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有功自當賞
- 大明:他朱棣四子,當世活閻王
- 作家zD0jH1
- 2005字
- 2025-01-10 20:04:39
原本,朱棣誤以為太子是在私結朋黨,但現在看來,太子處理政務的能力超乎他的想象。
他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兒子,那些被派去私訪的錦衣衛回來后,都異口同聲地說太子愛護百姓,使得國家安寧。
朱棣的態度開始轉變,對這位大兒子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同情。
在深思熟慮之后,他甚至認為,如果四子不能成為太子,那么朱高熾也完全有資格擔此重任。
畢竟,現在他身體健康,而且確實具備了儲君的才華。
夜色深沉,靜謐無聲。
朱棣端詳著手中的奏折,目光專注而深思。
朱高熾處理的每項政務,尤其是對干旱災害的應對和財政的調度,顯得那么游刃有余。
即便是在財政緊張之下,也能妥當安排。
這正是他深夜召喚兒子的主要原因。
在處理國家大事上,這個兒子的能力超出了他的預期。
朱棣不禁對自己曾小瞧的這個兒子刮目相看。
因此,在看到那些出色的處理結果后,他立刻命人急召朱高熾入宮。
小鼻涕匆匆來報:“皇上,太子已在宮外等候。”
“快,讓他立刻進來!”朱棣下令。
“遵旨!”小鼻涕匆匆而去。
不久,朱高熾急匆匆走進,見到朱棣,立刻跪地行禮。
“兒臣朱高熾,拜見父皇。”他語氣匆忙,頭觸地,不敢抬頭直視。
“熾兒,起來吧,坐這兒。”朱棣語氣平和。
朱棣對他的稱呼讓朱高熾心中更是緊張,不知如何是好。
他小心翼翼地依言坐下,輕喘一口氣。
得益于老四所贈的丹藥,他如今體力充沛,即便多次往返奉天殿也毫無倦意。
“朕夜不能寐,想找你聊聊。”朱棣平靜地開了口。
朱棣一邊翻閱著奏折,一邊與朱高熾交談,而朱高熾則緊張地反復稱自己有罪。
“你何罪之有?朕才是這個帝國中最該背負惡名之人。”朱棣自嘲地回應,目光在兒子和奏折間游移。
朱高熾默然,只敢恭順聆聽。
“算了,不提這些,”朱棣語氣一轉,露出滿意的笑容,“這十多個月來,你處理的政務,朕看在眼里,欣慰不已。孩子,你有功,為父自當獎賞。”
他揮了揮手,帝王威嚴盡顯。
“但說無妨,無論何物,朕都應允!”他目光如炬,看向朱高熾。
朱高熾欲言又止,臉上露出難色。
“別跟孤說,你無所求。若不給你獎賞,孤心中難安!”朱棣的語氣堅定,手指指向朱高熾,期待他的回答。
朱高熾陷入了兩難之地,不知如何是好。
若無所求,恐有不識抬舉之嫌;若有所求,又恐拂了父親之意。
他頭疼欲裂,深知這賞賜背后隱藏的是一道險峻的考驗,一語不慎,后果不堪設想。
朱棣的催促聲響起:“快說!”那一刻,朱高熾的壓力達到了頂點。
朱棣聲如洪鐘,語氣中帶著贊賞:“你代朕監國,這十個月來功績顯著,朕若不予以獎賞,實在是于心不安!”
朱高熾吞吞吐吐,似乎有所顧慮:“這……兒臣……”
“直說無妨。”
“兒臣心中所想……”
朱棣催促道:“但說無妨,你究竟有何愿望?”
朱高熾下定決心,緩緩地說出了口。
“兒臣愿辭去太子之位。”
朱棣愣住,眉頭緊鎖:“這是為何?”
“我……”
“講實話,你是不是身子有何不適?”朱棣猜測:“服用你四弟的丹藥后,理應康健無恙。”
朱高熾輕輕點頭,證實了身體狀況。
“那你為何放棄太子之位?”朱棣追問,面露不悅。
“兒臣監國期間,有失職責,又遭遇天街刺殺,深感有負父皇厚望,因此……”朱高熾解釋。
話未說完,朱棣打斷道:“因此你就想辭去太子之位,以為如此便可贖罪?”
朱高熾默然,但決心已定。
他此次覲見,正是為了請辭太子之位。
朱高熾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
“望父皇成全!”
朱棣的面色逐漸陰沉,氣氛隨之凝固。
朱棣難得對他這個兒子產生了新的認識……
原計劃在今晚的奉天殿接見朱高熾,正是為了給予他應得的封賞和嘉獎。
畢竟,他擔任監國已滿十個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他的兒子竟然提出放棄太子的尊位。
這對朱棣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羞辱。
他本就重視顏面,在終于準備認可這個兒子的時候,卻遭遇此等情形,心中的憤怒可想而已。
現在請辭太子之位,豈不是意味著朱高熾未將他朱棣放在眼中?
因此,朱棣心中怒火中燒,但他盡力抑制住怒氣。
畢竟,朱高熾這十個月的表現確實出色。
“那你告訴我,你離開應天府后,打算何去何從?難道是想返回順天?”
朱棣手持奏折,瞇著眼詢問。
“兒臣不愿回順天,只想留在父親身邊,即便成為一個無用人也心甘情愿。”
朱高熾急忙回答。
在這種時刻,他不敢透露真實想法。
若說想回順天,必定會引起朱棣的懷疑,這是毋庸置疑的。
即便做一個無用人,他也心滿意足。
這十個月來,盡管他一直在處理國家大事,
但每日的憂慮和恐懼讓他對這個太子之位心生厭倦……
如今,他只想辭去這一重擔。
“那么你以為,除了你之外,誰還能夠勝任太子之位?”朱棣的語氣中帶著探究。
“四弟朱高華!”朱高熾急忙回答。
“他新近封為燕王,且在朝中頗具威望,若是他被立為太子,必能獲得眾人支持。”
朱棣冷哼一聲,質疑道:“他才剛封燕王,轉而成為太子,這滿朝文武會作何感想,他們會接受你退位讓賢嗎?”
朱棣的話中帶著明顯的警告意味。
正在這時,小鼻涕急匆匆地通報說:“皇上,漢王朱高煦到了,正在外面等候。”
朱棣聞言,臉色更加陰沉:“他不呆在漢王府,跑來這里做什么?難道是想爭太子之位?”
想到這,朱棣的怒火幾乎難以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