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曹丕

曹丕有文才,與“建安七子”交情深厚,他和父親曹操、弟弟曹植并稱“三曹”,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席之地。但作為開國君主的魏文帝,心狹量窄,稱不上“明君圣主”。因為繼嗣之路很不順利,曹丕對弟弟們很殘酷,傳說曹彰就是被他毒死的,至于逼曹植“七步賦詩”,更是人盡皆知的典故。曹丕好色,連父親的宮人也要染指;對老婆卻不好,甄氏為他生下后來的明帝曹叡,卻被始亂終棄,最后落得一個賜死的結局。

在《世說新語》中,曹丕又被稱為“文帝”“魏文帝”等。

* * *

曹丕1

王仲宣1好驢鳴。既2葬,文帝臨3其喪,顧4語同游5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傷逝17.1

【注釋】

1.王仲宣:王粲(càn),字仲宣,善詩賦,為“建安七子”之一。

2.既:至,及。

3.臨:哭吊。

4.顧:回頭看。

5.同游:同伴。

【譯文】

王粲喜歡驢叫聲。到他下葬的時候,曹丕親自參加他的喪禮哭吊,回頭對同伴說:“王粲喜歡驢叫聲,大家可以各學一聲驢叫送別他。”參加葬禮的客人都學了聲驢叫。

【評析】

“驢鳴”的美感今天很難體會,但喜歡聽的人在魏晉時代不止王粲,這是理解本則故事的前提。但即便“驢鳴”是當時普遍的愛好,在葬禮上學“驢鳴”,顯然也不夠莊重。正因為如此,曹丕不顧自己的身份帶領吊客學“驢鳴”,恰恰體現了魏晉時人以真情超越禮法的行為模式。

【人物】

王粲 字仲宣,東漢末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博物多識,問無不知,在東漢末年的戰亂中,他前往荊州投奔劉表,卻因相貌不佳受到嫌棄,未得重用。劉表死后,王粲投奔曹操,跟隨曹操西征馬超、南征孫權,官至侍中,是建安七子中最受曹氏父子信賴、官職最高的一人。

【歷史鏈接】

驢鳴 范曄的《后漢書》有記載,戴良母親喜歡聽驢鳴,戴良便時常學驢鳴逗她開心,這或許是人們聽驢鳴和學驢鳴的源頭。到了魏晉南北朝,聽驢鳴、學驢鳴已經成為當時士人的常見喜好,士人常用驢鳴抒發內心的失意與憤懣,王粲、孫楚等人是其中的代表。這一時期政治混亂、社會動蕩,人們卻愈發追求精神自由、思想開放,悠遠高亢、桀驁不馴的驢鳴,正與瀟然灑脫、無拘無束的魏晉風度相契合。但與魏晉時期士人的另一種愛好——長嘯相比,驢鳴的流行范圍并不很廣。

* * *

曹丕2

魏甄后12而有色,先為袁熙3妻,甚獲寵。曹公之屠45也,令疾6召甄,左右白7:“五官中郎8已將9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10。”惑溺35.1

【注釋】

1.甄(zhēn)后:文昭甄皇后,魏文帝曹丕之妻。詳見后文【人物】。

2.惠:同“慧”,聰明。

3.袁熙:袁熙,字顯雍,袁紹之子。

4.屠:屠戮。

5.鄴(yè):縣名,東漢末年為冀州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

6.疾:迅速。

7.白:稟告。

8.五官中郎:指曹丕,曹丕曾為五官中郎將。

9.將:帶著。

10.奴:指甄氏。

【譯文】

魏文帝曹丕之妻甄皇后聰慧而有姿色,先前是袁熙的妻子,很受寵愛。曹操屠戮鄴城,命人速速召見甄氏,身邊的人稟告說:“五官中郎已經把她帶走了。”曹操說:“今年打敗袁氏,正是為了甄氏。”

【評析】

甄氏的命運非常坎坷,先是袁氏敗亡,成了寡婦;改嫁曹丕后,生下后來的魏明帝曹叡,生活一度有所改善;但最終因為失寵而被賜死。亂世之中被作為戰利品爭搶已經悲慘至極,這則故事收入“惑溺”一門,意思是曹操父子沉溺于甄氏的美色,雖主旨是諷刺曹操、曹丕父子的好色之心,但古代社會物化女性的現象亦可窺豹一斑。

【人物】

甄后 甄氏,魏明帝曹叡的生母。原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曹操父子攻破鄴城后,曹丕見她貌美,便將她娶作妻子。曹丕稱帝,被立為皇后。后來甄氏年長色衰,失去曹丕寵愛,頗有怨言,觸怒曹丕被賜死。傳說曹植的《洛神賦》(別名《感甄賦》),就是為她而寫。

* * *

曹丕3

文帝嘗令東阿王1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2。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34以為汁。萁5在釜6下然7,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文學4.66

【注釋】

1.東阿王:曹植,字子建,被封為東阿王,后徙封陳王。詳見后文【人物】。

2.大法:指死刑。

3.漉(lù):過濾。

4.菽(shū):豆類。

5.萁(qí):豆莖。

6.釜(fǔ):炊具,類似現在的鍋。

7.然:同“燃”,燃燒。

【譯文】

魏文帝曹丕曾命令東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果作不成就要判死罪。曹植應聲作成一首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意思是煮豆來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豆莖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豆子和豆莖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莖怎么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魏文帝聽了,露出十分慚愧的表情。

【評析】

曹丕和曹植是曹操最有實力的候選繼承人,最后曹丕獲得了勝利。隨后,曹丕殘暴地迫害曹植及其他兄弟。“七步詩”故事中,面對曹丕的存心刁難,曹植不僅完成了作詩的要求,更把他對兄長的控訴與諷諫寄托在詩中,展現出過人的才華。而被道破用心的曹丕雖有慚愧之意,但他的本性和這場兄弟爭權的悲劇終究無法改變。

【成語】

七步成詩 曹丕忌憚弟弟曹植的才華,命令他在七步之內作詩,并以性命相威脅。曹植出口成章,詩的文字在各書中記載不一,但都借燃萁煮豆表達了對兄弟間手足相殘的不滿。后來人們常用“七步成詩”或“才高七步”稱贊人才思敏捷。

相煎何急 比喻自相殘殺或迫害。

【人物】

曹植 字子建,曹操與卞皇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生前曾被封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后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富于才學,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愛,一度成為太子候選人。但他任性放縱,飲酒不節,曹操大為震怒,寵愛日衰。曹丕即位后,曹植備受猜忌,最終郁郁而亡。曹植文學成就斐然,詩、賦、散文都擅長,在文學史上享有盛名。南朝文學家謝靈運曾盛贊“天下的才華總共一石(十斗),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其他人共分一斗”,留下了成語“才高八斗”。

* * *

曹丕4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1驍壯,因在卞太后閤2共圍棋,并啖3棗,文帝以毒置諸4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5,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67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89井,無以10汲,須臾11遂卒。復欲害東阿,太后曰:“汝已殺我任城,不得復殺我東阿12!”尤悔33.1

【注釋】

1.任城王:指曹彰。曹彰擅長射箭馭馬之術,力氣過人,是曹丕的弟弟。曹丕稱帝,立曹彰為任城王。詳見后文【人物】。

2.閤(gé):指內室、臥室。

3.啖:吃。

4.諸:即“之于”。

5.弗悟:不知道。弗,不。

6.預:事先。

7.敕(chì):詔命,這里用作動詞。

8.徒跣(xiǎn):赤足。

9.趨:小步快走。

10.無以:無從,沒有什么可以拿來。

11.須臾:片刻,一會兒。

12.東阿:即東阿王曹植。

【譯文】

魏文帝曹丕嫉妒弟弟任城王曹彰勇猛強壯,于是在卞太后臥室一起下圍棋,同時吃棗,曹丕將毒藥放在棗蒂里,自己挑選沒有毒可以吃的棗子來吃。曹彰不知道,便混雜著吃了有毒的棗子。曹彰中毒后,卞太后找水來救他,曹丕事先命令身邊的人毀掉了盛水的瓶罐。卞太后光腳跑到井邊,卻沒有可以拿來盛水的器皿,一會兒,曹彰就死了。曹丕還想謀害曹植,太后說:“你已經殺死了我的任城(曹彰),不可以再殺我的東阿(曹植)!”

【評析】

這則故事的文學技法十分高超,從曹丕選擇行兇地點、行兇方式的細節,到防備卞太后用水救人的各種策略,層層遞進,寫出曹丕心思之縝密、害弟決心之堅決。最后通過卞太后的話,點出曹丕為了排除威脅地位的人,還要再動殺心除掉曹植,突出了曹丕的冷酷兇殘。但據《三國志》等書記載,曹丕、曹彰兄弟關系比較和睦,曹丕對曹彰還多有提點,并不像他和曹植一樣勢同水火。

【人物】

曹彰 字子文,曹操與卞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因為胡須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須兒”。曹彰武勇過人,在對烏桓、鮮卑的戰爭中立下功勛。曹丕稱帝后,封他為任城王,但不久即暴死京城,故而有傳說是曹丕因忌憚而下了殺手。

* * *

曹丕5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宮人自侍1。及帝病困2,卞后3出看疾。太后入戶,見直侍45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邪?”云:“正伏魄6時過。”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7不食汝余,死故89爾!”至山陵10,亦竟不臨。賢媛19.4

【注釋】

1.自侍:服侍自己。

2.病困:病重。

3.卞(biàn)后:即武宣卞皇后,曹操之妻。

4.直侍:隨侍帝王的人員。

5.并:都。

6.伏魄:伏,同“復”。古代認為人剛死時,魂魄離體不久,可以手持死者衣服登上屋頂,面朝北呼喚三聲,招其魂魄歸體,稱為“伏魄”。

7.狗鼠:漢魏常用語,比喻賤物或品行卑劣的人。

8.故:本來。

9.應:應該。

10.山陵:帝王的陵墓。這里是指魏文帝曹丕的葬禮。

【譯文】

魏武帝曹操死后,文帝曹丕把他的宮人全部招來服侍自己。等到曹丕病重,卞太后去探病。太后進門,看見隨侍的都是從前(曹操)寵愛的人。太后問道:“你們什么時候來的?”回答說:“剛好伏魄時來的。”太后于是不再往前走,嘆息說:“連老鼠和狗都不吃你剩下的東西,你本來就該死!”到了(曹丕)葬禮時,卞太后也終于沒有去哭吊。

【評析】

“不食其余”是《左傳》以來的常用語,意思是為人所輕賤。曹丕在父親曹操尸骨未寒之際,就“繼承”曹操的宮人,可謂寡廉鮮恥,連親生母親都看不過去。加上曹丕和兄弟不睦,又長期迫害曹植,卞太后對他一直非常不滿,故而最后用非常極端的語言詬罵了他,認為他早就該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松阳县| 彰武县| 沙河市| 镇坪县| 土默特右旗| 鹿泉市| 讷河市| 烟台市| 栖霞市| 怀化市| 新蔡县| 安陆市| 滁州市| 绍兴县| 仪征市| 三明市| 青海省| 定远县| 尼玛县| 蕲春县| 开远市| 临澧县| 凌海市| 石屏县| 宝清县| 汾阳市| 临桂县| 锦州市| 东莞市| 固阳县| 浦江县| 饶平县| 平潭县| 菏泽市| 三河市| 顺昌县| 乐昌市| 葵青区| 环江| 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