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若早知劉表信天命……
- 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 庸才老狼
- 2047字
- 2025-01-14 15:04:23
“我長沙守軍探明,早前孫策屯兵五萬于鄱陽,似有破城之跡。”
“三年前黃祖暗箭射殺了孫堅,想必十有八九是為報仇而來。”
“奇怪的是,明明已屯兵鄱陽,卻莫名撤兵了。”
蔡瑁三言兩語,道明長沙郡已有驚無險度過危機后,他疑惑的看向齊磊:
“使君,這位是?”
不等劉表這個老頭子慢條斯理的琢磨半天再開腔回應,他便主動對蔡瑁行了個見面禮:
“草民齊磊,孫伯符的麾下軍師。”
聞聲,蔡瑁眼珠子瞪的老大。
自己在前線戒備孫策,孫策的人,竟然主動跑家里來了?
搞什么名堂!
難道是要玩什么花樣?
眼看著蔡瑁就要抽刀直指齊磊的喉嚨,劉表略急促的開腔說道:
“德珪,你先出去,我與齊先生還有要事相商!”
聞聲,蔡瑁心下大駭!
“主公!來者不善!您……”
“出去!”
劉表不僅很不耐煩,甚至還粗魯的把蔡瑁給推了出去。
“嘭”的一聲關上房門!
“齊先生,敢問可有破益之法?”
此時,有點意外的反而是齊磊了。
劉表這人,怎么比孫策還好糊弄?
想當初為了讓孫策相信自己是未來人,可是費了不少口舌。
眼下不過是說中了他的心結而已,頂多說的詳細點兒了而已。
他就相信自己真能看破天機了。
早知道當初就直接來荊州好了。
“破益之事,先暫且擱置,”頓了頓后,齊磊開啟了有條件的談判模式:
“草民此番冒險入荊,是為了與使君商議借道南郡、南陽,入境許昌一事。”
“若使君能答應借道,破益之法,我便開誠布公,向使君娓娓道來。”
劉表不動聲色的看著齊磊。
借道這種事,他不是沒做過。
當初袁術也問他借道過。
后來袁術對荊州的野心,幾乎毫不遮掩。
袁術這廝,毫不講仁義!
不念當初自己讓出了南陽太守之位給他、還允許他在南郡開辟了一條糧道的恩義不說!
甚至幾番出兵攻伐他的荊州三郡!
劉表又氣又怒又害怕地位不穩。
幾番應戰擊退袁術之后,他斷了袁術的糧道!奪回了南陽!
袁術這才喪失對荊州的攻伐實力,這才消停!
讓他劉表重蹈覆轍,這怎么可能呢?
他又開始懷疑內部可能存在細作了。
齊磊必然是有備而來,為了說服自己借道,他提前準備了一盤大棋!
“哼,你的主子的主子,可是個貨真價實的白眼狼。”
“你以為三言兩語,便能糊弄本牧?”
“荒謬!”
劉表的盛怒,在齊磊的預料之中。
他也確實準備了一盤大棋要跟劉表下,只不過棋盤的內容,跟劉表猜疑的完全不一樣罷了。
“是否借道,草民并不急于使君當下便答應。”
“關于破益之法,草民有五個預言。”
“若草民的五個預言,皆一語成讖,使君屆時再答應,也未嘗不可。”
“五個預言?”劉表好奇心大起:
“不妨說來聽聽,若當真被你說中,借道,本牧自然可以考慮考慮!”
齊磊裝模作樣的掐指起來,未幾,便開腔說道:
“適逢關中大旱,不日,屯駐弘農郡的張濟便會派遣其侄張繡而來,以悉知使君仁義為名,向使君借糧。”
聞聲,劉表的眼袋都抽搐了。
張濟乃是董卓舊部,董卓伏誅后,張濟還率部殺進了長安。
少帝不得不宣布大赦天下,使反賊張濟從中得到正名,被任命為鎮東將軍。
“他哪來的底氣問我借糧?”
劉表可是反董奉漢的先鋒,決無可能跟張濟這種不法之徒一伍!
“此預言是否成讖,使君靜候幾日便知。”
“哼哼,”劉表哼笑著:
“既如此,那么齊先生就要在我荊州,多停留些時日了。”
“來人,安頓齊先生下榻!”
……
七日后,劉表幾乎忘了府內,正在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孫策的麾下。
忙碌間,南陽別駕風風火火的來到州府!
“使君!董賊舊部張濟率領三千兵馬,已越境弘農,直奔我南陽東城門!”
“聲稱借糧!”
聞聲,劉表心下震詫!
那齊磊竟然真說中了?
“使君,麾下以為借糧不過是托詞!借糧是假,托詞犯我南陽是真!”別駕神情肅穆道:
“若此番真叫小人得逞,以為我南陽軟弱可欺,將來必是大患!”
劉表因知曉齊磊真有預言能耐后,心下早已顧不上思慮別的了!
他匆匆朝后屋舍跑去!
此時的齊磊正在后院里,做著拉伸運動。
荊州提供的伙食,比江東豐盛太多,這才七天,齊磊就被吃胖了五斤。
不運動不行了。
“齊先生!”
劉表風風火火而來,不掩詫異的說道:
“那張濟竟然真的來了!”
“不過,他是率領軍馬而來,此哪里是借糧該有的表現?”
齊磊輕笑著贊同道:
“使君猜對了,借糧是真,以兵馬試探南陽反應也是真。”
“若使君給了張濟南陽畏戰的錯覺,南陽則難免遭張濟攻伐。”
聞聲,劉表氣不打一處來:
“個個都將我荊州視為軟柿子,都想來捏一把!”
“簡直欺人太甚!”
話雖如此,劉表內心卻在嘀咕,這糧怕是還是得借。
荊州雖偏安,但這是劉表對內恩威并施、對外和戰有方換來的。
“齊先生,此事,你如何看待?這糧我若是不借……”劉表想知道齊磊是怎么想的。
要是齊磊說,不借糧不會發生交戰,那他就不借了。
借了反而還會養大盤踞身旁的禍患。
齊磊坦然的說道:
“按使君目前心意,您想以借糧換得眼下暫且安定。”
“草民認為,這糧該借。”
“雖然借糧會導致張濟引兵攻伐荊州,但那是兩年后的事情。”
“兩年后,張濟會因真的缺糧而不得不以戰養兵,意圖拿下整個南陽。”
“但彼時的張濟親部,實力根本不敵使君。”
“張濟也將因此戰而亡,親部分崩離析。”
“使君此次借糧,讓其親部知曉了使君的仁義,屆時張濟戰敗后,其之親部,十有八九都投奔到了使君麾下。”
聞聲,劉表滿臉都是驚喜!
還有這種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