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興盛—衰退—更替
- 大明:長生不死的我成了皇明顧問
- 青石踏浪
- 2075字
- 2025-01-18 23:35:20
北平的夏季夜晚依舊濕熱,空氣仿佛被白晝的炙熱烤得厚重而沉悶。
盡管晚風偶爾從城外吹來,卻難以驅散這股持續的酷暑。
遠處,偶有犬吠與市井喧嘩的聲音傳來,但這些微弱的聲音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中,像是被無情的黑夜吞噬。
然而,燕王府的大牢卻與外界的燥熱世界隔絕。
牢房內,四壁低垂的燈火搖曳著,昏黃的光線勉強驅散著濃重的黑暗,空氣中彌漫著潮濕與腐朽的氣息,仿佛連呼吸都能讓人感到不適。
沉寂的空間中,只能聽見鐵鎖的沉重聲響和偶爾傳來的腳步聲。
“砰——”
一聲沉悶的鐵門聲響起,徐良被推入了牢房。
牢門關上的一剎那,仿佛也將他與外界的一切徹底隔絕。
徐良的臉上并沒有絲毫驚慌,他的神態依舊從容,目光冷靜,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超然于世外。
他緩緩走到牢房角落,坐下,稻草床鋪上的刺鼻氣味讓他皺了皺眉。
但隨即便放松下來,輕輕地靠在冰冷的墻壁上。
盡管身處大牢,但徐良卻像一個旁觀者。
既不為這座牢房的壓迫而焦慮,也不為身處囚禁中的命運所困擾。
對于已長生不死的他來說,這一切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而他,恰恰是那波動歷史水流的漣漪。
“朱木隸居然是朱棣。”
徐良輕聲自語,聲音在寂靜的夜中顯得格外清晰。
即便在這種封閉壓抑的環境下,他的心緒依舊未曾動搖。
然而當他想到自己被朱棣蒙騙,不禁感到一絲懊惱:“誰知道朱棣還會化名來蒙騙我啊!”
他輕輕嘆了一口氣,笑了笑:“真是人倒霉起來,喝水都塞牙縫。”
“唉,也不知道這回得多久才能出去,才能吃上那些美味佳肴了。”他低語著,語氣中帶著一種近乎輕松的感傷。
……
就在此時,一道身影悄然出現在牢門口。
姚廣孝步入這座陰冷的大牢,幾乎沒有發出一絲聲響,黑色的衣袍在微弱的燈光下顯得沉穩而威嚴。
他站在關押徐良的牢門外,靜靜地打量著牢房內的一切。
那微弱的光芒下,徐良依舊靜靜地坐在床鋪上,閉著眼睛休息,仿佛這沉重的鐵門、這陰濕的空氣、以及周圍的一切與他無關。
姚廣孝的眉頭微微一挑,面上浮現出一絲復雜的表情。
他長時間地凝視著徐良,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感慨,道:“徐先生,此時還能如此冷靜,老衲佩服。”
這話并非空洞的恭維,而是真心的欽佩。
徐良緩緩睜開眼睛,目光穿透鐵欄,落在姚廣孝的身上。
“大師,你來了。”
他從床鋪坐起來,微微一笑。
姚廣孝深深看了徐良一眼,似乎在衡量如何開口。
他站在牢門外,神情凝重,片刻后,他輕輕嘆了一口氣:“徐先生,你不該如此激怒燕王殿下……”
他的語氣平和,卻又帶著一絲勸解的意味。
那并非對徐良的責備,而是一種帶有深意的提醒。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雖然你所言有理,但對于生長在皇家的燕王殿下而言,皇權的象征性,已遠遠超越了任何人的邏輯與理智。”
徐良笑著回應:“我那時候不是不知道他是朱棣么。”
姚廣孝微微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他對于徐良敢直呼朱棣的名諱,也不感到意外。
雖然認識徐良沒幾天,但他知道徐良曾經在徐良事務所的所作所為,知道徐良是一個直言不諱,不會害怕得罪別人的人。
姚廣孝嘆息一聲道:“天下之治,非一人之力所能成。”
“若燕王殿下僅以皇權為尊,忽視國家的根基與百姓之疾苦,恐怕皇明最終會自掘墳墓。”
他說這句話時,眼中閃過一抹深沉的光芒,似乎是在反思當前的政治局勢,又仿佛在思考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局面。
徐良盯了他一會,問道:“不知大師是否知道‘王朝周期律’?”
姚廣孝沉吟片刻,沒有在腦海中找到答案。
他搖了搖頭:“未曾聽聞。”
“所謂‘王朝周期律’,又稱‘朝代更替周期理論’,”
徐良語氣平淡,卻充滿了自信。“它認為歷史上的朝代更替有一定的規律性,大致呈現出‘興盛—衰退—更替’的周期性。”
姚廣孝凝神傾聽,盡管表面上看似淡然,但內心無疑對這一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個理論的根本意義在于,任何一個王朝的興起,都是依賴于多重因素的積累,比如經濟基礎、軍事力量、文化凝聚力等。”
“當這些力量得到最優的整合時,王朝便迎來它的鼎盛時期。”
徐良稍作停頓,目光深邃,“然而,這種盛極一時的狀態背后,往往潛藏著過度的集中和無視民生的隱患。”
姚廣孝眉頭微微皺起,沉吟道:“這就是所謂的‘衰退’階段?”
他的語氣中透出幾分疑惑,又似乎有所領悟。
徐良點點頭:“衰退期往往伴隨著政治腐敗、權力集中、內部紛爭加劇。”
“此時,即使有再強大的軍事力量,也無法維持朝代的長久繁榮。”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真正的危機不是外部敵人,而是內在的腐化與自滿,最終,這種積重難返的局面會迎來更替。”
“更替的方式可能是自然的——例如農民起義爆發,外族入侵;也可能是人為的——朝廷內部分裂,權力斗爭加劇。”
“無論如何,王朝的更替總是帶有暴力與破壞性,而這一切,似乎總是無法避免。”
姚廣孝在靜靜地站在牢門外,當聽到徐良輕描淡寫地解釋起“王朝周期律”時,他心中的震驚幾乎不可抑制。
這個理論,這種見解,仿佛為他原本已微妙的政治預感提供了某種合理的解釋。
姚廣孝的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神情不自覺地變得嚴峻,他一生都在思考如何維持國家的平穩與昌盛,如何避免歷史的周期性覆轍……
先前與徐良一番詳談后,他以為自己找到了答案。
然而,徐良今天所提出的“王朝周期律”,又一次讓他迷茫了起來。
“王朝周期律?”姚廣孝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