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誅殺蕭何?

“太祖皇帝時期。”

聽到這六個字,劉邦心頭微頓,陸煊所說的是自己,因為一起案件大肆誅殺功臣?

不可能。

他并非是嗜殺之輩,也絕對不可能誅殺屠戮開國功臣,甚至韓信利用如此狠厲的手段清理功臣,他都產生了各種想法。

在他看來,只有暗自招兵買馬的異姓諸侯王,讓他動了殺心,至于其他人,他絕對不會殺死。

但陸煊從未說過任何假話,太祖皇帝很明顯就是他劉邦,‘太祖’作為帝王廟號,最早出現于商朝,《禮記?王制》中記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這里的“大祖”即“太祖”。

歷史上第一個被謚為太祖的君主是商太祖成湯。

自己開場大漢江山,未來理應是太祖,所以陸煊說的就是自己。

“圣上,豈是如此心狠之人?”

“他不可能大肆誅殺功臣。”

劉邦搖了搖頭反駁。

聞言,陸煊樂了,朱元璋難道還不心狠么?

不過對于季叔的反應他還是理解的,在封建王朝中皇帝通常都會被神化,是王權與神權結合的象征,再加上朱元璋之前從未發生過如此大肆誅殺功臣的事跡,以及明朝剛剛建國,朱元璋前期也沒有對臣子動用任何手段,季叔這樣認為也可以。

可,歷史上朱元璋確確實實殺了不少功臣,以至于后世讓人詬病。

“這個問題倒是不重要,你們不是詢問我,如果大肆誅殺功臣,會導致什么后果么?”

“其實,并沒有什么嚴重的后果,你要知道群眾的基數是龐大的,正常來說哪怕圣上殺死如此多的功臣,會讓人下意識的認為是暴君,哪怕其是開國帝王。”

“可后世人眼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他們自然無法對那些功臣感同身受,因此從后世評價來看,這件事情雖然引人詬病,可并沒有太多人說什么。”

“而在當時,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后果,自陛下廢除相權后,做到了真正的集權,就算大肆誅殺功臣,也掀不起什么風浪,沒有什么太嚴重的后果。”

陸煊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而歷史上朱元璋清理了諸多功臣,也確實沒有什么嚴重的后果。

當然,這是拋開未來的奉天靖難和朱棣的出現而言。

朱元璋清理諸多功臣,唯二造成的嚴重后果就是朱棣奉天靖難時,朝廷缺少了能征善戰的將領,以及面對異族攻勢,也沒有拿的出的將領。

前者,導致朱棣造反成功,可隨著朱棣做出了許多功績,也自然沒有人指出朱元璋大肆清理功臣的后果了。

后者,又因為朱棣遠征漠北確實征服了異族,也使得第二點嚴重后果消失了。

所以陸煊才說不會出現什么嚴重的后果,當然若是換做其他王朝中,可能會出現不少麻煩吧,可現在他身處的是明朝啊,擔心其他王朝干什么?

“不會造成后果...”劉邦喃喃自語,心中放心了許多,可他同時也有著疑惑和不安,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大肆誅殺功臣。

還有,廢除相權又是怎么回事?

他身旁的張良目光閃爍,聽著‘誅殺功臣’這四個字,頓時心中惶恐,他張良就是功臣,陛下未來會殺死他么?

肯定是因為一些事情,才導致陛下起了殺性。

到底是何事?

“陸君,能否給我們講講這起案件,還有廢除相權又是怎么回事。”

劉邦詢問,陸煊想了想也就說了出來,“你們不要傳出去就好。”

之前他也說出了很多信息,甚至某些事情若是傳出去,會引來一定麻煩的信息,可始終沒有麻煩找過來,這就證明無論是房叔還是季叔,他之前囑托的不要泄露的相關事情,兩人照做了。

因此陸煊放心了許多。

“首先,誅殺功臣的案件,其實歸根結底,就是陛下為了廢除相權!”

廢除相權!

劉邦和張良面面相覷,這里的相權,指的是國相之權么?

還是丞相之權?

丞相和國相并不相同,目前漢朝的體制中,唯獨總管中樞大小權力的才是丞相,而各個諸侯國也設有國相。

丞相也就是相當于幫助皇帝處理各種政務的重臣,屬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員,權力可涉及到中樞與地方各個范圍和領域,甚至能夠任免官員、監察百官。

至于國相,僅僅只是各個諸侯國內的管理自己諸侯國內事務的官吏,論權力遠遠不如中樞朝廷內的丞相。

現如今,漢朝的丞相為酂侯蕭何。

對于蕭何,滿朝文武沒有任何人不滿意,蕭何一直是一個老好人,溫潤如玉、和善可親的角色,并且任勞任怨,盡心盡力的處理各種事情,劉邦對于蕭何擔任丞相也很是放心。

他怎么可能廢除相權?

劉邦心中疑惑之際,陸煊已經猜測到了季叔會問個清楚,于是就講述了起來。

“圣上廢除丞相制度,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本目的是強化皇權,鞏固統治,前一代王朝就是因丞相權力過大,才導致政治混亂的啊,圣上認為丞相權力膨脹會對皇權構成嚴重威脅,為避免重蹈前朝覆轍,決定廢除丞相制度,從制度層面消除這一隱患。”

陸煊緩緩道,元朝覆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丞相之權是很重要的一點。

元朝丞相權力極大,擁有較大的決策權與人事任免權,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繼承。

元順帝時期,丞相伯顏權傾朝野,擅自決定官員任免,對皇帝詔令也時有違抗,還試圖廢除元順帝另立他人,嚴重威脅皇權。

這種丞相與皇帝及朝廷各方勢力的權力斗爭,導致朝廷內部政治斗爭激烈,消耗大量行政資源,使得政策缺乏連貫性和穩定性,國家治理陷入混亂。

元朝時期,部分丞相為鞏固自身權勢,任人唯親,結黨營私,使得腐敗之風盛行,嚴重干擾國家政策的正常執行。

還是元順帝時期,另外一位丞相哈麻,為謀取私利,向皇帝進獻房中術,導致宮廷風氣敗壞,同時他排斥異己,打壓朝中正直官員,使元朝政治生態惡化,行政效率低下,難以有效應對社會危機。

朱元璋是親眼目睹元朝覆滅的,往往新的王朝總是會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因此朱元璋認為丞相制度是元朝覆滅的重要原因之一。

劉邦這里聽了陸煊的話,深有其感的頷首點頭。

陸煊說的確實沒錯,丞相制度有很大的問題,秦朝就是因為李斯這個丞相,導致扶蘇未能繼位。

雖然彼時大秦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各地起義和六國貴族復辟是遲早的事情,可若是當初李斯并沒有和趙高聯合,冊立胡亥呢?

和善賢德的扶蘇繼位,或許能解決很多秦始皇留下的弊政和各種問題,秦朝有著一定的幾率是不會覆滅的如此之快的。

“同時,圣上出身平庸,歷經艱難建立大一統王朝,對權力有強烈掌控欲,丞相作為百官之首,輔助皇帝處理政務,擁有較大決策權與行政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權;廢除丞相后,圣上可直接管理文武臣子,實現權力高度集中,政務裁決皆出自皇帝之手。”

這句話讓劉邦目光微閃,這句話說到他的心坎里了,他是一個十分向往權力、想掌握大權的人。

昔日他在咸陽服徭役時,目睹始皇帝出行的盛大場面,不禁感嘆“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那時的他就對秦始皇所擁有的至高無上權力充滿向往,內心渴望有朝一日能達到同樣高度,心中不由自主的產生了對權力的憧憬。

若非向往權力,昔日他被分封為漢王時,就不會選擇再次與項羽為敵,而是像其他諸侯王般偏安一隅,面對強大的項羽,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他與項羽展開長達四年的激烈角逐。

這一切是為了什么?

還不是為了權力?

“因這種種原因,圣上最終策劃了一場大案,準備廢掉相權,我估計這件事情很快就發生了,當今丞相擁有不俗的處理政務能力,可他最終卻被圣上以‘結黨營私、獨斷專行,逾越職權,私自處理官員升遷、處決等重大事務’等罪,設立名“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罪名,誅殺丞相及其黨羽,并順勢廢除丞相制度,下令后世不得再設丞相職位。”

“就是這起案件,圣上大肆屠殺功臣,殺了三萬多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晴隆县| 昭平县| 平原县| 汤阴县| 登封市| 迁西县| 定州市| 张北县| 绥滨县| 泰兴市| 曲麻莱县| 西安市| 昌邑市| 栾城县| 卢氏县| 松原市| 辉县市| 阳西县| 贵港市| 新平| 东阳市| 彰武县| 红河县| 昭觉县| 宜丰县| 灵石县| 思茅市| 嘉峪关市| 子洲县| 剑川县| 昭平县| 嘉鱼县| 麟游县| 沛县| 务川| 西乌珠穆沁旗| 星座| 涿鹿县| 五莲县| 哈密市|