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降旱罰!軍師竟能勝天?
- 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 庸才老狼
- 2128字
- 2025-01-14 15:04:23
王朗此人,早前是徐州陶謙的從事,被朝廷任命至會稽任太守。
也就是說王朗其實是陶謙的人。
要不是孫策提前五六年完成了江東九郡的實據,給王朗五、六年時間治理會稽,使其打得民心。
六年后孫策意圖實據會稽時,將會遭全民抵抗。
現在的王朗尚不成氣候,只知君子不立危墻,心知孫策順遂民心的割據他無力抵抗,這才暫時低頭歸順孫策的。
總而言之,此人是有大能耐,且道義一生,是個賢才。
只是屁股只有一半坐在孫策這邊,他忠于孫策不假,但他更忠于漢室。
面對賢才,齊磊自然是有好脾氣的。
“十日內,若本軍師失言,軍法欲如何論處,照做便是。”
一聲坦蕩,讓王朗感受到了齊磊的磊落。
但他不信天地崩殂,黃天都不愿賞賜一滴水,他齊磊又如何能做到!
“拭目以待吧!”王朗心高氣傲一聲:
“若掘地五尺果然出水,景興愿俯首稱僚臣。”
說罷,王朗便安民而去。
孫策廣收饑民饑兵,符合王朗畢生所追求的道義。
僅這一點,就足以使王朗不會做出危及孫策的舉動,愿剖心輔佐。
“軍師啊,話說的這么死,屆時若是……”
“我又當如何保你?”
見孫策面露愁容,明擺著也是不信自己的話。
齊磊也不再多言,叫孫策派人將軍中會鍛造手藝的兵卒都叫來,供他差遣。
連著七八日,齊磊都與一群鐵匠混跡于炎熱炙人的窯爐周圍,搗鼓他設計的井鉆和水錘泵。
漢末年間,別說鍛鐵了,就是鋤頭也是幾家合用。
而齊磊需要的井鉆,一共五段,每段一丈長、一尺粗,所需耗費的銅鐵,幾乎熔盡許昌兵器以外的鐵器銅器。
他的舉動還引起了一片洪荒,畢竟曹操前腳剛走,許昌兵民滿心都是對又遭攻伐的擔憂。
他如此浪費銅鐵,萬一真有大軍殺來,恐怕城中兵民,只能拿著勺子、筷子去應戰了。
孫策頂了來自幕僚的很大壓力,而齊磊一點都不將眼前的困難放在眼里。
當世之人只知洛陽乃漢室舊都,而他這個穿越者知道——
洛陽的鐵礦、石灰礦,儲量極為豐富。
要不是只有十日時間,齊磊暫時無法去探礦,他早就以礦辟大型鍛造坊了。
對賭期限的第十日,因滿城兵民皆知齊磊要做什么。
而齊磊此前隨口選定之地,正位于東城門附近,因而此地早早就圍滿了人!
他們好奇此番對賭誰將落敗。
但是,他們更期待齊磊真能挖出水來!
許昌的干旱已是突破想象的境地,洛水逼近干涸,每日以大規模人力前去取來的水,只能勉強供應城內兵民解渴。
不缺糧食的當下,卻無水烹飪,兵民日復一日的以火燒豆粟為食。
那日齊磊自荊州抵達許昌,吃的那碗難吃的豆粥,已是城內最好的食物了。
吃上一口面條湯,甚至是兵民畢生都難以追求到的幸福!
因為面貴!他們只配吃粟、豆!
齊磊自動無視水泄不通的圍觀兵民,自顧自的跟鐵匠們將造型怪異的井鉆組裝起來。
他所設計的井鉆,其實就是放大版的螺絲釘,而頭部鑄造成了螺公螺母的樣式。
第一段井鉆的地步形如尖銳粗樁,而其他四段則兩頭平滑。
待第一段鉆入地底后,以螺母形狀的環扣擰上去,再像推磨盤一樣以撬棍扭動。
齊磊的設計,完美符合力學設計,但當世之人并不能看懂。
“若是將這些鐵樁鋸為扁餅,都能當磨盤用了,磨盤磨豆成豆粉,煮豆粉粥多好。”
“且看著吧,若是出不了水,這些鐵樁肯定會鋸成鐵餅當磨盤用。”
“還不如設壇祈雨!定是不恭蒼天太久,使蒼天震怒,這才不降滴雨,懲戒我等子民!”
周遭議論紛紛,孫策攜著一眾幕僚,越聽周遭的議論,內心越壓力山大。
“來十個人合力轉動杠桿,使井鉆深入地下!”
“再借高架升起井鉆,帶出孔洞的多余泥土!”
一聲令下,十名鐵匠立即分為兩隊,于撬動杠桿兩側站成一排,老驢拉磨般施力!
井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旋轉深入地下!
一時間,連孫策都看的驚奇了。
要知這年頭,挖坑也是難事,而齊磊設計的裝置,只需合十人之力,眨眼間就將難挖的干旱硬土,挖出了數百斤來!
組裝銜接井鉆!再次下挖!
短短不足五分鐘,擺在眾人面前的,儼然是個六七米深的孔洞了!
一片驚呼響起,驚呼聲中,齊磊連番下令,直至孔洞被五節井鉆,鉆至極深境地!
然而,眾人眼巴巴看著的,可不僅僅是在看稀奇。
而是在眼巴巴的等著水涌出來!
結果五節井鉆陸續帶著泥土拉出孔洞時,眾人只看到最深處的泥土確實是濕潤的。
但就這點兒只能濕潤泥土的水!夠干嘛的?
“完了,白等,真的沒水。”
“蒼天吶!”
四周爆發一陣哀鴻遍野,連鐵匠都感覺無地自容了。
“沿著目前孔洞,向前兩尺,再挖一處孔洞。”
齊磊無視所有哀嚎,再次下令。
“齊軍師!你此前說的可是眼下孔洞,就能挖出水來!”
“此刻改變判斷之地,是承認對賭,你輸了,可是如此?”
王朗沒看到水,心情不是松一口氣,而是生氣,憤怒!
齊磊的行徑,儼然是在愚弄兵民!
“怎么沒挖出水?這泥可是濕的,足以說明底下有水,”齊磊淡然道:
“只是沒有壓力,水無法自下而上的上來而已。”
“另外,向前二尺再挖,是為了使孔洞寬闊至三尺方圓,并非改變選定之地。”
“且看著吧。”
齊磊說罷,下令一眾鐵匠只以四段井鉆開挖。
最后的深處,以人工的形式,將里頭的淤泥挖出來!
所有人都在心懷最后的希望,拭目以待!
半個多時辰后,小山般高的淤泥,被從地底下挖堆到一旁!
“下面全是濕潤的淤泥!”
突然間,在里頭用鏟子開挖的鐵匠們忽然高亢一聲!
人群緊張沸騰間,底下再次傳來聲響:
“如軍師所言,再挖最多三尺!就能見水!”
此言一出,整個許昌上空,爆發沸騰的驚喜呼號!
孫策亦滿臉大喜!
洛水枯竭的當下,又有新的水源了!太好了!
有了水,他才有改變許昌干旱至寸草不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