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戰之所以一直潰敗。
皆是族人智短,看不到長遠的利害。
“殺之,我們就要與武陵人,世代為敵,不死不休了。”
相程死死的擋在眾人的面前。
對于他們五溪族來說,這是非常不好的。
但是,對于多數的五溪族人而言,根本也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然而,經過相程這一提點。
眾蠻人才都若有所思,沉默了下來。
以殺止殺,是解決不了地域的問題。
“自此后,我們就要從深山之中走出,為了子孫,我們得認了。”
“而且,真正的屠手是孫吳,而非這些軍卒。”
在相程的勸說下,武陵蠻人的情緒被穩定了下來。
武陵源之外。
晨曦微露,天色已逐漸大亮起來。陽光透過稀薄的云層灑向大地,驅散掉那濃郁的血腥味。
主干道兩旁的山坡之上,眾多吳軍士兵的身影若隱若現。
身著甲胄,手持兵刃,神情緊張地凝視著前方。每個人的目光都灼灼地望向遠方,仿佛在期待著什么或者警惕著什么。
潘濬登上了一處較高的地勢,極目遠眺,以便更好地掌握局勢。
然而,眼前除了郁郁蔥蔥的山林和蜿蜒曲折的道路,并沒有發現蜀軍和蠻人的蹤跡。
就在這時,一旁的呂岱緊咬牙關說道:
“潘將軍,依我之見,蜀軍和蠻人應該不會再追殺過來了。”
說話間,他抬起自己受傷的手臂,示意軍醫前來為其治療。
在方才的突圍之戰中,呂岱不幸負傷,手臂差點被砍斷。
潘濬微微點頭,他沉聲道:
“你說得不無道理。此次指揮作戰的乃是蜀將鄧芝,此人胸有韜略,絕非等閑之輩。想必他定然料到了我們會在此設伏,因此才沒有貿然追擊。”
正所謂窮寇莫追,這是自古以來兵家所必須知曉的常識。
鄧芝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將領,又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況且,此次蜀漢顯然是有備而來,對吳軍的兵力部署等情況必然早已了如指掌。
倘若換作其他一些急于求成、貪功冒進的蜀將,說不定還真能被吳軍的埋伏之計所迷惑。
但面對像鄧芝這樣善于洞察戰局、謹慎行事的對手,想要憑借這點小伎倆,就想反敗為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收到武陵郡備襲擊之時,我就料定武陵蠻作亂,必是蜀漢的詭計,只是沒有想到,在武陵源內指揮的是鄧芝。”
潘濬轉身下了高臺,不由微微嘆氣。
此番設伏,潘濬知道是想誘而再殲滅之,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
哪怕是蜀中大將魏延,他也有信心能引誘著。
畢竟,他可是下了大餌。
他武陵太守潘濬、安南將軍呂岱。
兩人可都是算是東吳的封疆大將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在武陵源指揮的卻是鄧芝。
“潘將軍,如今不是在想,如何破敵,而是,我們如何脫身!”
呂岱腦子在飛快的轉動,結合他剛剛得到的消息進行分析。
武陵郡城被攻陷,南路肯定是行不通了。
而南陽郡與武陵郡一樣,都是與蜀地接壤,說不定此時也受到了攻擊,亦不能前往。
唯一的選擇,那就是東出長沙。
“現在局勢不明,只能往長沙一帶撤離了。”
“呂據與朱績都已經突圍而去了,不出所料,駐守于長沙的潘璋將軍,自然會領兵來援助。”
死士傳來的消息是極為有限,也并不知道,與此同時,呂據和朱績近況如何了。
加上信息和時間上的差異。
潘濬自然不知,他們已經成為了甕中之鱉了。
網局已成,只是魚兒還不自知。
“那快撤吧,我總感覺,事情沒有這般的簡單。”
呂岱一直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與他們吳國決裂,難道就是為了一郡之地嗎?
而且,武陵郡在幾個郡中,算是最貧瘠的。
如此看來,蜀漢此舉,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所有,蜀漢所謀,必定不止于此。
魏延、鄧芝都出現了,那諸葛亮又在哪里呢?
這才是重點。
潘濬點了點頭,此番埋伏不成,他肯定也要遠遁而去。
不然,待武陵郡城的魏延發兵來,他們就是腹背受敵了。
“傳令全軍,立即向東前進移軍。”
軍令,很快就被傳到了軍中各處。
人數不多,只有萬余多人了,所以傳得很快。
呂岱領的三萬甲士,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
現在聚集到的,不過也才三千人左右。
而守武陵郡城的萬余軍卒,除了被驢呂據帶走的三千人馬。
其余的都降了魏延。
武陵郡東吳鎮守的五萬人馬,在蜀漢的第一次攻勢下,只剩下了這眼前的一萬多人了。
一刻鐘后,已經不見了任何的人影。
因為是本土作戰,吳軍此次討伐武陵蠻人,也并未設置過多的輜重。
所以,撤退的很快。
半日之后。
鄧芝所在之地,也已經打掃完了戰場。
一眾武陵蠻酋首,侯在其左右,等待鄧芝的繼續命令。
久久下來,幾位酋首已然顯得不耐煩了。
“鄧將軍,前方斥候傳來消息,埋伏的吳軍已經全部想東撤離了。”
一員無當飛軍的統領飛奔而來,急忙的大聲道。
相程聞言,臉上浮現了喜色:“果真不出鄧將軍所料,吳軍真有埋伏。”
“現在吳軍已真正的撤退,我們是否可以展開追殺了呢?”
鄧芝頷首:“吳軍敗逃,當追殺,已擴戰果,但山中的殘軍亦不可不滾。”
“鄧將軍,你就說,我們該怎么做吧!”
樊精夫急開口道。
“對,我們都聽鄧將軍你的。”
其余的另外三大部落的酋首巴精夫、鄭精夫和覃精夫也異口同聲道。
“好,那就這樣行事,相族長、覃族長帶領本部族人,招降殘軍,切記,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動刀兵。”
相精夫和覃精夫一起點頭道:“鄧將軍放心,我們都已然知道其中利害,一定按令行事。”
巴精夫、鄭精夫和樊精夫,此時也是希翼的看向鄧芝。
“三位族長,你們便各領本族的精壯,隨我追擊吳軍,但也要切記,必須精壯士,此次乃是奔襲作戰。”
鄧芝對著三人道。
“是!”
三位酋長激動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