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朝堂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 三國:季漢遺風(fēng)
- 無垠石
- 2121字
- 2025-01-15 13:31:39
“不要再看了,快些上車吧。”
諸葛亮輕掀開車簾,目光瞥過來了一眼,那低沉而富有威嚴(yán)的聲音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
“世子,朝堂之上,君臣之間尊卑有序,不可與丞相同乘一車。”
眼見著諸葛瞻抬腳欲要上前,黃用一個箭步?jīng)_至其身前,將其攔住。
恰在此時,一輛馬車徐徐駛來,停在了其面前。
在黃用小心翼翼的攙扶下,諸葛瞻略顯遲疑地上了車架。
對于這些宮廷中的繁文縟節(jié)和規(guī)矩,他實在知之甚少。
待進(jìn)入馬車坐定之后,黃用這才開始向諸葛瞻詳細(xì)講述起宮廷禮節(jié)來。
朝議非同小可,遠(yuǎn)比私下覲見劉禪要莊重嚴(yán)肅得多。
在這里,規(guī)矩繁多且嚴(yán)苛,稍有不慎,便可能犯下大不敬之罪。
隨著車夫手中馬鞭輕輕揮動,車馬緩緩向前行進(jìn)。
不多時,便抵達(dá)了宣明門,這是蜀漢新城的西城門。
以東為尊,因此群臣皆從西邊而來,向著東方朝拜。
此刻,宣明門外早已人頭攢動,眾多大臣們?nèi)齼蓛傻鼐墼谝黄鸾活^接耳。
當(dāng)看到諸葛亮那輛標(biāo)志性的車馬漸行漸近時,原本嘈雜的人群瞬間安靜下來,眾臣紛紛主動退讓到兩旁。
有的人臉上流露深深的敬重之意,也有些人心懷敬畏,甚至不敢直視馬車。
隨著宣明門的城門也打開了,諸葛亮所乘的車駕直貫而入。
“世子,我們該下車了!”
而緊跟在其后的馬車卻停在了宣明門外。
不是每一個大臣,都有權(quán)力駕車入皇城。
諸葛亮有劍履上朝的特權(quán),車駕入宮,更是習(xí)以為常。
車簾被掀開,諸葛瞻步履蹣跚。
這副身體終究還是幼時,體態(tài)方面顯現(xiàn)出來的劣勢,是無法改變的。
由于跟在諸葛亮車駕的后面,諸葛瞻也自然成為了矚目。
看著這張稚嫩無比的臉龐,眾大臣一時間,不知道諸葛瞻是何來路。
諸葛瞻雖有神童之名,但認(rèn)識他的,卻是寥寥無幾。
“思遠(yuǎn),這邊!”
人群之中,一個身影緩緩走來,正是蔣琬,他面帶微笑,朝著諸葛瞻輕輕招了招手,示意其趕緊過去。
站在一旁的黃用見狀,趕忙上前一步,壓低聲音對諸葛瞻說道:“世子,你身份尊貴,我等只是些卑微之人,沒資格與你一同入宮面圣,你需要和蔣長史一齊上殿。”
很明顯,這所有的一切應(yīng)該都是事先有所安排的。
諸葛瞻心領(lǐng)神會地點了點頭,然后快步走向蔣琬所在之處。待行至蔣琬面前時,他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一禮,口中說道:“拜見先生。”
就在這時,站在蔣琬身旁的一位中年儒生將目光投向了諸葛瞻,臉上露出一副充滿好奇的神情,開口問道:“公琰,這位公子是?”
不光是他,周圍其他人也紛紛被吸引了注意力。
一道道或疑惑、或探究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諸葛瞻身上。
眾人心中暗自揣測著這個小孩的身份來歷。
“威方兄,這位便是丞相之子諸葛思遠(yuǎn),我們蜀中的神童,想來你也應(yīng)有所耳聞吧?”
蔣琬提高音量,洪亮的聲音在人群中回蕩開來,仿佛生怕有人聽不到似的。
這一番介紹,帶著一絲刻意為之的味道。
“素有耳聞!”
楊儀聞聽此言,仔細(xì)端詳起眼前的少年來。
只見那諸葛瞻面容清秀,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聰慧之氣。
但畢竟還是個孩子模樣,楊儀并未有過多的重視。
關(guān)于丞相之子的身份自己倒是知曉,只是這所謂的‘神童’之名,今日卻是頭一回從蔣琬口中聽聞。
不過嘛,再怎么聰明伶俐,終究也還只是個黃口小兒罷了。
在兒時,他們誰還不是個神童呢?
想到此處,楊儀的神情不禁流露出些許輕視之意。
然而此時,站在對面的諸葛瞻同樣也在上下打量著楊儀。
他敏銳地察覺到對方那毫不掩飾的灼熱目光以及隱隱散發(fā)出來的傲慢氣息。
不過,楊儀的確也有著足以自傲的資本。
在諸葛亮臨終之際,曾有意將楊儀提拔為軍中的首要人物,足見對其器重程度非同一般和其能力了。
能入丞相眼的,可都不是泛泛之輩。
但楊儀居功自傲,他要的更多,他想成為繼諸葛亮之后的人,繼續(xù)如同諸葛亮一樣把控蜀漢朝政。
不過,也是由于其這種高人一等的倨傲,得罪了太多的人,于是并不遂志。
加之,其與魏延的矛盾,也成為了一個伏筆。
最終大權(quán)落空,落了一個自殺身亡的下場。
“小兒,拜見楊長史。”
隨著諸葛瞻又對著楊儀一禮,不管心中有何種感想,諸葛瞻自是也不能表露出來。
朝堂上,可不是打打殺殺。
而是人情世故。
楊儀就是沒有處理好人情世故,不然,他真的是繼諸葛亮之后的第二任蜀漢掌權(quán)大臣了。
這位就是血的教訓(xùn)。
“你認(rèn)識我?”
楊儀問道,他雖為丞相長史,但卻很少去相府,更是沒有見過諸葛瞻。
他們的辦公地點,都是在征途之中。
“小兒不敢欺瞞長史,今日才第一次面見,不過,我曾多次聽父親大人提起過長史,言長史德行崇高,北伐之時,屢立戰(zhàn)功,可謂是勞苦功高。”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溜須拍馬,是官途的必備,不然寸步難行。
高傲自大,只會自尋死路。
關(guān)羽如此,魏延、楊儀也均是如此。
他們的敗亡,與他們這種性格,大有關(guān)聯(lián)。
意氣用事,那是草莽英雄。
官途之上,必須要委曲求全。
“真是如此嗎?”
楊儀得意的摸摸胡子,眼中對諸葛瞻也多了幾分贊賞之色。
“不止如此,家父還說,楊長史治軍有方,是能文能武的全才…”
楊儀就是要順毛捋,諸葛瞻自然不吝夸贊之詞。
“想不到,堂堂丞相之子,竟然是如此貨色。”
“我蜀漢還真是人才濟(jì)濟(jì),朝會之上,有白發(fā)老者,也有稚子小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角落之中,有冷嘲熱諷之聲傳出。
“威方兄,思遠(yuǎn),我們還是上朝吧,邊走邊說。”
蔣琬不由提醒道。
看向諸葛瞻的目光,又多了幾分異色。
現(xiàn)在諸葛瞻表現(xiàn)出來的談吐,他也是第一次見到。
更不好加以評價。
溜須拍馬,還是那種老道的圓滑呢?
反正,諸葛瞻,現(xiàn)在已經(jīng)讓他看不透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