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皇宮暖閣中,聽說皇后貴體抱恙,早上未能給太后請安。
王林答道,回陛下,是有這么回事。
皇上說,小李子前去傳話,朕晚上擺駕鳳儀宮。讓御前太監,找王林過來伺候。小李子應聲稱諾。
不一會王林過來見禮,皇上詢問事情怎么樣了。王林答,剛才暗衛來報,馬國慶攜全家,正在趕往西郊行營。皇上吩咐,速派人去傳話,西郊行宮戊衛統領,慶國公入住,無需憑證,不可阻攔,依禮迎入,國公爺入住后迅速撤回,西郊行宮戍衛營,無旨不得外出。傳話,禁軍副統領,行宮內依計行事,得手后迅速傳訊,不得有誤。總管王林稱諾。
大約過了半刻鐘,未見動靜,皇上讓王林差人前去查看情況,迅速回報。就在這時,門口來報小林子回來了,有暗錄遞入。皇上說趕快呈上來,不知寫的什么,只見皇上越看越氣,最后直接扔在地上。王總管一看這個情形,知道計劃落空,想知道具體寫的什么?會讓陛下如此生氣,但又不能去撿。等陛下氣頭稍弱,才說,陛下保重龍體,切不可為了無足輕重的人和事,氣壞了身體。皇上說,手握30萬大軍,戰功赫赫,威名遠播,你管這叫無足輕重,你來給朕說說。如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你這顆腦袋也不必留著了。
只見王林慌忙沖上磕頭,到皇上息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三綱五常,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奴才說不足輕重。
皇上說。話是說這么說沒錯,如今馬國慶功譽蓋主,勇冠三軍,藝高天下,現又加封為慶國公位及人臣,往后若再有功,將封無可封,賞無所賞。現四海升平,其擁兵自重,朕心惶恐。若處置不當,恐其叛逆,又或者說成功將他處死,又恐天下人言,朕薄情寡義,寒天下將士之心,背負萬世罵名。
王林言道,恕奴才直言,陛下所恐唯一兵權爾,此事需從長計議,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又試探性的問道,陛下,不知這暗錄上寫的什么?竟能讓您如此生氣。
皇上言道,罷了,你自己看吧,看完后歸入密檔。再想想,朕難道的治不了他。
王林撿起折子,展開看過后,合折收好,回復上聽,陛下,勿要多慮,奴才已有良策。
皇上說。狗奴才既有策,為何不早說?
王林道回陛下,奴才也是剛想到。
說來聽聽。
王林答道。馬國慶如今氣運正盛,恐不宜動手,可以從他身邊人入手,尤其是馬世子,人稱紈绔卑賤貴公子,多有虛妄偏執悖逆言論,只需誘其就范,訂一大罪,迫使馬國慶交出兵權,其余事不足慮。
陛下問,如其不肯呢,兒子沒有了,還可以再生,如果他看自己的兵權,如朕看自己的皇位一樣重要,又當如何?
王林答道:陛下有所不知,馬國慶與趙氏抗儷情深,府中只有趙氏,滅剎之前從未納妾,且有傳言,趙氏入門三年未孕,夫妻二人前往觀音廟求子,馬國慶曾發誓,愿永結同心,不離不棄,白首偕老。那馬元吉,紈绔不堪,皆是其母溺愛所致。馬國慶想必愛屋及烏,不能棄之。俗語說欲先取之。必先與之。今陛下欲要奪之兵權,還需穩其心,使其大意驕縱,方能尋其不周之事,握其把柄,奪其兵權,使其卑從。
皇上眼睛往上一瞟,捋著胡須,嘴角上揚。道,朕愿聞其詳,王林,你且細細道來,莫要遺漏關鍵之處。若趁朕心,必有重賞。
王林答道,朝陽公主去年及笄,尚未婚配。陛下不若賜婚,國公世子入贅皇室,世子頑劣,屆時若出事端,還不是任陛下拿捏,如做出有辱皇家顏面之事,就算是身為國公,想必也無法,輕易開脫罪責。
皇上說,此番計謀甚合朕意,能為朕盡心謀劃,也不枉朕平日之信任,此事若成,朕必當厚上與你,往后還需繼續用心,為朕分憂,朕定不會虧待于你。
王林叩頭答,謝皇上夸獎,能為皇上分憂,乃奴才分內之事,陛下圣明,老奴不過略盡綿薄之力,日后定當盡心竭力,不負圣恩。
皇上又沉思了一會兒說,此事不妥。朝陽被朕寵壞了,驕縱跋扈,如果賜婚給那個紈绔,不是把朕的公主往火坑里推。
王林言,皇上不必多慮,誰進火坑還不一定呢,即為入贅賜了婚,入了宮還不是任我們拿捏,既然是紈绔,沒用的時候,公主想休夫,隨隨便便就可以找出不少由頭。
皇上說,依朕看,不若先與他們訂婚,朕公主囂張跋扈,國公世子就一紈绔,讓他們去鬧,我們靜觀其變。
王林說。那世子紈绔,萬一對公主無禮,或做出其他什么出格的事,該如何是好?
皇上說。那不是正好,剛好可以被朕抓到把柄。
王林道,陛下所思甚妙。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的,陛下不愧是陛下。
皇上說。行了,別拍馬屁了。朕即刻擬旨,此事還需廣而告之,明日早朝你來宣旨。
王林道,奴才記下了。
這正是
自古英才遭人妒,
煩心事在功名后。
兵書戰策無遺漏,
未讀老子不知禍。
忠將魂,帝王術,
對,錯,難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