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若犯我,我必犯之
- 大明:長生不死的我成了皇明顧問
- 青石踏浪
- 2279字
- 2025-01-08 11:00:00
北平易主了。
經(jīng)歷了一整天一夜的激烈攻伐,朱棣依照徐良所授的方略行事,成功誅殺北平布政使張昺與北平都指揮使謝貴等要害人物。
他順理成章地成為名副其實的燕王,正式接管燕云十三州的政治中心——北平城。
可對那已然長生不死的徐良而言,這僅是他漫長人生中再尋常不過的一天。
昨天持續(xù)整日的巷戰(zhàn),對他而言不過是一場吵鬧,擾了些許作息而已。
清晨,徐良依舊照常打開事務(wù)所的大門,捧著一碗豆?jié){,坐在門前,看人來人往,品世間百態(tài)。
北平城中街巷依然熙熙攘攘,許多人小聲議論著燕王朱棣起兵靖難之事。
路人甲:“昨日燕王殿下正式起兵靖難了!”
路人乙:“可不是嗎?聽說布政使張大人和都指揮謝將軍都被抓了,好像下了獄。”
路人丙:“哼,那是他們活該!居然帶人圍攻燕王府。”
路人丁:“唉,看這情形,皇明只怕又要起戰(zhàn)火了。”
……
聽著眾人的閑言碎語,徐良只顧自斟自飲,惦記著早飯要做什么好吃的。
他未來可以活無數(shù)歲月,對世俗權(quán)力已毫無興趣。
在徐良看來,權(quán)力不過是枷鎖,爭來奪去,總要以身邊人為標(biāo)靶,他無意摻和。
徐良閉上眼,低聲嘀咕道:“朱木隸和張信這兩人,也不知道怎么樣了?可千萬別死了啊,我還等著你們給咱送食材呢——”
忽然,一道低沉的聲音在身前響起:“合著你壓根不擔(dān)心我,只惦記我手里的食材?”
“咦?”
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徐良一下子睜開眼,見朱棣正站在面前,面色冷峻。
他打量了一番后,笑道:“你皮糙肉厚的,哪兒值得我操心?”
朱棣身形高大,約六尺之軀,放在后世也有一米八的壯漢身材。
只見他體格健壯,長相奇?zhèn)ィ好妓拼题橇焊咄Γh下長髯隨風(fēng)微顫,髭如龍鬣,令人一望便感到不怒自威。
此刻,朱棣手里提著兩條扁長修長、前高后低、通體銀白的魚。
那鋸齒狀棱鱗閃著冷光,尾鰭上葉長于下葉,形似一柄利刃。
徐良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刀鱭?”
所謂刀鱭,也就是民間常說的刀魚。此魚雖多刺,但肉質(zhì)異常細嫩;若用刀魚蒸飯,更是令后世老饕們垂涎三尺。
不過,制作刀魚頗為繁瑣,頗考究廚師的手藝,偏巧徐良正擅長此道。
朱棣冷哼一聲,將兩條刀魚遞給徐良:“像你這樣無情無義,整天只惦記吃的人,活該沒有朋友。”
“人活一世,我只想把一日三餐吃得舒坦,其他皆是浮云。”徐良樂呵呵地接過刀魚。
朱棣目光微冷:“那要是有人故意為難你,甚至想至你于死地,你又作何打算?”
徐良拍了拍衣袖,轉(zhuǎn)身往廚房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之。”
朱棣聽著這話,沉吟片刻,終是快步跟上:“可若敵人勢大過你,又如何還擊?弱勢一方,豈能輕言‘犯之’?”
徐良一邊將鮮活的刀魚放在砧板上,一邊平靜開口:“欲望會滋生人的弱點,進而形成貪念。只要這人心存貪念,無論他是強大或者弱小,都能被人加以利用,進而控制或者消滅。”
他回頭瞥了朱棣一眼,笑得云淡風(fēng)輕:“就像我愛美食,你便能以食材來交換我這兒有價值的消息。倘若我不在乎吃喝,那咱們或許連朋友都算不上。”
朱棣沉默不語,暗自點頭。
他所需的情報全仰賴徐良,他也絕不可能投入如此多的時間與精力與之來往。
人與人之間,更多時確實是互利互惠。
思忖片刻,朱棣倏地問道:“那建文帝呢?掌控整個皇明的他,可有什么弱點?”
徐良半垂著眼,專心處理刀魚:“答案嘛……算作這頓食材的酬謝如何?”
“好!”朱棣立刻回答。
見他答得干脆,徐良輕笑著先將刀魚敲暈,熟練地清理掉內(nèi)臟。
隨后拿起一把細長的刀,刀尖準(zhǔn)確地插入魚肉與骨刺連接處,沿魚脊一劃,再重復(fù)一次后,僅用兩指拎住魚頭輕輕一抽,刺啦一聲,一根完整的魚骨便與魚身分離了。
朱棣每每看到徐良處理食材,都為他精湛的技術(shù)贊嘆不已。
食材在徐良手上,總能被處理得猶如藝術(shù)品一般精美。
不多時,徐良已將兩條刀魚處理妥當(dāng)。
他端出蒸籠,將淘洗干凈的精白大米分兩碗裝好,放入蒸籠的格子內(nèi),再把鮮嫩的魚肉平鋪在大米上,隨即蓋上鍋蓋。
忙完這些,徐良蹲到灶口,一邊添柴一邊把控火候:“削藩,就像這刀魚蒸飯,過程要心細謹(jǐn)慎,一旦操之過急,不但煮不成鮮香,反倒腥臭四溢。”
他頓了頓,繼續(xù)道:“建文帝削藩本身并無不妥;換做燕王真登基了,怕也逃不脫動這念頭。”
“可建文帝最大的問題在于目標(biāo)不明確,反倒先拿了些無關(guān)緊要的藩王開刀,卻放任最有實力的燕王。”
朱棣若有所思:“目標(biāo)不明確?”
“太祖高皇帝留下的皇明底子,足夠支撐他的武力削藩計劃。”
“可他卻沒在第一時間除去威望最高、軍功最顯赫的燕王,轉(zhuǎn)而敲打那些影響力不大的王爺,主動給燕王爭取了最寶貴的準(zhǔn)備時間。”
徐良調(diào)整著柴火,語聲悠然:“兔子急了尚會咬人,何況是人?如今燕王能順利拿下北平,重整勢力,基本是建文帝自己貪多、目標(biāo)不明導(dǎo)致的后果。”
朱棣細細思忖,越想越覺徐良所言不虛。
若非建文帝先削了其他諸藩王,他朱棣也未必能像如今這般迅速布置。
若不是建文帝抓了自己三個兒子又放回,他多半會忍下這口氣,未必冒險起兵。
建文帝的手段每每看似一石二鳥,卻往往顧此失彼,似是而非。
相比之下,他朱棣的目標(biāo)只有一個:活下去!
“刀魚蒸飯好了。”
徐良揭開鍋蓋,騰騰熱氣立時撲面而來,夾著誘人的鮮香。
空氣中滿是令人食指大動的味道,朱棣暫時也顧不上繼續(xù)探討,忍不住吞咽口水,伸長脖子往鍋里望去。
只見米飯粒粒分明,柔軟潤澤,潔白剔透的魚片鋪在其上,魚汁滲入飯粒,香味撲鼻。
徐良隨手撒上些蔥花點綴,一瞬間,整間屋子都被勾得鮮香四溢。
他伸出無情鐵手,端起蒸籠里那兩碗熱氣騰騰的刀魚飯,放到桌案上。
朱棣看得目不轉(zhuǎn)睛,幾乎跟在徐良身后寸步不離。
眼看他們準(zhǔn)備大快朵頤,屋外忽然響起“篤、篤、篤”的敲門聲。
那聲音帶著幾分急切,又仿佛頗為客氣。
“徐先生,您在嗎?”
驟然出現(xiàn)的來訪,讓徐良微微一怔。
他與朱棣對視一眼,紛紛放下手中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