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國王心善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公白渡河
- 2195字
- 2025-01-04 20:40:09
平達力緊蹙眉頭:“又是明國太子?”
別岱蘊說:“明國竹城的叛亂火災就是明國太子殺大臣奪權所致,眼下明國太子已經監國掌管大權。”
“倒是個野心勃勃的小子,不過他們明國都已經敗亡中土,還有什么地方可以割讓給我以作條件,芒市土司呢?”
芒者,北也。
芒市土司即北方土司,代指大明黔國公。
京師太遠,滇省太近。
對于風上之地的各國和土司,黔國公三百年積累的名聲可比明國皇帝強大太多了。
一年前明國朝廷流亡洪沙國,沒有證明身份的,要不是黔國公掏出世鎮滇省的沐王府大印,佐證永歷皇帝是神宗萬歷的孫子,他們剛入洪沙就被拿下了。
不是黔國公的面子,哪還至于新修一座竹城讓明國君臣舒舒服服的待著。
去歲明國黔國公身穿籠基服袍作臣禮,可是大大漲臉,連那些不安分的土司頭人們也臣服洪沙的大國威風。
當然,如果明國軍隊不進犯,洪沙就還能維持大國風范。
別岱蘊掏出一副地圖:“芒市土司已經順從明國太子監國了,而且芒市土司獻出一副麓川地圖,言麓川全境盡可進獻給王上,以實現兩國罷兵和平。”
平達力猛然站起身來,也顧不得佛袍掣腿,肥胖的身體抖動,兩三步跨至別岱蘊身前,拿起地圖細細觀詳。
果不其然。
除了洪沙境內的木邦、孟密、孟養外,明國境內的孟艮、孟璉、孟定等地皆有詳細標注,就連暹羅的景棟、清邁也有。
平達力如癡如呆的摸索著麓川地圖。
麓川高原地勢起伏,脊嶺交錯,橫跨洪沙、中土、暹羅、瀾滄四國,其上的蠻夷土司一直是幾國的心頭之患,更是洪沙國心腹重患。
麓川上的撣族和洪沙族乃是世仇,阿瓦王朝建立在洪沙人創建的蒲甘王朝尸體上,而東吁王朝更是蠶食吞并阿瓦王朝和麓川土司所建立的。
莽應龍折戟孟養,莽應里受挫隴川。
東吁國一度北望的騰越、永昌、大理、景棟等地此時就在被洪沙人評為無能之君的平達力手中。
如何不讓平達力心潮澎湃!
這是東吁王朝兩代雄主都沒做到的事。
“可惜明國已經亡國,不知麓川土司們還有多少聽從明國的?”
平達力心中自問自答,即使大明亡國,三百年的積威也不是數載消弭的,連他們洪沙千里大國不也好生善待明國皇帝和芒市土司嘛。
勉強按壓住心中的激切,平達力理智回頭:“他們也想要明國太子和芒市土司贖身?”
雙方都清楚,大明神宗的孫子,永歷帝這張大牌,洪沙國不會輕易放手。
別岱蘊點了點頭,又搖頭道:“阿達蘊也知道這不可能,只答應考慮將明國皇太后皇后送出去,達成兩國休戰。”
“明國太子若想自由,需恭新文安迪文退兵暹羅,再將其送出境內。”
平達力猶豫不決:“前者倒也罷,不過兩個女人,后者?”
別岱蘊及時道:“王上擔心明國軍隊到時協同暹羅一起來犯。”
平達力頷首,這就是他心中最大的擔憂,緊鄰洪沙國的阿拉干國和暹羅這幾年可不是很安分。
阿拉干王國覬覦洪沙國的下洪沙瓦底,一度讓葡萄牙人侵占勃固稱王,還是平達力的叔父阿那畢隆用計攻破勃固再次統一下洪沙。
幾十年來仗著葡萄牙雇傭兵和荷蘭人的商貿,阿拉干王國野心越來越大。
而暹羅,如果說洪沙族的世仇是撣族,洪沙國的世仇便是暹羅。
洪沙兩度滅亡阿瑜陀耶王國,阿瑜陀耶也是幾番重拾國祚復興。
就現在北部的清邁郡和南部的土瓦、馬都八,兩國都還在交戰,也就是恭新文占據了清邁,明國軍隊快打到了阿瓦城,洪沙國才無暇顧及暹羅。
暹羅這二十年也趁著海上貿易逐漸強盛,最讓平達力擔心的是,暹羅像條忠狗般跟著明國入侵洪沙。
“王上,莫忘了中土現在的主人代清固倫。”別岱蘊輕聲說道。
“中土有句俗話,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等明國太子到了暹羅,我們呈獻明國皇帝,代清固倫不就有理由入兵暹羅了嗎?”
平達力聽著雙眼逐漸放出光芒,到時他不但得到麓川全域,還有機會覬覦暹羅,成為莽應里那般的雄主,重現東吁國的偉大。
驅虎吞狼,一石三鳥。
不但能休戰使明國退兵,還能機會獲得麓川,徹底平息王都貴族們的不滿,更有機會染指暹羅,再振國威。
朱慈煊這個兒子,他認了!
平達力少頃便斂色冷靜道:“代清固倫北方蠻夷而已,本王豈能棄明從蠻,天理沒有這樣的。”
引虎拒狼,如何不防餓虎。
“不過明國太子竟然慷慨仁善如此,本王焉能不認他這個義子。”
“你且讓人將明國皇后二女送去給恭新文,讓其休戰退兵,然而頒詔全國,讓各地土司還有暹羅瀾滄都派使者來,看本國如何與明國結為友邦。”
“臣領命。”
面帶笑容的平達力看著別岱蘊依舊望著自己:“還有事?”
“王上,只剩一件小事。”
“阿瓦城內現在兵多糧少,外面各郡前來勤王的頭人首領們糧食已經差不多吃完了,軍隊糧食短缺,貴族們仍舊在屯糧抬價,阿赫木旦們有些喧雜。”
好心情被破壞的平達力長嘆一聲,眼下終究是戰事未消,這才是迫在眉睫的事,什么雄才偉略都要稍稍放下。
“稍后本王讓宮女們拿出琉璃宮存儲的糧稻,在宮門前販賣。”
平達力思量幾息:“本王心善,不賣阿赫木旦們高價了,就按往常100銅幣八升糧吧。”
別岱蘊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兩下,隨即領命退出。
沒過多久,太陽臨空,沙彌和孩子們剛剛結束上午的功課。
回到府邸的別岱蘊望著屋中東吁侯的親信,以及阿達蘊送來的中土珍寶。
“我不會支持東吁侯的,但我家自我祖父,他隆王時就在琉璃宮中擔任要職,希望未來我的兒子還能繼續做下去。”
莽白親信笑道:“侯王也正是這個意思。”
……
王讓宮女們在皇宮西門內稱賣糧食,而部下們無錢買糧,都在挨餓。官兵們一致認為國內的局勢非常艱難,佛教亦難存在下去。于是首領們來到卑明軍中上奏道:現在王不給奴才們糧食,士卒們都要餓死了,奴才們的妻兒也將被中土人殺戮,再也難以相見,只有您來救助,奴才們才能有個依靠。——《琉璃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