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等你入局
- 驚痕1沾衣
- Granis.
- 2100字
- 2025-07-25 09:05:00
安元230年初春,蕭陵歲在最近和七辰宗進行聯(lián)系。她的態(tài)度很誠懇,與七辰宗聯(lián)絡(luò)人聯(lián)系好了,在闊海閣的最高樓閣喝茶。
江露前來和蕭陵歲談?wù)摗?
江露依舊戴著面紗,那雙水靈靈的眼睛與蕭陵歲對視了一眼。
蕭陵歲沏好茶,“江小姐,今日前來,可否勞累著了?”
江露:“請長公主有話直說。”
蕭陵歲笑笑,抿了一口茶,“說來可笑,我的親弟與我在很小就結(jié)了仇,如今他快要得到了這個皇位,我竟有些心梗。”
江露依舊板著臉,“殿下除了大皇子,還能支持誰當皇帝?”
蕭陵歲:“我的小弟。”
江露有些沉默,蕭陵歲看出來她的難堪,走到她身邊來,看著柵欄下的長安風(fēng)光。
蕭陵歲說道:“我知道他年齡過小,但是除了他,我沒有理由去支持其他的兄弟。”
江露喝了口茶,緩緩道,“我沒有拒絕。”
蕭陵歲轉(zhuǎn)頭,恰好又對上江露的目光,她很是滿意。
后來,七辰宗和闊海閣達成協(xié)議,但是并未聲張。
……
和親公主本應(yīng)該從剩下幾個適齡公主里挑,使臣大人到時看到了畫像,便一眼就相中了蕭玉安,畫像上的公主正在彎弓射雕,駕著快馬,這正符合他們對叢云王妃的幻想。
旁邊的韓公公說了句,“這是三公主--蕭玉安。”
使臣一聽,汗毛都豎起來了,便馬上翻開下一幅畫像。
對于六公主,八公主,十公主的畫像,使臣皺了皺眉頭,和韓公公道謝,說了些贊美幾位公主的話,隨后問“貴國愿意讓我們王上娶哪位公主?”
韓公公搖搖頭,“朝堂還在商量,請使臣大人再安心等兩天。”
一天后的朝堂上,為了和親的事情,三方吵得不可開交。
首先,六公主的生母是辰妃,辰妃所支持的是蕭敬昱和唐國公一派。其次,八公主生母是林昭儀,她是長公主蕭陵歲這一派系的。最后,十公主及其母親沈婕妤為蕭敬澄和謝國公派系。
謝國公:“陛下的幾位公主皆成年,如果按年齡大小來,臣認為應(yīng)該是六公主。”
唐國公:“六公主從小體弱多病,為了讓兩國友誼長存,臣希望和親公主所代表的是我國的禮儀和風(fēng)度,八公主是長安聞名的才女,臣認為,八公主比較合適。”
蕭敬澄:“對方和親王子年齡為十八歲,而八公主年齡為十七歲,按照適配程度的話,八公主八公主再合適不過。”
蕭陵歲:“兒臣反對!八公主雖然是我國的代表,但是八公主性格脆弱,在叢云國那個謀事需深思的地方,她的才華并不能保她的平安啊!”
蕭敬昱:“皇姐既然說八公主性格脆弱,那六公主和十公主又何嘗不是,皇妹們平日里都是以包容來面對。”
朝臣們吵得不可開交。
蕭陵歲看蕭敬昱的眼神里,充滿了憤恨,她還想說些什么,但是陛下拍拍桌子,“夠了!”
朝堂這才安靜下來。
陛下也很為難,“她們都是朕的女兒,嫁誰出去朕都很心疼,但是朕不得不做這個決定,你們倒好,吵成這樣,讓朕如何決定?!”
大家都沉默不語,這時,太監(jiān)稟報,謝太后走了進來,陛下站了起來,“母后——!”
大家紛紛向太后行禮,陛下坐下,謝太后站在陛下對面,她說道:“不知和親這事,大家商議得怎么樣?”
陛下道:“未定。”
謝太后笑了笑,隨即面向群臣,“上回六公主以死相逼,說她寧死不嫁,十公主才剛剛年滿十五,平日里也是常伴哀家左右,哀家也想多留她幾年。”
蕭陵歲的眼睛看著謝太后,她的憤怒已經(jīng)不可言表,太后說完過后,還朝蕭陵歲看去,她看向蕭陵歲的眼神中依然充滿了蔑視。
皇帝道:“母后,這是前朝之事,您還是——”
謝太后朝他看去,隨即又是那個微笑,“此事可不止關(guān)乎前朝,哀家也是想了很久才有了這個決定。”
朝廷決定,讓八公主作為和親公主,在六月前往叢云國。
八公主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當即昏了過去。陛下安撫了好久,才沒有了輕生的想法,蕭陵歲跟林昭儀解釋,林昭儀雖然理解,但是她也只有這一個女兒,痛哭了好久,蕭陵歲也一直陪在她身側(cè),安慰她。
……
四月,北疆的叛亂被蕭敬倫鎮(zhèn)壓,為穩(wěn)固軍心,蕭敬倫也因此在北疆也被封王,嫣妃一族的勢力迅速崛起,在南境,胡家雖為商賈之家,但是嫣妃的外甥;敬倫和玉安的兩位表弟,都入朝為官,在家族勢力的保護下,這倆便到了長安,胡梓楸做了戶部侍郎,胡梓宸在翰林院做學(xué)士。
因為西界和北疆都為兩兄妹所鎮(zhèn)守,換誰都會放心不下,謝國公提議,讓蕭敬倫先回來,等到北疆有戰(zhàn)爭再讓他回去,反正北疆到長安距離也不算太遠。
但唐國公說,既然距離不算太遠,那就讓三公主回長安治療肺疾,畢竟已經(jīng)和叢云國簽訂了三年不戰(zhàn)的協(xié)議,到時候等為三公主挑選了駙馬再回去共同鎮(zhèn)守也不遲。
唐國公的這番話得到了多數(shù)人的認可,但是蕭陵歲卻有些反對,她說:“陛下如果讓三公主回來,萬一西界戰(zhàn)爭再起,那邊可是沒有合適的將領(lǐng)能夠勝任此職。”胡梓楸也默默點頭。
但是陛下擺了擺手,“叢云國與我國簽訂了協(xié)約,三年之內(nèi)秋毫無犯,再說了,朕擔心的是玉安的身體,她上回都不愿意回長安治病,此番秋過,西界便更是寒冷了。”
蕭陵歲點了點頭,最終,朝廷達成共識,讓三公主蕭玉安在七月以前回來治病,三年后回歸。朝廷會在蕭玉安不在的三年間派應(yīng)言質(zhì)前往代守,詔書已經(jīng)批下,送往西界了。
蕭玉安聽到這個消息,氣得把詔書都燒了,她又何嘗不知朝廷那些人的想法,想逼她找個駙馬,最可恨的就是:應(yīng)言質(zhì)為謝國公那一派的人。
蕭玉安回長安時,辛鈺不愿意回去,說是因為她害怕見到一個人,蕭玉安也沒有再問,她尊重辛鈺的選擇,于是給唐將軍家商量好,讓辛鈺暫住在那里,如果她想回長安,就給蕭玉安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