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張翁來歷 北宋皇陵
- 諸天:從在神雕修仙開始
- 平生不愛碼字
- 4187字
- 2025-02-05 23:21:59
“老東西,你以為你是雇主,出了錢,我便不敢殺你?”
房間內,隨著質問的聲音響起。
許清握著長劍的手臂微微用力,劍鋒似乎會隨時割破喉管!
張翁的脖子被他扼住,此時根本說不出話來。
有道是:越老越惜命。
他感受著劍鋒上的冷意,又不敢劇烈掙扎,只能不斷發出‘嗬嗬’的細微吐氣聲。
一旁的趙素真卻猛然起身,放下搗藥藥杵。
許清只道她要過來救自己的師傅,遂將注意力轉移過去三分。
誰知少女只是走到他身邊,對師傅的慘狀視若無睹,冷淡道:“你讓一下。”
許清一怔,隨后提著張翁,側過身。
只見她取過門后的熱水壺,倒了一臉盆的水。
又回去桌前,把剛才碾出來的藥末倒入水盆中。
那一盆清水便迅速被暈染了顏色,水面泛起了一種詭異的紫青之色。
趙素真又將雙手放入盆中,隨后一言不發,默默注視著盆中手掌。
‘這是在......練什么類似于鐵砂掌之類的,奇門掌功?’許清心中暗道。
但少女這種冷淡的做派,確實給許清整不會了。
你倆不是師徒么?
他想了下,還是把手中的劍放了下來,然后收起八分力道,猛然朝張翁小腹拍出一掌。
玄冥神掌的掌力何其霸道?
許清落掌之處,張翁的身體上迅速蔓延出一個黑綠色的掌印!
若是有人伸手撫摸,就會發現掌印處炙熱異常,宛如烙鐵。
而掌印周圍卻是異常冰冷,好似積年不化的玄冰。
“你方才不是好奇,為何那大宋皇城司的密探在對掌時,輸給了我么?”
“我現在就讓你嘗嘗這玄冥神掌的滋味!”
許清話音剛落,寒毒發作,就見老人渾身打起了擺子。
只聽他牙齒咯咯作響,原本長著褐色老年斑的皮膚上,跟著泛起了一絲青白色。
一股寒氣,混著某種粘稠的陰冷。
此刻像條活蛇一樣,從張翁小腹處升起,在經脈里不斷游走。
這正是玄冥寒毒在侵蝕人體經脈的征兆!
許清冷笑:“感覺如何?”
張翁嘴唇微動,似是想要說話,但臉都被凍的僵住了,口舌發木。
呼吸之間,口鼻處甚至會噴出道道白氣!
“冷......好冷......”
這人不通武功,只是個正常的老人。
此刻被寒毒一侵,意識渙散,便剩下了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只會抱著膀子不斷重復這幾個字。
如此折磨了小半柱香,見對方連神智都不太清醒了。
許清這才出手,止住了他體內躁動的寒毒。
“你以為這就完了?”
“這寒毒以后每天夜里都會發作。”
許清目光落在身前。
他看著捂住小腹、佝僂站立的老人,漠然道:“初始,你只會每逢夜晚,覺得周身寒冷難耐。但隨著時日增長,便會終日如墮冰窟,寒顫不止,不分晝夜!及至最后,便是渾身血液凝固,經脈凍結,整個人化作一座冰雕!”
他這話里,并無半點夸張。
許清的內力積累雖然可能不如后來的玄冥二老,但他內力經過太極玄清道提煉,內蘊靈性,品質堅韌,難以驅散。
這個特性自然而然的影響到了玄冥寒毒。
所以同樣是玄冥神掌。
單論寒毒這方面,許清用出來的玄冥寒毒效果,就要比玄冥二老的強上不止一籌!
張翁咳嗽幾聲,然后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咳咳咳......想不到,這世上還有這等極致武學,老朽也算是開了眼界了!”
他知道自己今日應該是死不了了。
但以后能活多久,屬實難說。
剛才那種滋味......
想必便是十八層地獄里的冰山地獄,也不過如此了。
張翁從懷里顫顫巍巍取出一個小玉瓶,從中倒出一粒藥丸服下。
幾個大喘氣后,才算是勉強捋平了胸腔中躁動的氣息,但先前那股寒氣仍然驅之不散,潛伏在身體深處。
許清也沒打斷他的動作,只是說道:“現在開始,我問,你答!”
說完,也不等老叟回應,便自顧自問道:“你本家姓名是什么?從何處來?”
張翁咳嗽幾聲,體驗過那一番寒毒入髓的感覺,這回總算老實了。
他摸索著把桌上油燈抱在懷里取暖,也不怕燒到自己。
聽見問題,便老老實實回答道:“老朽姓張,單一個曠字,表字元放,祖上太原人士。”
“你本職是風水師?”
張翁一挺胸,驕傲道:“堪輿風水,觀氣尋龍,這是祖宗們傳下來的吃飯本事,老朽自然是風水師!”
許清眼中精光一閃,又問道:“你先前說,你祖上和宋廷的皇城司有來往?這是怎么牽扯上的?”
“此事......說來話長。”
張翁默然片刻,說道:“小郎君可知靖康之變?”
許清皺眉:“你有話直說便是,這天下間,怕是沒人不知道靖康舊事!”
別的不說,就岳飛寫下的那首滿江紅,許清兩輩子都沒忘!
張翁不敢賣關子,急忙解釋道:“一百一十一年前,金軍南下,兩次圍攻東京,最終攻破城池。金人擄走了當時的兩位宋帝,并著兩位皇后、太子、公主及諸多妃嬪一路北去。”
“從此,世人皆知大宋皇室備受欺凌。徽欽二帝在草原上坦胸牧羊,帝姬妃嬪淪為金國貴族玩物。”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實趙氏先祖,亦是因這一戰而不得安生!”
趙氏先祖......
許清眼睛一瞇,反應很快:“你的意思是,宋帝的帝陵?”
“不錯。”
張翁點頭道:“宋室帝陵位于東京城三百里外,背靠洛水,正面嵩山。自太祖皇帝以來,共設有七帝八陵,同葬有二十余位歷代皇后。”
他說的這個地方,許清還有點印象。
前世的時候,許清去鞏義安慰離婚的女同學。
兩人吃完飯,在附近玩了一圈,還專門游覽過宋皇陵。
只不過比起北京的明十三陵,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
宋陵的存在感屬實太低,除了當地人,知道的不多。
張翁又道:“宋室帝陵地勢低矮,又背水朝山,因此在我們風水相術中,將其稱之為龍洼,龍出水。”
“龍洼地形,不同于漢唐皇帝的墓葬風格,其地勢低矮,封土不高,所以極易被破壞。”
“因此,在金人第二次圍城攻破東京之前,其實幾位先帝的陵寢,便已經被金兵毀壞一空!”
“金人士兵掘墳挖骨,將皇陵中的金銀玉器劫掠一空,卻獨留棺槨在外,令先帝遺骨曝尸荒野,其心可誅!”
許清聽了只是笑笑,心里委實沒啥同情的感覺。
他戲謔道:“金人殘暴,能做出此等人神共憤之舉,我倒不意外。只是古人云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如今也算是一報還一報了。”
許清說的,自然是蒙古人滅金之后,盜掘金國陵寢一事。
金國的皇帝大概做夢都沒想到。
當初自己指使士兵挖了宋國的皇陵。
結果好了,過了一百年出頭,自己在大都的墳墓,也被蒙古人給挖了!
張翁笑道:“是啊,所謂天道好輪回,正是這個道理。”
他也只是稍微感嘆一下風水輪流轉的速度,很快便又繼續起剛才的話題。
只聽他接著說道:“趙家帝陵被金人掘了個大半,不少器物、棺槨都被金人運走,情況屬實慘不忍睹!但問題更大的是,龍出水地勢被毀,地宮棺槨被掘開......這等于被鍘了龍頭!”
“而家祖在當時,乃是黃河兩岸有名的風水師。”
“皇城司便暗中找到我家,令家祖為七位先帝另尋藏龍聚氣之地,以復興大宋國運.....”
古人向來迷信風水氣運之說。
尤其是皇家,更對此保持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態度。
自《葬經》問世后,先輩陵寢能否安穩,更是成了家族的后代子孫能否出息的先決條件之一。
對于一向軟弱的宋朝皇室來說。
割地是小事!
金人想要哪里,盡管拿去就是!
歲幣也是小事!
數額你要是不滿意,咱們還可以再商量!
公主和親?
那問題也不大!
大不了我回去多納幾個妃子,多生幾個閨女!
但唯獨老祖宗的墳被刨了,這可不能忍!
金人第一次圍城之時,當時的宋國皇帝收到了皇陵被掘的消息,被氣的大怒。
宋欽宗遂命令皇城司招募奇人義士,一邊追回先帝遺體,一邊另尋龍氣充盈之地,再起皇室陵寢。
張翁的爺爺,就是被招募的人士之一。
張翁回憶道:“為了此事,皇城司內部專門開設了一個新的官署,名曰地官署......”
“同時又將徽宗皇帝手下金石司的事務官,統統征調了過來......”
所謂金石司的事務官,聽起來唬人,其實就是官方盜墓賊!
北宋時期,金石文化盛行。
當時不少的文人墨客,都喜歡研究青銅器、甲骨、竹簡等東西。
比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都是這方面的專家。
宋徽宗這人干啥啥不行,但在玩這方面就很有經驗。
他尤愛筆墨丹青,平時還喜歡騎馬、射箭、蹴鞠,更對奇花異石、金石古董有著濃厚的興趣。
比如說水滸傳里提到過的花石綱......
因此,徽宗手下養有一批官方盜墓賊。
他們專門負責發掘古墓,取其中葬品,供趙佶平日里鑒賞把玩,和臣子裝逼。
“這么說來,你們祖上也算是皇城司的密探咯?”許清驚奇道。
張翁苦笑道:“小郎君這么說倒也不算錯,只不過誰能想到,金人第一次圍攻開封失敗后,能在短短一年后卷土重來?”
“這個新成立的地官署,只興盛了不到兩年,從此便失去了與上級的聯絡,成為無根浮萍......”
許清嘖了一聲。
皇城司作為宋朝皇帝的親軍,天子鷹犬,絕對是大宋最忠實的班底。
在北宋滅亡之際,皇城司估計死傷慘重。
怕是整個建制,都被金人給打散了。
就算皇城司還有部分力量殘余,那估計也都去保護趙構渡江南下,跟著跑去了南宋。
“失去了大宋朝廷的支持,地官署人員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只,依舊以屬官身份自居。”
“追回先帝遺骨,另起皇陵一事,自然也是不了了之。”
張翁緩緩道:“但家祖自認為深受趙氏皇恩,便是官署散了,也不敢懈怠。他老人家一生跋山涉水,總算是把部分宋帝遺骨并著陪葬物,找了一處好地方重新安葬下去。”
許清頓時眼睛一亮。
意思是,這老小子居然傳承有一部分北宋皇室的陵寢陪葬品......
這老頭身上的貨不少啊!
張翁看不到他表情的變化,又繼續道:“家祖臨終之前,始終不敢忘卻宋朝天子恩擢,在榻上面南而死!又令我張氏子孫完成他未竟之事業,務必要尋回當年被金人擄奪走的太祖皇帝遺骨,和永昌陵葬品。”
“但正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地官署雖然曇花一現,只存在了兩年,但依舊被金人走狗所發現。”
“金狗知道了我們的存在,又招攬了不少當年皇城司里投降的骨干,大肆追捕剩下的屬官。”
“雖有江湖義士幫助,但家父也死于金狗手中。老朽被金人王爺完顏洪烈麾下幕僚逼的遠遁大理,十余年不敢回到中原一步。”
又是一個熟人!
許清不發一言,緊盯張翁。
只見對方面上滿是追憶,似有無盡感慨唏噓,神情實在不像是在撒謊。
換句話說,這么一會兒能編出這么多的內容,還能自圓其說,符合歷史邏輯,那也不容易!
張翁深吸口氣:“一直到前些年,蒙古人滅了金國,老朽這才放下戒備,大著膽子回到了北方。”
“前些日子,老朽在山東定陶縣一帶閑逛,無意中觀察山川風水,發現了一處絕佳的風水穴。”
“當時我正要細看,結果才一下墓,就偶遇到了當初追殺我們的金國走狗!”
“他們已經投靠了蒙古人,又用火藥霹靂炸開了古墓!”
許清聞言,表情一呆,意識到了對方話里的意思。
他摸摸下巴,問道:“你的意識是......你們張家,如今轉行當了盜墓賊?”
張翁面色尷尬,連忙掩飾道:“小郎君這話說的......不是轉行!最多只是.....只是閑著用來練練手而已!”
許清呵呵一笑,沒理會那些細節。
他想起前些天對方拿出的那尊青銅器,以及在茶攤聽茶博士所說的‘異寶出世’消息,便直接問道:“你既然下了墓,那墓主人是.....”
張翁深吸一口氣,鄭重道:“春秋巨富,陶朱公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