鐵是死定了,這會兒急匆匆趕來,吳颙慌得連鞋子都跑掉一只。
“拜見祭酒大人!”這個年代,尊師重道是最基本的原則,一聽到吳颙的話,眾監生當即停了下來,轉身向其行了個禮道。
“爾等這是要作什么?”吳颙望著這群監生,厲聲呼喝道。
“祭酒大人,陛下欲拋棄我儒家正道,進行分科取士,我等現在要去宮門叩闕,求陛下取消此令!”
“宮門叩闕,爾等可知這是死罪?”
“惟明公能為了孟子不懼一死,我等為了孔孟圣道,焉能怕死乎?”
惟明公指的就是錢唐,洪武初年,朱元璋因不喜孟子言論,故而下令撤掉孔廟內的孟子牌位,在考試的時候,也不得引用孟子之言。
朝臣都不敢上前勸解,唯有時任刑部尚書的錢唐挺身而出,伏闕上書,最后更是抬棺死諫,最終使得朱元璋收回了命令,將孟子的牌位重新請入文廟。
此時以錢唐來舉例,更是說明了他們這些人的決心。
更有人直言質問道:“祭酒大人也是當世大儒,深受圣人教誨,您難道能坐視我儒家這般受人欺辱?”
聽他們這口氣,若是還顧及儒家體面,吳颙就該跟他們一起宮門叩闕,面圣直諫。
吳颙畢竟老成持重,豈會被他們帶偏,他知道以強制手段是不可能讓他們放棄此想法的,因而當即轉變了口風,溫聲勸道:“本祭酒也知分科取士的危害,然爾等皆是國朝棟梁,此刻最應該的是好好學習,等待三年之后的科舉,若是因此冒犯了天顏,豈不葬送了前程?”
此話一出,一部分人有些遲疑了,畢竟若真是因此而失去了科舉之機會,不但是他們的損失,更是他們家族的損失,辛辛苦苦等待了快十年,好不容易等來了,如今卻因為一次沖動而失去,值得嗎?
見到一部分人已經冷靜了下來,吳颙連忙趁熱打鐵繼續說道:“爾等心有怨氣,本官自能理解,可當下朝廷重啟科舉,更該以學業為重,將來方能高中,至于分科取士,本祭酒會將你們的意見向陛下轉達,想來,陛下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答復。”
“祭酒大人真的能夠向陛下轉達我等的意見嗎?”依舊還是有監生懷疑。
“當然,而且就算諸位學子不相信本祭酒,難道還不相信朝廷諸公嗎?他們也都是儒家之人,自不會看著這圣人之道淪落到其他雜學為伍。”為了說服這些監生,吳颙更是把朝臣們都搬出來了。
“不錯!祭酒大人所言有理!”
聞言,眾人這才醒轉過來,對啊,朝里那么儒家重臣,他們自會維護儒家地位,何須自己出面?
“好了,大家都回去吧,這件事到此為止!”終于將所有人都勸住了,直到這時,吳颙才長舒口氣,無奈抹了抹額頭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