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高澄親征潁川

翌日,高澄在崔季舒的進言下,召見了陳元康。

高澄卷捻自己俊俏的小胡須:“我聽叔正說,長猷你閑賦在家終日以淚洗臉。如今的你已經醒悟、想通了很多事情,這是真的嗎?”

【崔季舒,字叔正】

陳元康頷首道:“偶有泣涕之舉,算不上終日以淚洗臉。”

高澄哈哈大笑道:“看來長猷你確實是想通了。”

陳元康進言道:“我其實并不反對大王成為皇帝,而是認為大王你不該在不恰當的時機去覬覦神器。”

高澄招手讓陳元康坐近些,沉聲道:“這是何意?你且繼續說。”

陳元康拱手正色道:“自從大王輔政以來,還沒有建立足以接受神器的功勛。

大王雖然在河南擊破了侯景,但這屬于平叛。

而大王在徐州擊敗蕭梁,這屬于保境安民。

后來大王趁著侯景禍亂蕭梁而豪取二淮,這不是擊退強敵,屬于趁虛而入。

這些雖然是巨大的功業,但都不是大王親自取得的,算不上是足以接受神器的豐功偉業。”

高澄面露不悅,冷冷道:“那依你之言,什么時候才是恰當的時機呢?”

陳元康趕緊獻策道:“如今潁川的王思政孤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正是大王親自建功立業的天賜良機呀!”

高澄轉憂為喜,拉著陳元康的手說:“長猷,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你所言甚是,我險些誤了大事!”

五月中旬,

高澄親自率領河北十萬大軍,自鄴都出發,奔赴潁川。

高澄還調遣河陽的斛律金和伊川的彭樂前來會攻長社。

五月下旬,

高澄十萬步騎盡數來到來到長社城東北處,加上高岳的十萬大軍和周遭郡縣的冗兵,東魏總兵力達到了二十余萬。

此時長社城外的東魏軍旌旗蔽空,萬馬奔騰。

高澄冷笑道:“我倒要看看長社這羸弱小城,如何能敵過我雄兵三十萬!”

彭樂積極請戰:“大王給我三千水師,我必踏破長社,生擒王思政!”

王思政看著城外敵軍兵威浩蕩,再看向城內軍士,各個面黃嘴裂,身子浮腫不堪。

王思政咬牙切齒,有苦說不出,只得繼續苦苦堅守。

高澄親自指揮攻城,繼續采取先前輪番攻城的戰略。

高澄接著下令,繼續加高堤壩的高度,從而使得長社城外的水位不斷升高。

高澄氣焰:“我倒要看看是你長社城高,還是我江河之水高。”

王思政苦中作樂:“眼下我們糧秣見急,若有魚蝦靠近城池,將士們切勿放過。”

然而,由于夏天時候的洧水下游水流湍急,高澄繼續筑高的堰壩先后三次決口。

高澄盛怒之下,把不積極背土修筑堰壩的人全部推入水中填補缺口,以活人祭來請求河神的庇護。

在高澄這種不人道的工程建設下,用于圍水的堰壩增修工作,竟然取得了巨大成功。

從六月到七月,洧水正值夏汛。

長社城內外泛濫的洪水,越來越大,水流亦越來越急,不斷拍打著長社城的土墻,長社城內外的水位雖然高度有差,但都呈現越來越高的勢態。

到了七月中旬,城外洪水更是隱有漫過城頭之勢,城內的水位迅速上高,城內有些地方的人們只能站在屋檐上生存。

高澄愛才,對于王思政的忠誠不降和頑強不屈,十分敬佩,便想收為己用。

高澄為了迫使王思政的歸降,讓人向城內守軍喊話:

“有能生擒王大將軍者,封侯重賞!

若大將軍身有所傷,左右親近盡數屠戮,一個不饒!”

長社城中西魏守軍因為長時間斷鹽,大都得了浮腫病,人人渾身無力,基本上已經組織不起什么像樣的防守。

七月二十日,長社城在長時間的風吹浪擊下,北城墻轟然倒塌,洶涌而入的水不多時便淹沒了全城。

長社城的百姓只得依附在王思政事先造好的船只和土山上,有甚者只得抱著木板任河水沖刷而去。

高澄下趁勢向長社城發動了猛攻,東魏大軍乘舟直入長社城中。

長身而立于土山上的王思政自知勝負已定,言語左右:

“我深受國家重任,本指望能在河南建功立功,從而匡扶社稷,誰知時運不濟?

今日我力屈計窮,唯當以一死謝告國恩!”

王思政說罷便要拔劍自刎,卻不料腰間寶劍只剩下了劍鞘。

王思政一臉懵疑,大聲問道:“我的劍呢???”

只見都督駱訓拿著王思政的劍,王思政不解斥責道:“駱訓,你拿我的配劍作甚?”

王思政說罷,從左右信手奪來一口刀,架放在自己脖頸上,儼然慷慨赴死態。

駱訓將王思政的配劍藏放身后,急忙上前阻攔道:

“明公,你要是死了,高澄定會惱羞成怒,拿我們這些幸存者出氣泄憤。

為了這些陪伴明公堅持到最后的將士,明公你也應該忍辱偷生才對呀!”

諸將聯想到高澄前些日子活祭百姓的事情,不寒而栗。

于是眾人一并勸阻王思政不要輕生。

雷五安一直覺得駱訓是鼠輩,但此時也默認了駱訓的做法。

王思政茫顧四野,只見昔日個個龍精虎猛的將士,變成如今浮腫不堪的虛弱模樣。

王思政哀嘆道:“那么是我將從荊州帶過來的,如今卻十不存三,是我對不住你們!”

王思政終究下不去手。

王思政長嘆一聲,扔掉手上刀,歸順了東魏。

高澄大喜,遣派參軍趙彥深前去與王思政行握手之禮,表達自己的誠意。

高澄還任命王思政為開府儀同三司,宣布王思政見到自己不用行禮。

高澄此舉,既豎立了自己禮賢下士的名聲,也保全了王思政的名節。

大將軍西閣祭酒盧潛進言:“王思政沒能以死來保全氣節,有什么值得大將軍看重的呢?”

高澄緊握盧潛雙手說道:“盧潛重視氣節,我有了盧潛,如同又得了一個王思政。”

高澄梳理長社戰報,發現耗時一年有余,王思政的八千人馬還有剩余兩千余眾的士卒,雖大都浮腫發力,卻無一叛變,軍心仍在。

高澄大為詫異,感慨道:“王思政治軍有方呀,可惜這宇文黑獺不懂得愛惜其才能。”

高澄遂將三千投降的士卒分散開來,遷徙到遠離偽朝荊州的河東、河北的各個地方。

高澄平定潁川后,改潁川為鄭州,以紀念自己親自取得的功績。

數日后,宇文泰得知王思政歸降高魏,冷哼道:“說到底也是一把軟骨頭。”

宇文泰自知家底薄,這幾年一直都在養精蓄銳,專注于內政,并不愿在此時打一場遠離關中的大戰。

又眼見高魏二十萬大軍聲勢浩大,宇文泰便命令河南的西魏守軍全部撤回關中。

于是,王思政先前占領的河南七州望風歸降,重新投入了高魏的懷抱。

七月下旬,東魏重新占領了河南全境。

與此同時,高澄志得意滿,引軍歸晉陽。

高澄改任原是東南道大行臺的慕容紹宗為河南大行臺,率五萬人馬整頓河南,統籌河南諸軍政。

斛律金、高岳、劉豐和斛律光等將領則隨高岳歸晉陽。

其中右衛將軍劉豐因獻策水攻有功,被高澄加拜為開封儀同三司。

前武衛將軍彭樂因積極響應高澄,被高澄加任為并州刺史。

......

七月二十六,高澄抵達晉陽,上表鄴城朝廷,請立高皇后嫡長子元長仁為太子。

高澄認為:“太子乃為國本,國家不可一日無儲君。昔日陛下尚無子嗣,如今陛下皇子三人,

嫡子元長仁溫良敦厚,可堪大任,還請陛下冊封皇子元長仁為太子!”

七月二十七,高澄攜太尉高岳朝鄴,親信斛律光隨行。

高澄讓弟弟高演和表哥段韶留守晉陽。

【斛律光早年擔任過高澄的親衛都督,曾在陪伴高澄狩獵時射落一只大雕,高澄對此大為嘉賞,時人因此將斛律光稱為“落雕都督”】

高澄身騎高頭大馬,眺望南方,雙目炯炯有神,他明白自己這一趟歸朝,意味著什么。

高澄的瞳孔浮現出那一把歷經戰火紛飛,自洛陽遷徙到鄴都的鎏金寶座。

這一次,他將勢不可擋,榮登九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万载县| 永靖县| 禄劝| 鹿邑县| 若羌县| 育儿| 中牟县| 双江| 浮梁县| 霍城县| 兰考县| 株洲县| 易门县| 喀什市| 土默特左旗| 云梦县| 宜良县| 景洪市| 顺平县| 千阳县| 格尔木市| 繁昌县| 云霄县| 漳州市| 东阿县| 逊克县| 呼伦贝尔市| 淅川县| 亚东县| 余庆县| 永宁县| 腾冲县| 晋城| 砚山县| 缙云县| 汉沽区| 大埔县| 香港| 霍山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