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獨上雞鳴寺
- 大明:他朱棣四子,當世活閻王
- 作家zD0jH1
- 2017字
- 2025-01-11 20:30:00
“國不可一日無主,諸多奏折和大事亟待皇上定奪!”解縉繼續說道。
話音剛落,眾人紛紛點頭贊同,迅速動身前往東宮。
雞鳴寺內,朱棣已度過了一夜。
這一夜,他未曾合眼,目光始終停留在墻上那幅畫和那首詩上,尤其是那兩句詩,讓他感慨良多。
“唯有親子意,步步顧盼間。”
這結尾的兩句,深深觸動了他的心靈。
只有親子之情,方能一步一回顧。
他想起了他的父皇——明太祖高皇帝。
那時他尚未反叛,仍為燕王。
作為明太祖高皇帝格外重視的皇子,他在軍事指揮上的才干無與倫比。
回想起往昔,太祖皇帝便對他期許甚深。
當朱棣尚且年幼,站在奉天殿外,太祖皇帝的一番話語猶如烙印,刻入他的心底。
“棣兒,你要深入研究徐達和藍玉的戰術,”太祖皇帝曾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不僅要超越他們,更要成為杰出的軍事統帥!”
“大明的江山,需要我們朱家子孫來捍衛。”
“外人不足依賴,朱家的天下,必須朱家人來守護。”
“你是朕最寄予厚望的兒子,棣兒,莫要讓朕失望!”
這些話,無論歲月如何流轉,始終在朱棣心中揮之不去。
然而,如今的朱棣卻心生畏懼,因為他登基之路充滿爭議,皇位的正當性成為他永遠的痛。
他未能實現父親的期望,但當時的抉擇也是出于生存的無奈。
建文帝欲削藩,他若不反抗,唯有死路一條。
如今若與建文帝相見,恐難免又是一場血腥爭斗。
朱棣知道,若重逢,他將無法手軟。
因為,他總會想起與十二弟的深厚情誼,那些童年共度的歡樂時光。
朱棣的反叛,其中也不乏老十二離世的催化。
在那個生死存亡的關頭,朱棣的選擇似乎也是無奈之舉,不反,唯有死路一條。
然而,他內心深處卻備受煎熬,夜夜惡夢,仿佛還能聽見先帝的嚴厲斥責。
這樣的折磨逐漸化作沉重的心理負擔,如同頑疾一般,日益加劇。
在沉思中,朱棣向一旁念經的老僧尋求解答。
“你覺得呢?”他問道。
姚廣孝回答:“你在我這里徘徊了一夜,對著那畫沉思,難道還沒有找到答案?”
“那詩真是佳作,皇家之中,老四能有這樣的文采,孤果然沒有看錯他。”朱棣語氣平靜,但臉上卻掩飾不住情緒的波動。
姚廣孝接著問道:“你就準備這樣一直避世下去?”
“我聽說,滿朝文武都在殿前議論紛紛,你再這樣下去,恐怕真的會成為笑柄。”
朱棣卻冷笑回應:“笑柄?那老大老二都不以此為恥,孤又有何顏面可失!”
“孤在雞鳴寺剃度為僧,任他們喧囂,孤在此與佛法為伴,又有你作陪,又有何妨!”
朱棣的語氣中滿是堅決與不屈,此刻,他對命運的抗爭和對權力的淡漠盡顯無遺。
朱棣心中,昨晚的紛爭猶如陰霾,久久不散。
“去,把老四找來,”他忽然吩咐身邊的錦衣衛,“朕有些話要同他講。”
語氣平靜,卻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遵旨!”
守衛們領命,朱棣獨自沉思等待著。
老和尚姚廣孝,這位才智非凡的國師,是他最信任的謀士。
這次的危機,多虧了朱高華的智謀,他那首詩可謂妙筆生花,破解了父子兄弟間的困局。
而他的兩個兄長,卻始終難堪大任。
“國師,你既然在此,就告訴朕,若立老四為太子,天下人將如何看待?”
朱棣認真詢問,面對這位智囊,他總是愿意傾聽其見解。
姚廣孝不僅是大明的國師,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才智絕倫。
朱棣深知,有他輔佐,便能掌握天下。
作為歷史上唯一成功篡位的君主,他雖非名正言順,但自古成王敗寇,實力決定一切。
想到李世民弒兄奪嫡,終成唐室儲君,朱棣對權力的游戲規則有著深刻的領悟。
姚廣孝的手指輕輕滑過他的胡須,臉上泛起一絲淡笑。
“你以為,老大真的能壓制住老二嗎?”他忽然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朱棣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選擇了沉默。
“那么,如果換做老二漢王成為儲君,你是否對他處理國事的能力感到放心?”姚廣孝繼續追問。
這些問題一針見血,直指核心。
朱棣的眼神開始變得閃爍不定,他的真實想法深藏不露。
但在那眼角深處,卻似乎隱藏著一抹不容忽視的鋒利。
經過一陣沉思,他的表情恢復了平靜。
“好了,孤已經有了決定!”他平靜地說:“來下一盤棋吧。”
姚廣孝對他的回答不禁露出苦笑。
“你這是打算長期在我這里落腳了?那些朝臣你真的不考慮了嗎?”他帶著幾分哭笑不得的語氣說道。
“不必擔心,有長子在朝,一切都會井然有序。孤不在的這段時間,他對國政的處理孤還是心中有數的!”朱棣顯得頗為自信。
“而且,這次孤還想見見老四,他的所作所為確實令人滿意!”
不久,一名錦衣衛走了過來,但朱高華并未出現。
“老四何在?怎未見其蹤影?他去了何處?”朱棣語帶不快,眉梢微微一挑。
“啟稟燕王,四殿下往獅子樓去了,似是與英國公的妹妹同行!”錦衣衛回稟道。
“哦?”朱棣一時語塞,略顯驚訝。
“是張輔的妹妹?”他略一思索,隨即想起……
“朕記起了,張輔的妹妹似是叫張婉兒,她與朕之四子可是自幼情深,昔日在順天之時,便常相隨相伴。”
念及此處,朱棣的表情變得有些微妙,心中暗想:“難道他們二人已結連理?”
他不禁有些好奇,嘴角也不禁輕輕上揚,覺得那張婉兒確實不錯,與老四頗為匹配。
然而朱棣心中仍有幾分不解,自己的兒子竟在此時外出約會。
且正值朝堂有要事之際,這位燕王倒是逍遙,攜美同游,他心中不快,卻不知該如何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