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皇明將在兩百多年后滅亡
- 大明:長生不死的我成了皇明顧問
- 青石踏浪
- 2021字
- 2025-01-19 23:21:34
彼時,燕王府的書房內,正上演著一場幾乎無延時的“直播”。
書房內的燭光搖曳,燭芯跳動的火苗時而明亮,時而昏暗,投射出一片斑駁的光影,像極了歲月在墻上留下的痕跡。
窗外,深邃的夜空如一塊漆黑的絨布,星辰點點,隱隱透出幾分清冷的寒意。
偶爾,一陣涼風掠過窗欞,帶著夜的靜謐與涼意,似乎要將這深沉的夜晚與書房內的緊張氛圍連接起來。
已經恢復理智的朱棣,身著深色的親王袍,端坐于書桌前。
那袍邊繁復的紋飾在燭光下若隱若現。
他的眉頭緊鎖,眼神深邃,仿佛在琢磨什么極為重要的事情。
桌面上,堆積著一疊疊紙條,紙條上文字密密麻麻,正是姚廣孝和徐良之間漸趨激烈的對話。
這些紙條,都是從大牢傳遞來的信息,幾乎沒有絲毫延遲。
而燕世子朱高熾則靜靜地坐在父親旁邊,手中翻閱著一本書籍,偶爾低頭注視,偶爾抬頭觀察四周。
由于身體肥胖的原因,他的動作有些笨拙,但整個人的氣質卻表現出不符年紀的冷靜和穩重。
他的視線一直暗中關注著他父親,和不斷進出的護衛。
朱棣緩緩展開一張紙條,眼前的文字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有些朦朧,但依舊清晰可辨。
上面寫著“王朝周期律”幾個字,旁邊附帶的,還有姚廣孝所列的各大一統王朝的國祚年限。
那一行行歷史數字,像是歷史的鐵鏈,一環扣一環,牢牢將每個王朝的興衰命運固定在了歲月的長河之中。
朱棣的目光緊緊鎖定在這些字跡上。
“沒有一個王朝的國祚超過三百年嗎……”
他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渾厚,在書房中回蕩,似是帶著幾分不確定,也夾雜著他對未來命運的隱隱擔憂。
朱高熾聽到朱棣的呢喃,抬起頭,目光從手中的書籍上移開,望向朱棣。
他輕輕呼喚道:“父王?”
朱棣緩緩轉過頭,看向兒子那雙清澈的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糾結。
片刻過后,他問道:“熾兒,你是咱家讀書最多的人,且告訴為父,自秦漢以來,真就沒有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國祚超過三百年嗎?”
周圍的氣氛因這句話而愈發凝重。
朱棣雖然相信姚廣孝,但是心里還是忍不住想要再確認一遍。
畢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徐良先前所說“皇明將于兩百多年后滅亡”的話,恐非妄論!
朱高熾沒有立刻答話,沉吟了片刻,方才答道:“回父王,確實沒有。”
而后,他給出了答案:“秦始皇統一六國,至秦二世胡亥被廢,約14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至王莽建立新朝,西漢存續約211年……”
朱棣邊聽邊對照著手中的紙條,眉頭漸漸緊鎖。
每一行字,每一個字眼,他都仔細比對,生怕遺漏其中的細節。
隨著朱高熾的陳述逐步展開,朱棣的表情變得越來越嚴肅。
紙條上的內容,竟與朱高熾口中所說的,幾乎如出一轍!
每個王朝的命運,每段時間的交替,都是如此精準無誤!
這些來自歷史長河中的冷酷數字,仿佛帶著某種力量在無聲地召喚著他,讓他不得不去正視這個問題。
朱棣一直認為,歷史是由人掌控的,尤其是權力,能夠改變一切。
然而,朱高熾的陳述與紙條上內容的高度一致,卻讓他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歷史真的是一條不可違逆的河流嗎?
朱棣再次低頭看向手中的紙條。
這一次,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似乎觸及到了某個不安的結局——徐良所說的“皇明將于兩百多年后滅亡”,會成真!?
書房陷入了寂靜,墻上昏黃的燭光搖曳著,忽明忽暗的光線投射在兩人沉默的臉龐上。
窗外的風也似乎感受到了這份凝重,悄無聲息地停滯了。
朱棣父子兩人都有自己的心事,沒有急于打破這份寂靜,以至于氣氛也愈發凝重。
最后還是朱棣的眉頭緊蹙地看著紙條,問道:“熾兒,有什么想說的嗎?”
朱高熾很快回答:“回父王,歷史的沉浮,警示著我們勿要重蹈覆轍。”
朱棣沒有立刻回應,他只是在心中輕輕嘆息。
這個答案,顯然不是他所期待的。
他輕輕放下手中的紙條,目光再一次沉默地注視著它:“熾兒,這些沉浮的歷史,有沒有讓你察覺到什么規律?”
“這——”
朱高熾的眼神微微一滯,心頭一陣迷茫。
他很自然的在心里想道:“歷史歷史,自然是讓人們以史為鑒,可這些和眼下的靖難之役有什么關系嗎?”
他再一次回想朱棣所問的問題。
國祚、規律……
然而,朱高熾實在無法從中看到任何他能抓住的核心。
他抿了抿唇,略顯尷尬地答道:“孩兒愚昧,請父王指點。”
朱棣緩緩地站起身,走到門前,凝視著漆黑的夜空:“無論是西漢的迅速崛起與滅亡,還是唐宋的盛衰交替,它們的國祚都沒能超過三百年。”
朱高熾愣了一下,似乎在腦海中飛速翻閱那些零散的歷史片段。
他的腦袋有些混亂,迅速回想每一個王朝的生命周期,秦朝的十四年,漢朝的數百年,唐宋的盛衰更替,然而,真的沒有哪個王朝超過三百年……
朱高熾迅速理清思緒,心里感到一絲震驚,但同時也更加迷惑。
“可是……”他欲言又止,難以抑制內心的疑惑,“這與靖難之役有什么關聯?父王,您指的究竟是什么規律?”
朱棣緩緩地走回桌前,坐下。
沉默片刻后,他指著桌上的紙條:“拿去看看。”
朱高熾目光一凝,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拿起那摞紙條,細細查看了起來。
當看到徐良說:“如果任由皇明如此發展,我先前那句‘皇明將在兩百多年后滅亡’不會是空話。”
朱高熾的臉色驟然煞白!
他也終于知道父親為何會追問國祚之事。
原來,他父親朱棣是擔心皇明會在兩百多年后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