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案|致命失誤

大多數人往往被事物的表象蒙騙,只有少數智者能夠察覺到深藏的真相。

——菲德洛斯

1

師父的手指落在了尸體的后背上。手指沿著尸體的脊柱,從后腦滑到了骶骨(1),尸體后背黏附的水漬在他的指尖滑開,仿佛被辟開了一道分水嶺,手指經過的印記清晰可見。

“為什么不打開后背?”隨著手指的滑行,師父的眉頭也漸漸擰成一團。

作為分管刑事技術的副總隊長,我的師父陳毅然算是公安廳幾位老總里脾氣最為隨和的一個。四十多歲的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給我們講冷笑話,總隊的小伙子們都喜歡和他打成一片。現在他的表情可一點兒都不像是在開玩笑。我的心里默默打起了鼓。

“這個,咳咳。”石培縣公安局主檢法醫桂斌清了清嗓子,準備接過話茬兒。

“沒有問你。”師父把桂法醫的話硬生生地擋了回去,“我在問秦明,為什么不打開后背?”

眾目睽睽之下,我的臉一瞬間漲得通紅,張了張嘴,竟說不出一句話來。

師父的手指又沿著尸體的脊柱滑動了一下,在幾個位置使勁兒摁了摁,說:“我覺得你們可能犯了不該犯的錯誤。”

聽出師父的語氣有所緩和,同門師兄弟大寶連忙為我解圍:“因為這次我們是初勘現場,時間又比較緊,所以就按通用的術式進行了解剖,沒有進行后背解剖。”

我在一旁使勁兒點了點頭。

通常來說,法醫對尸體進行的是“三腔”檢驗,也就是解剖顱腔、胸腔和腹腔,只有在特殊的案件中才會打開尸體的后背,對后背和脊髓腔進行解剖。

“不解剖,總要摁壓檢查(2)吧?”師父不客氣地說,“我覺得只要你們認真檢查了,就會決定開背檢驗的。”師父用止血鉗指了指剛才他用手指摁壓過的地方。

“嗯……這個……主要……”大寶總是在理虧緊張的時候結巴。

我伸手摁壓了師父指的地方,并沒有感覺到什么異常。

師父看出了我的茫然,搖了搖頭,說:“多學多練吧,還是經驗有限啊!打開。”

為了彌補過失,我連忙拿起手術刀,沿著師父手指滑過的痕跡切了下去。刀落皮開,露出黃白色的皮下組織和紅色的肌肉。因為緊張,刀口顯得歪歪扭扭。

我和大寶站在尸體的兩側,一起分離了尸體后背的皮膚,后背的整塊肌肉頓時一覽無余。肌肉的色澤很正常,并沒有發現明顯的出血和損傷。

我停下了手里的刀,雙手撐著解剖臺的邊緣,暗自竊喜,師父這次的判斷似乎有誤,剛才氣氛那么緊張,不知道一會兒他要怎么自圓其說。

師父瞥了我一眼,冷笑了一聲:“別高興得太早,繼續啊。”

被師父看穿了心思,我的臉紅一陣白一陣,趕緊重新拿起手術刀,手忙腳亂地開始逐層分離尸體的背部肌肉。

“呀!”大寶的手忽然不動了。

我探過頭去,心里頓時一陣發涼。

一個月前的早晨。

“準備什么時候和鈴鐺結婚啊?”師父把我叫去他的辦公室,卻不急于進入主題,一邊捻著香煙,一邊問道。自從我把女朋友鈴鐺接到省城之后,開朗的鈴鐺很快就和總隊的這幫家伙混了個臉熟。

“師父也開始八卦啦?”我四仰八叉地癱在師父辦公室的沙發上,“我才二十八呢,不急,不急。”

“別擱我這兒沒大沒小的。”師父說,“你現在是法醫科的科長了,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要能服眾。你之前的表現是不錯,但要時刻警惕,小心陰溝里翻船。”

做了這么多年的領導,師父做做下屬的思想政治工作當然是家常便飯,我早就習慣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

“等你結婚了,又是婚假,又是封山育林,又是生孩子什么的。”師父接著說道,“那時候時間就緊了,利用現在的大好時光,你就多去跑跑現場,別光是跑大案了,小案也要跑。”

聽到這里,我心里一驚,才回過神來。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全省各地的命案卻也不少,只要發生一起命案,當地的公安機關法醫就要向省廳上報情況,如果每起命案師父都讓我去跑的話,我豈不是真的要四海為家了?到時候鈴鐺跑了,我和誰結婚?和誰度婚假?和誰生孩子去?

“也不是讓你每起案子都去。”師父看我一臉無措的樣子,忍不住樂了,“挑一些可能存在難點的案子,比如這個案子我看就不錯。”

師父扔給我一張紙。我拿起來一看,是一份公安機關內部的傳真電報:

省廳刑警總隊:

我市石培縣昨夜發生一起案件,石培縣居民孫先發在自家門口被人發現身受重傷,經搶救,醫治無效,于今日凌晨五點死亡。目前我市支隊已派出人員赴石培縣同當地偵技人員開展調查工作。

特此報告。

石丹市公安局刑警支隊

“這種案件我們也要去?”

“案件再小也是一條人命。”師父說,“去吧,搞細一點兒。”

剛從師父辦公室門口經過的李大寶又倒退著走了回來,從門口探出個腦袋,問:“那個,師父,去哪兒?我也去行不行?”

“你文件歸檔整完了沒?”我說。

大寶一臉無奈:“那個太復雜了,我都弄一個星期了,我坐不住啊!坐的時間長了痔瘡會犯的,讓我跑跑,跑跑唄!”

“大寶來省廳培訓,可不是來培訓怎么歸檔文件的。”師父顯然是在幫大寶說話,“你倆一起去,還有,讓痕檢科派個人和你們一起,就叫林濤去吧。”

法醫、痕檢不分家,命案現場的勘查主要就靠這兩大專業。林濤算是我的老搭檔了,我們不僅在同一個勘查組,而且是同一個學校畢業,還同時進的省廳,只要對方沒有別的突發事件,每次出勘現場我們總是出雙入對。大寶經常笑我們是一對好“基友”,連鈴鐺有時候也跟著起哄。有了林濤一起出差,我的心情似乎又好了一些;但心情更好的應該是大寶,他一邊準備著勘查箱,一邊哼起歌來。我拿起文件敲了一下他的腦袋,說:“還笑,還笑,檔案科回頭來找我麻煩,我就找你麻煩。”

大寶撓撓頭,得意地擺了個剪刀手,笑道:“出勘現場,不長痔瘡,耶!”

一個小時的車程后,我們到了石培縣。車子開過石河邊時,我不禁默默地望向窗外。一年過去,又到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那個曾經穿著碎花連衣裙的女孩卻再也無法看到這美景了。(3)

已近中午,車子停在縣城西北邊緣的一個小村落,放眼望去,一座座兩層的小樓依次排開,炊煙在小樓之間裊裊升起,飯菜的香味刺激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嗅覺。

現場小樓的周圍拉起了警戒帶。這座小樓看上去和其他小樓沒什么兩樣,外圍圍著一圈圍墻,圍出一個獨立的小院子。圍墻的一角,幾名痕檢員正蹲在地上觀察著什么。我沒有上前打擾,而是徑直走到石培縣公安局的桂法醫身旁:“師兄好!”

桂法醫正在勘查箱里找著什么,被我嚇了一跳:“秦科長,你什么時候到的?挺快啊!”

我笑了笑,直奔重點:“死者是什么人?”

“死者是個普通村民,叫孫先發,他老婆死了,兒子在外地打工,現在是一個人住。昨晚他去別人家幫忙料理喪事,到了晚上十點才離開。原先說好今天凌晨三點半再過去一趟幫忙出殯,但是辦喪事那家等到四點還沒有等到他。兩戶人家離得很近,走路就五分鐘的距離。那家人出來找他,才發現孫先發躺在圍墻角,當時還有呼吸,但已經失去意識了。”

“怎么是凌晨出殯?”我插話。

“是啊,這邊的風俗就是天亮前要把逝者送到殯儀館。”桂法醫說,“沒想到這個好心去幫忙的孫先發也遭遇了不幸。”

“有搶救的過程嗎?”

“基本算是沒有。”桂法醫說,“凌晨四點才發現人受了傷,報案人到處喊人來搶救,幾個人七手八腳地把孫先發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快凌晨五點了。醫院的病歷里記錄的是孫先發被送到的時候,對光反射已經不靈敏了,搶救了大約半小時就沒了呼吸心跳。”

“傷在哪兒?”我問。

“頭。”桂法醫說,“說是枕部(4)有個挫裂創(5),搶救時他的瞳孔也不等大。尸體直接從衛生院拉去殯儀館了,我準備看完現場再過去。”

“那現在案子有頭緒了嗎?”我問到了最關心的問題。

桂法醫瞥了一眼隔壁的院子,鄰居家幾口人進進出出,正準備在院子里搭桌子吃飯。他壓低了聲音對我說:“動機倒是不難找。孫先發原本幫忙辦喪事那家的死者,生前和他就有私情。這個女人的感情生活比較混亂,和不少人都有曖昧。她出了交通事故之后,或許她的某個情人受了刺激,就把火撒到了孫先發的頭上。”

2

“孫先發多大歲數?”我問。

“四十五歲。”桂法醫頓了一頓,接著說,“他那位地下情人才二十多歲。”

“嚯,嫩草哪是那么好吃的。”我一邊說,一邊穿上現場勘查服,朝著痕檢員們聚集的墻角走了過去。

“現場的痕跡物證太少了,”林濤早已蹲在那里,一邊用靜電吸附儀來回探測著,一邊對我說,“我們還沒找到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地面上最顯眼的就是一攤血跡,旁邊還有一攤嘔吐物。

“嘔吐物在這個位置,應該是死者頭部受傷后,顱內壓增高導致的嘔吐,再結合這攤血跡的形狀,可以確定這里就是死者倒地的第一現場,也就是說,死者就是在這兒被襲擊的。”我邊分析邊順著墻根往上尋找痕跡。

這面圍墻的墻面沒有粉刷,暴露在外的紅磚顏色深沉,的確很難發現什么痕跡物證。我從勘查箱中拿出放大鏡,沿著墻面一寸一寸往上移。一片深紅之中,幾個異樣的斑點忽然躍入了眼簾。我連忙提取了一些可疑的斑跡,滴上幾滴聯苯胺試劑(6),濾紙很快被染成了翠藍色。

“看來這幾滴的確是血跡。”我說,“看血跡的形態,應該是噴濺或者是甩濺上去的。”

林濤用鋼卷尺測量了一下,有些疑惑:“這幾滴噴濺的血跡離地面只有20cm,這位置也太低了,難不成死者是趴在地上被別人打的?”

“聽說死者頭部只有一處創口,但人的頭皮上沒有什么較大的動脈血管,很難形成噴濺狀的血跡形態,”我開始發揮法醫的特長來推理,“所以,這里的血跡應該是甩濺血。也就是說,兇手用兇器打擊了死者的頭顱,血液黏附在兇器上,隨著兇器的甩動,就被甩濺在了墻根處。”

從血跡上看來很難再推理出什么結論了,我轉頭問身邊的偵查員:“第一個發現孫先發的人,有沒有說他當時是什么體位?”

偵查員走到墻根處的血泊旁,比畫了一下:“當時孫先發的頭朝墻,腳朝院子大門,是仰臥著的。”

仰臥?我沒有多想,先和林濤一起進屋繼續觀察。

屋里收拾得干干凈凈,孫先發生前或許是個非常勤快的男人,堂屋的家具、雜物都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方桌的正中放著一串鑰匙和兩包未拆封的香煙。旁邊是他的臥室,被子也整整齊齊地疊放在床頭。

“看來現場沒有任何翻動的跡象,可以排除是因財殺人了。我估計啊,十有八九真的是情殺。”我看林濤上了二樓,轉頭對身邊的大寶說。

“嗯,鑰匙放在桌上,看來死者已經進屋了。”大寶念念有詞,“這兩包煙應該是辦喪事那家給的吧?”

“有一點很奇怪,死者已經進屋,但是并沒有上床睡覺。”我和大寶走進衛生間,摸了摸掛在墻上的幾條毛巾,“毛巾都是干燥的,沒有洗漱的跡象。你覺得死者是剛進家門又出去被害的,還是凌晨準備出門的時候遇害的?”

大寶茫然地搖了搖頭。

我笑了一下,說:“笨。凌晨四點死者就被發現倒在地上了,如果他是凌晨出門時遇害的,按照之前約好的出殯時間,他應該是凌晨三點半左右出的門,半個小時的時間,在屋外能形成那么大一片血泊嗎?”

大寶恍然大悟:“對啊!畢竟沒有傷到大的動脈血管,頭部的挫裂創能形成那么大的血泊,至少也應該有幾個小時的時間。”

“結合現場的情況,被子是疊好的,鑰匙在堂屋。”我說,“死者應該是剛進家門,就又出門了,出門后被別人襲擊了后腦。不過有個問題,如果死者要出門,應該是往院子的大門方向走,他卻往反方向的圍墻墻根處走,這是為什么?他去墻根干什么?”

“那個,還有,他出門不帶鑰匙,應該是沒關門,”大寶說,“可是報案人堅持說他到的時候,房屋的大門是緊鎖的,難道兇手殺了人,還想著幫他關門?”

“我們到墻根那兒再看看。”我一邊說,一邊拎起勘查箱,出了小樓,走進院子里。

院子不小,離墻根五米處,有一間死者自己用磚頭砌的小屋,小屋里放著掃把、畚箕等清掃工具。我和大寶相視一笑,原來這個勤快的中年男人是來拿工具準備打掃衛生的。

“兇手應該是潛伏在房屋的門口,見孫先發走出房屋,走到墻根附近的時候動的手。”大寶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鏡,說,“至于兇手為什么幫他關房門,就只有兇手知道了。”

我站在院子里抬頭看了看小樓的二層。二層有一排鋁合金的推拉窗戶,靠近院墻的那扇窗戶是開著的,林濤正沿著窗框聚精會神地檢查著。我對大寶使了個眼色,笑道:“林濤這小子還真是帥,怪不得那么多姑娘追他。”

“追的人多有什么用?”大寶說,“他還不是單身?哪有你幸福啊!”

遠在二樓,林濤也聽到了大寶的聲音,他低頭看到我,招呼道:“冬瓜,你看,這個死者還真是沒有防范意識。這扇窗戶是開著的,如果有人想入室盜竊,只要爬上圍墻,就能用手夠到開著窗戶的窗臺,然后就能翻窗入室了。”

“你妹啊,”我罵道,“什么冬瓜?!大庭廣眾之下你叫我外號干嗎?”

大寶在一旁哧哧地笑。我拍了一下他的腦袋,說:“笑什么笑!我猜啊,要不是死者自投羅網從屋里出來了,兇手還真說不定會用這種方式入室呢。”

“二樓沒有可疑痕跡。”林濤透過窗戶對樓下院子里的我們說,“看來這個現場又是一點兒物證都沒有,就指望你們的尸檢工作了。”

午飯后,我和大寶趕到了石培縣殯儀館的法醫學尸體解剖室。那間昏暗的小屋子和一年前一樣,沒有任何變化。桂法醫早已經在殯儀館等著我們了,和他在一起的還有石丹市公安局的法醫負責人管其金。管法醫已經五十多歲了,算是我們的老前輩,這次由他來做記錄工作。

我們首先系統地檢查了一下孫先發的軀干和四肢,沒有發現任何一處損傷。

“還別說,保養得真好,”桂法醫說,“身上雪白干凈的。”

“看得出他還是很勤快的一個人,家里就他自己住,都打掃得那么干凈。”我說。

“那個,也說不定是他的那位‘嫩草’幫他打掃的。”大寶拿起手術刀,邊剃死者的頭發邊說道。

孫先發的頭發被完全剃除干凈后,枕部的創傷便一覽無余。

“創口兩角鈍,創口邊緣沿皮膚的紋理裂開,創口內可見組織間橋(7)。”我拿起止血鉗,一邊探查創口,一邊介紹著檢查的情況,方便一旁的管法醫記錄,“創口的底部可觸及碎骨片,可以確定是顱骨粉碎性骨折。”

我用酒精仔細擦拭了創口的周圍,說:“這是典型的由鈍器打擊頭部造成頭皮撕裂而形成的挫裂創。你們看,創口邊緣的皮膚有擦傷,這意味著什么?”

“致傷工具的表面粗糙,接觸面大于創口。”大寶的理論知識很扎實。

“那會是什么工具呢?”我雙手撐在解剖臺的邊緣,活動了一下已經開始發僵的頸椎,“難不成是粗木棍?”

見我們遲遲不動刀解剖死者頭部,一直在旁記錄的管法醫有些著急了:“這個不重要,我們知道致傷工具的大體類型就行了,快點兒吧,我不像你們年輕人,我這老腰椎可撐不住啊。”

我們三個人都已經上了解剖臺,除了管法醫還真就沒人記錄了,于是我也不好多說什么,低下頭開始切開死者的頭皮。

挫裂創的下方果真對應著一處顱骨的粉碎性骨折,打開顱蓋骨后發現,這處粉碎性骨折的骨折線(8)一直從枕部沿著顱底延伸到了額部。

“嚯,這力道可真大,顱骨都碎成這個樣子了。”桂法醫說。

我皺起眉頭,說:“木質工具是形成不了這么嚴重的骨折的,看來應該是金屬質地的工具,而且這個工具的表面很粗糙,那會是什么呢?”

看到我又開始糾結致傷物的具體類型,管法醫在旁邊不耐煩地撇了一下嘴。管法醫在法醫系統干了大半輩子,沒有犯過什么大錯,也沒有立過什么功勞,只要安安穩穩地再這么過兩年,就可以光榮退休了。看得出來,他對我們的推測完全不以為然,雖然我很反感這種糊弄工作的態度,但也不好意思當眾駁他的面子,只好繼續小心地取下死者的腦組織。

“咦?那個,額部怎么有腦出血?額部頭皮沒損傷啊!”大寶抬起胳膊推了一下眼鏡,又翻過死者的額部頭皮確認了一下,“對沖傷(9)?”

“不是吧,”我說,“對沖傷只有在摔跌的時候才會形成。”

我用止血鉗剝離了顱底的硬腦膜,露出骨折線,說:“你看,骨折線從枕部延伸到了額部,因為骨折,所以才會在額部形成血腫,這和對沖傷的原理不同。我覺得吧,還是骨折引起出血的可能性大,應該不是對沖傷。”

“是啊。”在一旁拿著死者顱蓋骨研究的桂法醫說,“你看這枕骨上的骨折線有截斷現象。”

我們都知道只有多次受力、多次骨折,骨折線才會彼此交錯截斷。

“這么說,死者頭部是被打擊了兩次以上,不過只有一次形成創口而已。”我說。

3

縫合完畢,我說:“后背要不要看一下?”

話音未落,管法醫就提出了抗議:“我看不用了吧。天就要黑了,這里光線又不好,關鍵是這個案子,我們法醫也發揮不了太大作用吧,死亡原因很簡單,死亡時間又不用推斷,致傷物你們也搞清楚了,案件的矛盾關系又那么明顯,你們還怕破不了案?再說了,這個案子又不可能有犯罪分子騎壓死者的過程,看后背有什么意義?”

我點點頭,頸椎病貌似又犯了,感覺一陣眩暈,便說道:“管老說得也是,任務基本完成了,收工吧。”

回到賓館,我們總結了一天現場勘查、尸體檢驗的結果,在晚上九點專案會開始前,抵達了專案組辦公室。

“死者孫先發因頭部遭受鈍性工具的暴力襲擊,導致重度顱腦損傷死亡。”雖然不算是身經百戰,但是站在這里的我,也是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語氣里已經有了師父那般的自信,“現場勘查中發現,死者家沒有被翻動的跡象,應該排除侵財殺人。據我們分析,因仇殺人的可能性很大。死者并不是處于要入睡的狀態,應該是剛到家,又出門后遭襲。兇手用的工具應該是金屬質地、表面粗糙的鈍性工具。我們的技術目前只能提供這么多支持。這個案子矛盾關系明顯,調查出頭緒應該不難。”

專案組組長點了點頭,給主辦偵查員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介紹調查情況。

“孫先發參加情人劉具葉的喪禮,在喪禮上和村民陳長林發生了口角沖突,這是目前調查到的最突出的矛盾點。”主辦偵查員說,“劉具葉今年二十四歲,前天晚上橫穿馬路時被車輛撞擊身亡。她生前的私生活很混亂,據調查,和她有奸情關系的人至少有十七個,從十八歲的小伙兒到六十歲的老頭都有。”

整個專案組的人都在搖頭。

主辦偵查員接著說:“目前我們正在圍繞劉具葉生前的關系人進行逐一梳理,以備下一步排查。另一方面,我們也派出一個工作組排查孫先發的其他矛盾因果關系。”

“那行。”專案組組長說,“除了晚上有任務的,其他人都休息吧,我相信這個案子破案不難。”

“等等。”我打斷道,“據我分析,兇手應該是尾隨被害人到家的,被害人回家的時間也不算晚。所以,我覺得應該加派人手訪問附近村民,問問有沒有人看見被害人當晚被人跟蹤。如果知道了兇手的體貌特征,就可以縮小偵查范圍,更容易排查了。”

“秦法醫言之有理。”專案組組長說,“轄區派出所的人今晚別休息了,去事發地點附近蹲守,看看有哪些人晚上路過現場附近,問一問昨晚的這個時候有沒有路過此地,有沒有看到被害人和那個跟蹤他的人。”

專案會散會后,我得意揚揚地回到了賓館,對躺在旁邊床鋪上的大寶說:“這個案子看來法醫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我估計很有可能會通過路訪行人破案,你信不信?”

大寶點了點頭,說:“你分析得很有道理,跟蹤尾隨,伺機殺人,希望能早一點兒破案吧。”

第二天早晨,我們就回到了省城。

“怎么樣,這個案子有沒有把握?”師父見我出差一天就回來了,問道。

“沒問題,這個案子矛盾關系明顯,估計很快會破案。”我拍著胸脯說道。

師父點了點頭,沒有深問,說:“去年全省各地招錄的新法醫已經完成新警培訓了,但是這一批招錄的法醫絕大多數不是法醫專業畢業的,而是臨床醫學畢業的,必須要經過法醫學專業培訓。鑒于人數比較多,有四五十人,分頭培訓難度太大,我們省又有皖南醫學院這樣的老牌法醫專業高等院校,資源不能浪費,所以省廳決定統一組織培訓。你是那里畢業的,所以具體的事宜你去辦,半個月內完成準備工作,再給學員半個月時間交接工作,6月初開始落實培訓工作。”

省廳的工作就是這樣,除了日常的鑒定、檢案和出勘現場以外,還包括了繁重的行政事務性工作。行政工作雖然看起來枯燥無味,但是想想這些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全省法醫的整體辦案水平,我也心安了,工作也就有了動力。

半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這一忙,就感覺時光飛逝。半個月來,我打報告、發通知、核對名單、聯系學校、制作預算、設計課程、預約教授,忙得不亦樂乎,早已把石培縣孫先發的案件拋到了九霄云外。

培訓的準備工作超時了,我整整用了二十一天的時間才全部準備妥當。點擊了正式通知的“發布”按鈕后,我重重地靠在椅背上,仰天長舒一口氣:“終于搞定了。”

“冬瓜,你看你天天忙得面色蒼白的,不怕鈴鐺拋棄你?”林濤恰巧經過我的辦公室門口,奚落道。

“才不會。”我說,“誰像你啊,被拋棄了無數次。”

“怎么可能?”林濤歪著脖子說,“是我拋棄了別人無數次好不好?”

我用雙手搓著臉,說:“好吧,好吧,你帥,你吃香,你御女無數,好了吧?我得休息會兒,太累。”說完,我掏出香煙,扔給林濤一根。

“休息什么?”林濤說,“石培的那個案子,陷入僵局了。”

我騰地一下坐直了身子,說:“僵局?怎么會?矛盾關系不是很明確嗎?”

“矛盾關系是明確。”林濤說,“但是十幾個關系人全部排除掉了,都沒有作案時間,其他的關系點也沒有摸上來,所以現在專案組不知所措了,測謊儀都用上了,還是無果。”

“是不是辦事不力啊?”我說,“簡單案子搞復雜了吧?”

“不知道。陳總說過幾天等他閑一點兒,他要再帶我們下去復核。不在你這兒聊了,事兒挺多,我先忙去了。”林濤轉身走出了辦公室。

“看來師父不太放心我們啊!”我對在一旁發呆的大寶說,“不過這是好事,案子不破,總是臉上無光的,我相信師父能發現更多的線索和證據。”

“怎么這兩天總是無精打采的?”鈴鐺端著碗,打斷了我的沉思。

也許是受到了孫先發案件的刺激,抑或是擔心自己在出勘工作中有所遺漏,在得知案件一直沒破后的幾天,我確實是情緒低落,提不起精神來。

“哦,沒事。”我極力掩飾自己的情緒,岔開話題,“能不能在家吃飯啊?這天天來這家雞店喝雞湯、吃雞肉,難受不難受?”

“什么叫雞店!”鈴鐺捂著嘴笑道,“說話真難聽。喝雞湯補腦的,而且你不是天天嚷嚷現在記性不好嗎?你看,這是雞雜,里面就有雞心,雞心雞心,吃了有記性。”

“虧你還是學醫的。”我搖了搖頭,繼續往嘴里扒飯,嘟囔道,“當個醫生,還搞封建迷信,這有科學道理嗎?”

鈴鐺收起了笑容,說:“你肯定有心事,逗你樂你都不樂,說,是不是和誰有奸情?是不是干了對不起我的事情?”

“哎喲,姑奶奶!”我不耐煩起來,“誰閑得沒事去搞奸情啊,工作上的事,工作上的事。”

“工作上的事也和我說說嘛,悶在心里好玩兒嗎?”

我見鈴鐺有些不高興了,說:“沒事,就是上次去石培的那個案子,居然到現在都沒破,師父明天要去復核,我有些擔心,怕自己有疏忽。”

沒有想象中那樣釋然,鈴鐺的眼神反倒迷離了起來。沉默了一會兒,她抬起頭看著我,一雙大眼睛閃爍著,說:“我和你說個秘密唄。”

鈴鐺總是和我說“秘密”,但是她的那些秘密我一點兒也不感興趣。我敷衍地“哦”了一聲,繼續埋頭往嘴里扒飯,心想,又該是那個誰誰誰和誰誰誰有一腿,那個誰誰誰瞞著老公買了個LV。

“其實我以前有個堂妹,如果還在的話,該有二十五歲了。”鈴鐺放下碗筷,慢慢說道。

我也停止了狼吞虎咽,這個爆料有些噱頭。

“是我親叔叔的大女兒,叫林笑笑。”鈴鐺接著說道,“可惜的是,她在七年前被殺了。”

4

“七年前?”我說,“那時候我們還不認識吧?不過怎么從來沒聽你說過?”

“家里人一直很忌諱說這件事。”鈴鐺面露難色,“叔叔受了很大的刺激,沒人敢在他的面前提起這個案子。”

“是你叔叔的仇人干的?”聽見案件,我的神經就會不自覺地敏感起來,“不然誰會對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下手?”

鈴鐺慢慢地搖了搖頭,一絲悲涼躍上眉梢:“案子到現在都沒破。”

“沒破?!”我幾乎跳了起來。即便是七年前,各地公安機關對命案偵破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已經非常高了,一遇命案幾乎全警動員。那個時候,命案偵破率達到百分之九十的地市在全省占大部分。一直崇尚命案必破的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身邊居然有這么一起懸案,而且被害人還是鈴鐺的親人。

“那是發生在你老家云泰的事?”

鈴鐺點點頭,說:“是的,在云泰第十二中學發生的案件。那時候你還在上大學,所以一定不知道這起命案積案。”

鈴鐺和我在一起時間長了,對于公安的俗語也了解了很多。命案積案就是指未破的命案,指警察欠百姓的賬。命案不破,勢必會在刑警的心里留下心結。

“那……你們猜測過會是誰干的嗎?”我問。

“唉,這就是家里人不愿意再提這件事的原因。”鈴鐺頓了頓,嘆了一口氣,黯然地說道,“笑笑她……被奸尸了。”

我暗自咬緊了牙關。

“笑笑的尸體是在學校的公共廁所后面被發現的。”鈴鐺接著回憶道,“當時圍觀的人很多,笑笑就那么……唉,她一直都是個很乖很開朗的小姑娘,小時候我去叔叔家玩兒,看到墻上貼滿了笑笑的獎狀,真的,連幼兒園的都有。叔叔是最得意這個女兒的,親眼看到那個景象,他整個人都崩潰了。我不知道他最后是怎么熬過來的,總之,從那時候開始,再也沒有人敢提到笑笑的名字,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了。”

我低下頭,重新拿起碗筷,慢慢地吞咽著米飯。

“當時這案子沒有什么線索,警察查了一年多,盤問了很多人,我們都看在眼里,但兇手就是找不到,怎么都找不到。最開始的痛苦和憤怒過去之后,我們也開始慢慢接受這個現實。或許不是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得到,如果事情沒有按照你想的那樣收場,那就得慢慢學會放下,才能繼續往前走。”鈴鐺說到這里,用筷子輕輕戳了戳我,“喏,我說了這么多,你懂我的意思了沒?”

我放下筷子,捏了捏她纖細的手指,微微一笑。鈴鐺的好意我明白,但她眼中一閃而過的淚光也讓我心里微微一沉。一切真的都能過去嗎?笑笑也好,孫先發也好,他們需要的也許只是真相。

第二天一早,師父便帶著我、大寶和林濤奔赴石培縣。來到孫先發家的小樓前,師父率先下了車,和石培縣公安局局長簡單寒暄后,他拎起現場勘查箱走進了現場。我給大寶使了個眼色,大寶趕緊跑上前搶過師父手上沉重的箱子。

我和大寶在院子里看著師父進進出出觀察現場,偵查員在一旁介紹著現場的情況和尸體的位置。師父突然朝我們招了招手,我和大寶趕緊走了過去。

“你們在現場沒有發現矛盾點嗎?”師父問道,“尸體的體位、血跡形態都能解釋得過去?”

我想了想,無言地點了點頭。

“你說死者是在靠近墻根的位置被兇手從背后打擊枕部倒地的。”師父站在我們設想的位置,重建著過程,“那么,死者倒地,要么是頭朝院門仰面倒地,要么是頭朝墻根俯臥倒地。”

我沉思了一下,聽起來確實應該是這么一回事。

“但死者是頭朝墻根,仰面著地。”師父說,“怎么解釋?”

我支支吾吾,一時語塞。

“行了,現場就這樣。”師父并沒有對這個矛盾點進行解釋,指著現場堂屋桌子上的兩包煙,對身邊的偵查員說,“去查一查,辦喪事的那家發的是什么煙。”

“尸體昨天早上就拖出來解凍了。”桂法醫說,“現在可以進行檢驗了。”

“那我們現在出發吧。”師父脫下手套,說。

沒有按照常規的解剖術式,師父選擇先檢驗孫先發的后背。在我和大寶手忙腳亂地把尸體的后背肌肉逐層分離開以后,居然發現尸體的后背真的有損傷。

“師父真神!”大寶驚訝地嘆道,“那個,您怎么摁了兩下就知道有損傷?”

師父顯然還在因為我們第一次工作的疏忽而生氣,沒有回答大寶的問題,說:“七根椎體棘突骨折,深層肌肉大片狀出血。我現在想問,這樣的損傷通常在什么情況下形成?”

此時的我大腦一片空白,我隱約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

“作用力巨大,作用面積大。”桂法醫替我們回答道,“通常在高墜傷中比較多見。”

師父瞪著我,一動不動,就這樣足足瞪了半分鐘,才厲聲說道:“打開顱腔!”

我顫抖著手,沿著原切口,剪開了縫合頭皮的縫線。拿開顱蓋骨,死者的腦組織咕嚕一下從顱腔里翻滾了出來。

師父用臟器刀一層層切開腦組織,說:“說后背沒打開,是工作疏忽,但是這個頭顱損傷,你們看不出來是怎么回事?”

“您是說對沖傷?”我辯解道,“我覺得這個損傷不是對沖傷。雖然他是枕部著力,卻在額部形成血腫,我覺得額部的血腫是橫跨顱底的骨折形成的。”

“你有依據嗎?”師父皺起了眉頭,“我猜,你的潛意識里認定了這是一起兇殺案件,所以用猜測的態度排除了它是對沖傷的可能。”

“不,我們發現死者的頭部有骨折截斷現象,應該不止一次打擊,高墜怎么會有多次受力?”我極力辯護著。

“你說的是這處?”師父指著顱骨上的骨折線說,“凹陷性骨折,會在顱骨受力中心點周圍形成同心圓似的骨折線,同時也會以此為中心點,形成放射狀的骨折線,放射狀的骨折線遇見同心圓似的骨折線,自然會截斷。所以,這不是截斷現象,而是凹陷性骨折的典型現象。”

我盯著顱骨仔細地觀察著,心里還有些不服氣。

“別不服氣。”師父說,“如果是骨折線形成的血腫,應該在整個腦底沿著骨折線的地方都有血。而死者枕部和額部的兩處血腫彼此孤立,并無連接,這是對沖傷的典型特征。而且,骨折形成的血腫,血是黏附在腦組織外的,對沖傷形成的血腫是在腦組織內的。這是因為骨折形成血腫的原因是骨折斷段刺傷腦組織,而對沖傷形成血腫的原因是腦組織撞擊顱骨形成的內部腦組織挫裂。這個死者額部的血腫,用抹布是擦不掉的,所以血腫是在腦組織內部的,符合對沖傷形成的腦內血腫。”師父一邊說一邊用抹布擦拭他手里腦組織上的血塊。

我像是泄了氣的皮球,站在一旁發呆。

師父接著說:“另外,如果死者遭受多次打擊,下意識的反應應該是用手護頭,這樣,他的手上就可能因為兇手的第二次打擊而形成抵抗傷,或者手上沾有血跡。可是,死者的手上既沒有傷,也沒有血。”

這些論點都很有說服力,我暫時沒了反駁的依據。

“不可能吧,”桂法醫說,“您真的覺得他是從高處墜落摔死的?”

5

師父點了點頭:“依據尸體上的損傷,我有充分的證據確認,死者系從高處墜落,背部和枕部著地,導致死亡的。”

“我還有個疑問。”我仍在負隅頑抗,“現場死者躺著的位置,離地面20cm高的地方發現了死者的血跡,高墜怎么會有噴濺狀血跡?”

師父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他用止血鉗指了指死者顱底的骨折線,說:“顱底骨折,顱內的腦脊液和血會通過顱底的骨折裂縫漏到口鼻腔內。由于死者的意識模糊,所以血液和腦脊液會被死者吸進氣管,這樣死者會嘔吐、嗆咳,血跡自然會被死者嗆咳到墻壁上。”

我想起了現場血泊旁的嘔吐物,看來師父分析得絲毫不差。

師父用刀劃開死者的氣管,說:“看,不出所料,他的氣管里都是些血性泡沫。”

最后一個疑點都被師父解釋合理了,我徹底放棄了抵抗,看來死者還真的是摔死的。

“可是,”我說,“半夜三更的,孫先發為什么會從高處摔下來呢?如果是高墜的話,他原始躺倒的位置正上方就應該是他墜落的起點。”

我說完,脫下手套,走到解剖室外的辦公室里,打開了電腦里的圖片:“那么,墜落的起點應該是靠近小樓外墻墻壁的圍墻墻頭上。他半夜三更爬自己家的墻頭做什么?”

“那……那個……既然是摔死的……”大寶因為我們的失誤而亂了方寸,“是不是要趕緊撤案啊?”

“別急,”師父說,“死亡方式是高墜,并不表示這一定是一起意外,下面我們就要搞清楚死者半夜高墜的原因。”

“死者從自己情婦的喪禮上喝完酒回家,把香煙和鑰匙放在屋內,自己又走出屋外,鎖了屋門,爬上墻頭,然后跳下來摔死。”我一邊回溯時間順序一邊說,“殉情,還是偷窺?”

看到我們都開始深入思考,師父的氣才消了一些,他被我的這個假設逗樂了:“你還真有想象力,偷窺都能想得出來。他的鄰居都是些老弱病殘,有什么好窺的。”

師父的話音剛落,偵查員就走進了解剖室:“報告陳總,按照您的指示,我們去調查了劉家辦喪事當天參加喪禮的部分人員。這些人都反映,劉家沒有給每個人發香煙,飯桌上放著的香煙是玉溪。”

我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發什么香煙和破案,不,現在應該說是對還原事件過程有什么用呢?

師父一邊脫下解剖服,一邊拿出一根煙,點上后,深深吸了一口。

我們都整齊地站在師父身邊,等他開口指示下一步工作。

突然,師父說:“應該是這么回事。”

我們都是一頭霧水,我忍不住問:“應該是怎么回事?”

“你們之前說死者是進了屋以后,又出門爬墻頭,是嗎?”師父問。

“是啊,”我說,“他把香煙和鑰匙都已經放在堂屋的桌子上了嘛。”

師父笑了笑,說:“桌子上的物品,有可能是死者回到家后放在桌子上的,也有可能是死者下午離開家去參加喪禮的時候,根本就忘記帶在身上的。”

被師父一點,我恍然大悟:“哦,對,是啊!”

“是?那個,是什么?”大寶還沒能反應過來。

我接著說:“如果是死者根本就忘記帶鑰匙和香煙出門,香煙不要緊,沒鑰匙,他晚上怎么進家門呢?”

“嗯,”桂法醫抱著雙手,慢慢地補充道,“所以陳總才會讓偵查員去調查香煙的問題。目前看來,劉家給參加喪禮的人提供的是玉溪,而死者家里放著的,是云煙。”

我補充道:“既然死者家里的煙不是下午喪禮上的煙,那么就不能根據香煙、鑰匙在屋內而推斷死者已經進了家門。這樣看來,死者下午出門的時候,很有可能忘記帶鑰匙和香煙了,所以他晚上就進不了自己的家門。”

“進不了家門,”師父繼續發問,“如果是你們,你們該怎么辦?”

我重新坐在解剖室外的辦公室里,在電腦上一張一張翻看著現場照片。

“知道了!”我眼前一亮,“你們看,死者墜落的地方上方是墻頭,墻頭旁邊就是小樓的二樓窗戶,別忘了我們第一次勘查現場的時候,二樓的窗戶是開著的,當時林濤還說這樣開著窗戶很危險。”

“是了。”林濤一直在旁邊聽我們分析,這時候也開了口,“死者應該是爬墻頭想移到窗戶旁邊,翻窗入室,可是他喝了酒,手腳不穩,就從墻頭上摔了下來。”

“現在我們該怎么辦?”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想趕緊彌補自己之前犯下的錯誤。

“不好辦。”師父說,“現在的一切都只是推斷,更糟糕的是,之前縣局已經立案而且通知了死者家屬。如果沒有充分的事實依據支持,我們就這樣去通知家屬,那人家一定會說是你們公安破不了案就說死者是自己摔死的,要我,我也不信服。”

我低下了頭,知道這是師父在變著法兒數落我。

“行了。”師父看見我自責的表情,又于心不忍,接著說,“現在我們去現場吧,希望能在現場找到有用的證據。”

“這事兒不能全怪冬瓜。”林濤也聽出了師父責怪我的意思,上前幫我擋了一“槍”,“我們痕檢也有責任。我覺得我們這次是可以找到線索的,因為第一次勘查,我們只勘查了墜落點地面和二樓的窗框,對于死者可能觸碰到的墻頭、二樓窗臺,我們并沒有仔細看。”

“這不能怪你。”師父鐵了心地讓我擔全責,“法醫沒有搞清楚致傷方式,錯誤重建現場,你們自然不可能在對的地方尋找痕跡,秦明這次難辭其咎。”

我又低下了頭,這次的教訓的確夠深刻的了。

到了現場,林濤只身爬上了近兩米高的墻頭,用放大鏡在墻頭尋找著痕跡,另幾名痕跡檢驗員在二樓研究窗臺。此時此刻,幫不上忙的我只能焦慮地在院子里打轉,期待著他們的好消息。

師父的推斷又一次接近了事實,很快,林濤和他的弟兄就在墻頭和窗臺找到了直接證據。

“墻面、墻頭的痕跡已經可以證明一切了。”回去之后,經過比對,林濤高興地向師父匯報道,“雖然過去一個月了,但是現場一直封存得很好,痕跡物證都沒有遭到破壞。墻面有明顯的蹬擦痕跡,應是死者上墻的時候留下的。墻頭也有幾枚死者的完整足跡,其中一枚右足足跡有變形,有擦挫,應該是滑落的時候留下的。”

“窗臺上也有死者左手的指紋和掌紋,從方向上來看,是從外到內的,也就是說,死者的左手已經搭上了窗臺,但是右手沒有來得及搭上來。”另一位痕跡檢驗員說。

“我也有發現。”師父拎著死者的一雙鞋子,說,“我仔細看了死者鞋子的邊緣,右腳的鞋子邊緣有和硬物摩擦形成的損傷,方向是從下到上,這個證據也可以印證死者的腳和墻頭有摩擦滑落。”

“那么,現在看來,”大寶插話道,“死者應該是左手上了窗臺,左腳和右手懸空,右腳突然滑了,導致他仰面下落著地。這樣也就解釋了死者為什么會是頭朝墻根仰面著地的姿勢。”

我在一旁默默無語,看著他們一點點重建出現場,還原出事實真相。

有了充分的現場證據,案件很快就撤銷了。又睡了一晚上郁悶覺,我起了個大早,到師父辦公室主動檢討。

師父的態度和我想象中大相徑庭,他溫和地問:“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誤嗎?”

我點了點頭,說:“知道,先入為主,工作不細致。”

“嗯,總結得很好。”師父說,“你剛去,所有人都說是命案,所以你也認為是命案,但是你忘記了一個法醫最先應該搞清楚的,就是死者的死亡方式。因為先入為主的思想,所以你主觀臆斷地排除了一切意外事件的可能,最要命的是沒有細致解剖,遺漏了背部損傷這么重要的一個線索。其實,你當時要是打開死者后背,你的判斷一定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其實,是老管一直在催我快點兒結束,所以我沒打開后背。”來之前我已經想好了無論如何不辯解,結果這時候卻又忍不住為自己辯解。

師父語重心長地說:“你是省廳法醫,錯和對都要你來承擔責任,你不應該受到任何人的影響。幸好這個案子一直沒有抓人,如果讓別人蒙冤入獄,你的良心又如何得以安寧呢?”

師父說得在理,我默默地點頭。

“法醫不好干啊。”師父說,“好在你運氣好,這次失誤并沒有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錯誤判斷一起案件,浪費大量警力不說,還可能會讓清白的人蒙冤,也可能會讓犯罪分子逃脫法網,所以說法醫的責任真的很大。你要想當好一名法醫,就要時時刻刻都不忘記認真、細致,不要害怕失誤,要有信心繼續迎接挑戰,因為我們有我們的武器,那就是法醫科學!科學是可以戰勝一切的。”

我深吸一口氣,抬起頭來:“相信我,師父,給我一次將功贖罪的機會。”


(1)骶骨:位置在骨盆的后壁,處腰椎下部,下端與尾骨相連。

(2)摁壓檢查,尸表檢驗的一種手法。

(3)見法醫秦明系列萬象卷第一季《尸語者》中“清明花祭”一案。

(4)枕部,后腦勺兒下方的位置,枕骨所在的區域。

(5)挫裂創,指的是鈍性暴力作用于人體時,骨骼擠壓軟組織,導致皮膚、軟組織撕裂而形成的創口,一般在頭部比較多見。

(6)聯苯胺試劑,用作血液檢測的化學試劑。

(7)組織間橋,是鈍性暴力作用于人體時,導致皮膚、軟組織撕裂而形成的現象。因為是撕裂,而不是被銳器切斷,所以挫裂創的創腔內會有相連的組織纖維(未完全斷裂的血管、神經和結締組織),即組織間橋。組織間橋是判斷鈍器傷的特征之一。

(8)骨折線,骨折后,骨頭上形成的骨裂縫。

(9)對沖傷,指的是頭顱在高速運動中突然發生減速,導致著地點的頭皮、顱骨、腦組織損傷出血,同時著地點對側位置的腦組織也因慣性作用和顱骨內壁發生撞擊,形成損傷出血,但是相應位置的頭皮不會有損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神农架林区| 龙海市| 出国| 临武县| 浑源县| 开平市| 河间市| 邵阳市| 巧家县| 富蕴县| 穆棱市| 商都县| 涪陵区| 莱阳市| 开鲁县| 清涧县| 江门市| 通州区| 西吉县| 蒲江县| 隆回县| 平湖市| 湟源县| 南雄市| 嘉义市| 信宜市| 梅州市| 思茅市| 襄汾县| 东乡| 图片| 伊宁县| 德惠市| 东丰县| 运城市| 海宁市| 搜索| 北京市| 濮阳县|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